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12.
目的 分析前列腺周围脂肪对前列腺癌术前与术后分期、分级差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184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RI测量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周围脂肪的相关指标,将前列腺周围脂肪测量指标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前列腺周围脂肪面积(PFA)及内脏脂肪比率(Ratio)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差异组和非差异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P=0.037);并且二者与前列腺癌术前、术后分期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1, P=0.002);而术前穿刺病理结果Gleason评分与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差异组和非差异组之间,PFA脂肪测定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并且前列腺周围脂肪测定指标PFA、前列腺移行区体积与前列腺癌术前、术后Gleason评分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8, P=0.028)。结论 前列腺周围脂肪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准确的临床分期、分级的评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容易误诊的含微量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含微量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例手术前影像学检查怀疑肾癌而手术后诊断为RAML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为术中或术后病理证实,其中3例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诊断为RAML,4例术后病理结果示RAML,所有的病理标本含有散在的少量脂肪。平扫CT示肿块的CT值比正常肾组织的略高(平均46Hu,范围42~48Hu),并有明显的强化,强化后密度均匀。超声检查5例肿块等回声,2例低回声。结论含微量脂肪RAML平扫CT值比正常肾组织高、无负值、强化后密度均匀是含微量脂肪的RAML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发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定.结果 本组病人抑郁焦虑总发生率为44.2%,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有病人疼痛情况、既往身体状况、睡眠状况、对病情了解程度、对疾病的恐惧感以及担心术后效果等.结论 既往身体状况差、睡眠状况差、伴疼痛、对病情不了解、对疾病有恐惧感以及担心术后效果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更容易并发焦虑及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上尿路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妊娠合并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47例B超检查发现结石,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结石;所有患者均先行保守治疗,其中10例行输尿管置管术,1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1例行经皮肾造瘘术;51例患者顺利足月分娩,1例流产但孕妇平安。结论妊娠期上尿路结石的诊断首选超声检查,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外科治疗包括输尿管置管、经皮肾造瘘及输尿管镜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取石术(PNL)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从而为PNL术后的抗生素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PNL治疗4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体温超过38℃者行血、尿培养,对体温37.3~38.0℃且持续3d以上考虑为术后感染的病人只进行尿培养,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术后体温超过38.0℃的病人有64例,共培养出18种78株病原菌,血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占31.82%,铜绿假单胞菌占22.73%,克雷伯菌占13.64%,葡萄球菌占31.82%;尿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21.43%、7.14%和19.64%。体温37.3~38.0℃且持续3d以上的病人51例,共培养出13种29株病原菌,尿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0.69%、24.14%、6.90%、27.59%。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药敏结果;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唑、万古霉素等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药敏结果。结论 PNL后感染病人菌种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Hedgehog信号通路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探讨该通路关键信号分子Smoothened(SMO)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01-01-2013-06-3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MO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小干扰RNA下调SMO在人肾癌细胞786-O中的表达,分别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下调SMO表达对细胞增殖、凋亡及Gli1和Gli2表达的影响.结果 SMO在73例(91.25%)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有表达,其在高级别肾癌中表达(80.49%)较低级别(56.41%)显著升高,x2 =5.39,P=0.02.RT-PCR 检测结果显示,SMO在人肾癌细胞系786-O中表达量为0.704±0.059;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SMO在786-O中表达量为0.651±0.074.在786-O细胞中应用小干扰RNA沉默SMO表达后,实验组细胞相较于对照组其活力百分比在48、72和96 h分别为92.7%、80.9%和79.9%,3个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29.2,P<0.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其下游分子Gli1和Gli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Gli1:3.2 vs 2.9 vs1;Gli2:2.5 vs 2.1vs 1).结论 SMO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调节Gli蛋白表达参与了肾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T_(1b)期肾占位患者肾部分切除术(PN)后早期肾功能的因素。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PN的63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前3d内和术后6个月的血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按照术前及术后6个月GFR变化程度,将患者分为无/轻度损害组(A组)及重度损害组(B组),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吸烟史、ECOG评分、病理、热缺血时间及出血量等因素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B组患者年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直径、术前GFR、热缺血时间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96,95%CI:1.63~5.10)、BMI(OR=3.08,95%CI:1.78~7.01)、糖尿病(OR=1.60,95%CI:1.12~3.97)和术前GFR(OR=1.06,95%CI:1.03~1.10)为影响T_(1b)期肾占位PN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因素。结论:年龄、BMI、糖尿病、术前GFR可影响T_(1b)期肾占位PN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积极的术前干预可预防术后慢性肾病(CK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取石术(PNL)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从而为PNI。术后的抗生素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PNL治疗46l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体温超过38℃者行血、尿培养,对体温37.3~38.0℃且持续3d以上考虑为术后感染的病人只进行尿培养,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术后体温超过38.0℃的病人有64例,共培养出18种78株病原菌,血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占31.82%,铜绿假单胞菌占22.73%,克雷伯菌占13.64%,葡萄球菌占31.82%;尿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21.43%、7.14%和19.64%。体温37.3~38.0℃且持续3d以上的病人51例,共培养出13种29袜病原菌,尿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0.69%、24.14%、6.90%、27.59%。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等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药敏结果;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啄唑、万古霉素等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的药敏结果。结论PNL后感染病人菌种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3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病理证实7例为肾上腺淋巴管瘤,5例为肾上腺血管淋巴管瘤;随访11个月~12年9个月,肿瘤无转移和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心悸、出汗、血压升高、腰痛等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诊断,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