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系统萎缩四例病理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57~ 70岁 ,平均 64岁。均无家族遗传史 ,隐袭性发病 ,缓慢进展 ,3例以走路不稳、1例以发作性黑起病 ,面具脸 1例 ,记忆力减退 1例 ,反应迟钝 1例 ,言语不清 4例 ,吞咽困难 2例 ,排尿困难 1例 ,尿便失禁 3例 ,出汗少或无汗 3例 ,阳痿 1例 ,位置性低血压 2例 ,高热及电解质紊乱 1例。查体 :肌张力增高 3例 ,均有主动运动减少及动作缓慢 ,指鼻、跟膝胫试验及昂白征均为阳性 ,肌萎缩 2例 ,腱反射亢进 3例 ,减低 1例 ,双锥体束征阳性 2例。从发病至死亡时间 4~ 2 2年 ,平均 1 1 3年 ,死于感染和全身衰竭。病…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台并硬膜下血肿(SDH)的临床特点和机制,对根据CT、脑血管造影、手术和尸解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致SAH合并SDH的16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对其中11例作病理检查,探索其发生机制。此组病例临床表现严重,68.8“病例有意识障碍,43.8%见有玻璃体下出血,81.3%病例死亡。导致SAH合并SDH的原因可能为;动脉瘤破裂,大量血液破入蛛网膜下腔,撕破蛛网膜;伴随的脑内血肿破入蛛网膜下腔并撕破蛛网膜;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摔倒致头部外伤。结论,颅内动脉瘤可致SAH合并SDH,其生命预后不佳,病死率高,CT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合并SDH的可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3个牙)行Gluma脱敏剂治疗,对照组(122个牙)行750ml/L氟化钠甘油治疗,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即时疗效和半年后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即时疗效、半年后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和59.0%,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结论 Gluma脱敏剂对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真菌与院内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我院1990年5~12月与1991年5~12月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的阳性结果统计,发现检出病原菌中念珠菌等真菌日趋增多。前后两年同时期感染的微生物变化也是比较明显的,念珠菌等真菌的感染1991年是1990年的两倍。1990年抽样200份院内感染病历,其中检出病原菌150例,感染菌株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真菌感染占20.67%。1991年抽样200份,其中检出病原菌158例,感染菌株中真菌感染占  相似文献   
3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硬膜外血肿较为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细胞学检查为确诊肺癌常用的方法之一。检查标本包括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刷片、针吸涂片等。本文对上述方法检出阳性率,进行了初浅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7.
基础设施在医疗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少质量特性是靠设施来达到规定要求的.是保障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它不仅为医院的正常医疗等活动提供基本条件,而且还为病人和医院职工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同时还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1],医院基于当前的和未来的目标,对为实现医疗服务的符合性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这些基础设施按IS09000标准可分为:[2](1)建筑物、医疗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医疗布局、办公场所、建筑物等.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观察p53、Caspase-3和FasL凋亡调节蛋白的表达,探讨p53、Caspase-3及FasL在乳腺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为提高生物治疗乳腺癌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例收集于手术切除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的p53、Caspase-3及FasL。结果: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相对正常)乳腺组织的0%;而Caspase-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0%明显低于癌旁乳腺组织的80.9%;Fas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1%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19.0%。结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53、Caspase-3和FasL蛋白发挥着既独立又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1d、4d、7d、14d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检测PTSD大鼠mPFC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 SPS刺激后Caspase-9的表达于刺激后1d开始升高,4d达到顶峰,7d和14d逐渐下降,Caspase-3于SPS刺激后1d,4d和7d表达逐渐增多,14d出现下降。结论 SPS刺激后PTSD大鼠mPFC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呈规律性过表达。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分化/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0例乳腺癌、4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20例乳腺良性肿瘤、20例正常乳腺组织Id3、C—erbB2、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Id3、C—erbB-2、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6%、32.9%、95.7%,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20%、67.5%,乳腺良性肿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95%,正常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40%。乳腺癌Id3、C—erbB-2、PCNA的表达增高。Id3、C.erbB-2、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相关性。C—erbB-2、PCNA与组织学分级有关。Id3与C—erbB-2呈正相关,C—erbB-2与PCNA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Id3、PC—NA、C—erbB-2表达上调,联合检测三者对乳腺癌预后、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