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肺结核病仍然是我国目前患病率较高的常见病,由于临床症状多样或伴随其他疾病 ,常可能造成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将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就诊于外科门诊的3例肺结核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 ,50岁 ,农民 ,因右膝关节肿痛,于6个月前就诊于骨科门诊。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听诊无殊 ,腹软 ,肝脾未及 ,右膝关节局部压痛 ,ESR80mn/h,摄膝关节X线片提示右膝关节软组织肿胀 ,未见骨质破坏 ,拟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给予风湿液口服 ,无效 ,且左膝关节出现肿痛。患者一味相信所谓祖传秘方,多次就诊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2.
我院急诊病房因为收治全院各专科(如:普外科、脑外科、骨科、呼吸科、消化科等)患者,我们的护士不可能对各个专业都了解,势必造成护理质量下降,产生这样和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去提高护理质量,配合医生更好的治疗,让患者尽早康复。我们采用了护士同医生共同查房的办法,结果较好的改变了这种现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3.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是最近从3p21.3上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在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十几种恶性肿瘤中均出现高频率表达失活和异常高甲基化。将该基因转染入肺癌、肾癌等肿瘤细胞株中均可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逆转其恶性表型,提示该基因的失活可能在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我是一家网络技术公司的软件程序设计师。2006年5月,我负责为一家公司设计一套管理程序。由于时间紧迫,我夜以继日地坐在电脑前。有时候为了避免打扰家人休息,我便将电灯关掉,坐在黑暗里工作。几天以后,我就觉得眼睛干涩难忍,继而怕光、看东西发花,结果,在我为客户安装完程序回家的路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  相似文献   
65.
文摘(abstract)亦称摘要、提要,内容提要。自60年代起国际上著名的科学期刊都在论文的正文前刊登文摘.后来为了使文摘写作规范化,标准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了论文文摘编写的国际标准,我国也制订了GB64 77—86《文摘编写规则》的国家标准.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的  相似文献   
66.
湖北西部发现结膜吸吮线虫人体感染16例,经调查其保虫宿主家犬的自然感染率达64.7%。对其致病作用了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其致病性与感染虫体数目和感染时间长短有关,并对其成虫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证实其体表的形态结构亦与致病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微滴合成是数字PCR中的关键技术,但其中两相流速与生成微滴大小和频率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采用VOF模型研究数字PCR系统中生成微滴的尺寸、频率与两相流速的关系。方法将氟化油作为连续相,反应液(水)作为离散相,通过求解整体的动量方程和各自相的体积分数连续方程来实现相与相间的界面追踪,模拟出微通道内两相的流动情况,对不同两相流速下微通道内微滴生成的尺寸和频率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微通道内会出现弹状流、滴状流和管状流3种流型。并且,对于弹状流和滴状流,随着连续相流速的增加,微液滴的生成尺寸减小,生成频率增加;而随着离散相流速的增加,微液滴的生成尺寸和频率都会增加。结论在滴状流状态下,当连续相流速为0.048~0.064 m/s,并且离散相流速为0.016~0.032 m/s时,可高效生成数字PCR微滴。  相似文献   
68.
目的明确张掖市甘州区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监测报表和全国麻疹监测系统(MSS)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利用Excel和EPI info 6.0软件对监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3-2010年全区共报告麻疹1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49∶1,平均发病率13.82/10万;前5位的发病地区占总发病数的87.62%;流动人口占发病总人口的14.48%;甘州区麻疹流行有明显周期性,平均每隔4年流行一次,发病率出现"双向移位"现象。结论甘州区流动人口(外县区)麻疹发病位居全部发病的第二位,提示流动人口仍是甘州区麻疹防控的难点;甘州区麻疹流行特征已经转变为"双向移位",应及时调整麻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9.
林振恩  谢丹  张森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517-3522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主要使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失效屡有报道,临床对钢板上的螺钉分布意见不一,螺钉的分布和内固定失效是否相关,缺乏力学的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的合理螺钉布局。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模,建立骨折和钢板模型,骨折近端、远端均固定4枚螺钉,设计128种不同的螺钉布局方案,分析不同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进行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双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是“-2分布组”(-2表示第2孔无螺钉固定),应力最小的分布是“-4分布组”(-4表示第4孔无螺钉固定);第5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3表示第3孔无螺钉固定);第6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2分布组”;钢板的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5分布组”(-5表示第5孔无螺钉固定);骨折的位移最大的分布为“-5分布组”,位移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和双皮质固定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对比,无螺钉固定组的骨折位移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0.05),3组螺钉应力和钢板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钢板最近端第1,2孔需固定;靠近骨折端的近端2个孔(例如文章的第4,5孔),第4孔必须固定,根据骨折稳定性判断是否固定第5孔;中间的孔可不固定;第6孔建议固定。ANSYS分析是有效的骨科临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36例患者中,经18F-FDG PET/CT发现原发灶者共85例,其中7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6例证实为假阳性。51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未找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中证实为假阴性,其余48例在随后的随访中仍未发现原发灶。利用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4%。有79例患者找到了原发病灶,检出率为58.1%(79/136)。结论:应用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