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8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应用免疫单向扩散法对99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补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探讨补体成分的变化在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中补体成分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中 C_(1q)、C_4、C_5、B 因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此外还发现 C_(1q)和 C_5的含量与血小板释放的β-血栓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4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这表明老年脑血栓形成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异常,并且认为补体成分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可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最佳浓度及作用时间.方法 取临床截肢患者废弃的皮肤,分成90块,随机分成6组,每块约1 cm×1 cm,分别置于0.1%、0.25%、0.5%、1.0%、2.5%、5.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脱细胞,每隔8 h取材一次,分别取材15次.取材标本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肉眼观察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8 h后,0.25%组可将表皮与真皮完整分离;光镜检查显示0.25%十二烷基硫酸钠在作用40 h后,能将真皮内的细胞及细胞碎片脱净,形成脱细胞真皮基质.制备的脱细胞真皮基质,主要由胶原纤维网架构成,其他组作用120 h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脱细胞真皮基质.结论 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最佳浓度为0.25%,最佳时间为40 h.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简便、快捷、有效、价廉、宜推广等特点,可为临床急诊的修复争取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各行各业要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共建创新型国家、单位和个人而奋斗。因此,如何将《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办成能够为同行提供尽可能宽松的创新型学术交流平台,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笔者首次发表了中胚层疗法(Mesotherapy)美容医学的新技术[1],此文复习了部分文献,阐述了中胚层疗法的历史背景、技术特征、发展和未来研究的相关解剖筋膜系统等。笔者再次复习了大量文献,进一步阐述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各种注射药物,治疗对象及疗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此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构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纲领.可见,我党从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科技兴国为主轴.  相似文献   
16.
张某,女,56岁。因面部红紫2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0天于1988年10月13日入院。体检:Bp18.7/12kPa,面部呈红紫色,神志欠清,颈硬。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双视乳头边界清,双眼向右侧凝视。口角右歪,左鼻唇沟浅,左侧肢体肌力0度,右侧肢体度,四肢肌张力增  相似文献   
17.
砷化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砷的用途也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环境污染的加重和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砷对生物体影响的研究已逐步深入,报道较多,但就母体接触砷化物后其子代体砷含量和脑砷含量的变化及对酶的影响则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在研究砷对胚胎和子代发育过程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砷对小鼠子代体砷和脑砷及血中胆碱酯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戴观荣  张晨芳  李黎 《广东医学》2003,24(7):700-700
乳腺巨纤维腺瘤在临床上少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一侧乳房的无痛性肿块 ,瘤体常较大 ,直径≥ 7cm ,呈圆形或椭圆型 ,同侧淋巴结多无肿大。多发生于青春期女性及绝经前期女性 ,易与乳癌、乳腺叶状囊肉瘤等疾病混淆[1 ] 。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 (juvenilefibroadenomaofthebreast)发生于青春期的乳腺肿瘤 ,一般在 3个月至 1年内迅速生长 ,较少见。我院在 2 0 0 2年间先后收治青春型乳腺巨纤维腺瘤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4例 ,均为青年女性 ,年龄最大 1 9岁 ,最小 1 1岁 ,平均年龄 1 4 3岁 ;其中 2例乳房未发育…  相似文献   
19.
现已证实重症肌无力(MG)不仅是一种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的自体免疫性疾病,而且还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例如,MG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其癫痫发病率显著增加;MG患者发病初期常伴有精神症状.也有学者发现,MG患者睡眠时,其快速眼动期(REM)持续的时间、数量减少.而且MG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Ⅳ-v复合波的波幅降低,这提示MG患者也具有对诱发反应"疲劳性"的特点.在实验研究方面,有人发现在部分MG患者的脑脊液中有乙酰胆硷受体抗体(AchR-Ab)的存在,并且还有单克隆和少克隆的IgG带.也有证据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及迷走神经切断术,探讨猪食管一氧化氮类及肽类神经支配的神经化学特性。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中有部分神经元呈nNOS、VIP、GAL、NPY、PACAP、L-ENK、SP、5-HT及CB免疫阳性,但未见CGRP及SOM阳性神经元。nNOS及CB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不同的神经元胞体内。将PGP9.5作为神经元胞体的标记物,并采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分别观察了PGP9.5与nNOS、VIP、SP的双标情况。结果如下:(1)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PGP9.5标记神经元总数的63%,而VI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36%,SP免疫阳性神经元约占28%;(2)神经节内神经元的平均数量呈现吻尾方向的递增趋势,且食管腹段神经丛内神经节数量明显高于食管其他部位;(3)食管肌层内VIP/GAL/NPY免疫阳性纤维分布最广,其中部分阳性纤维同时呈nNOS或PACAP免疫阳性;SP和/或L-ENK免疫阳性纤维在粘膜肌层的分布明显多于平滑肌层。CGRP阳性纤维非常少见,这一点不同于对其他动物的观察结果;(4)经一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肌间神经丛内PACAP及5-HT免疫阳性纤维明显减少,提示这些纤维可能来源于迷走神经;而平滑肌中VIP/GAL/NPY和/或nNOS免疫阳性纤维数量未发现明显变化,可能为内源性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