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学,评估其脑靶向性.方法 4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射阿米替林及阿米替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血液及组织中不同时间点阿米替林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米粒组中阿米替林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平均驻留时间、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多导睡眠图(PSG)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及3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ERP和PSG测试。结果:研究组中ERP测定的异常率为94.4%(34/36),ERP中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SG测定睡眠潜伏期延长、觉醒次数和S1阶段增多、总睡眠时间、深睡眠(S3+S4)、快眼动睡眠时间和睡眠纺锤波指数减少、睡眠效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RP成分中P3波潜伏期P3波幅与PSG测定中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深睡眠、快眼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纺锤波指数等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和睡眠质量下降。ERP和PSG可以作为老年性痴呆患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3.
者的诊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PSG)和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2种生理学方法对白天过度嗜睡(EDS)患儿的评估。方法对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发作性睡病组及特发性嗜睡组共61例不同病因的EDS患儿行整夜PSG和白天MSLT检查。MSLT在PSG结束2~3 h开始第1次MSLT,以后以每2 h行1次检查的间隔依次进行第2-5次试验,检查前1周禁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结果 44例发作性睡病中36例(81.8%)符合MSLT诊断标准;MSLT 2指标中,3组平均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8,P>0.05);发作性睡病组入睡期快速眼动睡眠显著高于特发性嗜睡组和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F=21.81,P<0.01);PSG指标中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非快速动眼动睡眠(NREM)2期和3+4期比例、REM比例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特发性嗜睡组NREM 1期比例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发作性睡病组REM潜伏期显著短于其他2组(Pa<0.01),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MSLT/PSG任何单一的方法评价儿童EDS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二者联合可对儿童EDS做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5.
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的人格特征及其应对方式。方法:56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和56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测评。结果:①躯体化障碍组的EPQ-E和EPQ-N分、EPQ-L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化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外向不稳定的性格特征;②躯体化障碍组的消极应对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积极应对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③相关分析结果为,EPQ-N、EPQ-L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表现为外向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血清IL-17A水平、海马IL-1β、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PSD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的无特定病原体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对各组大鼠进行基线行为学评估,其中卒中组和PSD组大鼠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缺血再灌注处理,1周后对PSD组大鼠行慢性轻度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每天给予1~2种刺激,连续4周,CUMS刺激4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评估结束后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IL-1β、TNF-α mRNA表达。观察PSD情况下,血清及海马神经元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海马损伤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卒中组和PSD组大鼠血清的IL-17A水平分别为18.56±2.56 pg/mL、40.78±4.13 pg/mL和52.10±5.22 pg/m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大鼠海马区IL-1β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70±0.322、2.617±0.128和3.189±0.10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大鼠海马区TNF-α mRN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99±0.007、1.258±0.042和1.623±0.04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尼氏染色提示卒中组、PSD组海马区CA1区神经元存在损伤,以PSD组最明显。结论 PSD组大鼠血清IL-17A水平上调,海马IL-1β、TNF-αmRNA高表达,提示PSD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有炎症反应参与。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抑郁患者述情障碍发生状况,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6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将符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31例患者设为抑郁组,其余36例患者设为非抑郁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定两组述情障碍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抑郁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缺乏识别情感的能力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述情障碍发生率(54.8%)显著高于非抑郁组(30.6%)(x2=4.04,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抑郁患者述情障碍发生率高,临床上应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予以综合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体会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呼吸内科规范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规范呼吸内科治疗,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和患者病情的控制与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