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7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因其创伤小、暴露好、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效果满意且持久等特点,已成为目前治疗手汗症唯一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1])"。2008年11月至2015年9月,我科共为66例手足多汗症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66例患者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4.9±4.3)岁。按手汗症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中  相似文献   
72.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开展 ,用药指导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遵医行为和治疗信心。但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相关护理知识缺乏 ,护理指导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全面性难以实现。有调查显示 ,药物护理指导是当前病人满意率最低的一项护理工作。为加强临床药物护理指导 ,我们研制了“药物配伍及相关护理知识查询数字化支持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 ,它不仅能改善护士和病人的用药知识结构 ,规范护士指导行为 ,而且可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 “药物配伍及相关护理知识查询数字化”信息支持与护理指导1…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急诊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新鲜的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在伤后8h内急诊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均无血管损伤,7例合并神经损伤经非手术治疗恢复。末次随访时采用Flymn评分对患侧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24例,良5例,可1例。结论 采用急诊闭合复位外侧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超声对后尿道嵌顿结石治疗的指导作用,以及后尿道嵌顿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有效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后尿道嵌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行会阴部定位体外碎石,26例经尿道将结石推回膀胱后行下腹B超定位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结果 26例患者体外碎石1~2次后结石粉碎、排净,患者配合良好,体位舒适,无痛感和明显不适。4例行会阴部定位碎石患者中,2例1次将结石粉碎、排净;另2例不能很好地配合,体位不舒适,有明显痛感和不适,要求停止治疗,改由经尿道将结石推回膀胱后下腹部定位碎石,1次结石粉碎排净。结论对于后尿道嵌顿结石,将结石推回膀胱后行下腹部定位膀胱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便捷,患者舒适、安全、疗效好,优于经会阴部定位体外碎石。  相似文献   
75.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腹腔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HLDN)行活体肾移植10例的临床资料。9例为直系血缘供肾,1例为夫妻间供肾。8例取左肾,2例取右肾(左肾多支血管)。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供肾平均热缺血时间2 min,冷缺血时间30-60 min,术中失血量40-100 ml,离体测量供肾动脉长度1-2 cm,供肾静脉长度1-3cm。HLDN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无手术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5-7 d出院。10例受者肾移植后均未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2-5 d肾功能达到正常值。认为HLDN使外科医师更易掌握,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供肾热缺血时间,既保证了对供者的微创性,又保证了供肾质量;同时有利于迅速处理一些紧急情况,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亲属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通过观察静脉应用三磷酸腺苷 (ATP)及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后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窦 )患者及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窦性周期 (SC)改变的不同 ,探讨其诊断病窦的可行性并探讨ATP试验所用ATP的合适剂量。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4 3例。根据临床表现、12导联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及食管调搏法心电生理检查的结果分为 :病窦组 2 1例 ,正常对照组 2 2例。病窦组入选标准根据 1993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病窦综合征诊断标准。先经食管调搏法测出平均的基础窦性周期 (BSC)、窦房结恢复时间、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及窦房传导时…  相似文献   
77.
我们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并发幽门梗阻或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阻,自1991~1997年,我们采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32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l.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诊断标准均符合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或十二指肠不完全梗阻诊断标准[’]。其中门诊患者14例,住院患者18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4~46岁,平均(32.8士6.3)岁(王士.5,下同);病程4~19年,平均(8.77土4.67)年;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复合型溃疡2例;脑力劳动者ZI例(65.6%),体力劳动者11…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前叶等离子气化电切术(TUPVP)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TUPVP相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的不保留前列腺TUPVP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保留前列腺前叶TUPVP的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3个月以上的尿失禁。患者术后7d尿失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0 d和术后14 d尿失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保留前列腺前叶TURP的方法进行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所取得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80.
文题释义: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即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 1-34),2002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第一代骨合成代谢药。它可以直接刺激新骨的成骨细胞形成,实现有效的合成代谢,在口腔领域的研究也表现出良好的促进种植体-骨结合及牙周再生等效果。 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与分泌,是含84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位于人类甲状旁腺激素分子氨基端(N-端)的1-34位氨基酸序列是其生物活性部位。甲状旁腺激素是调节人体钙磷内环境稳态及骨代谢的重要激素,间歇低剂量给予甲状旁腺激素对骨骼发挥合成代谢作用。 背景: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 1-34),即特立帕肽,为甲状旁腺激素氨基端片段,作为骨合成代谢药,因可以直接刺激新骨形成、增加骨量而成为研究热点,也因其强大的成骨效应引起口腔领域的关注与应用。 目的:对特立帕肽的成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第一作者检索近20年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rhPTH(1-34),teriparatide,osteoporosis,stomatology,Jaw,implant-osseointegration,periodontal”,中文检索词为“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特立帕肽,骨质疏松,口腔医学,颌骨,种植体-骨结合,牙周”。共选取56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特立帕肽可以直接刺激新骨的成骨细胞形成,实现有效的合成代谢,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表现出良好的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牙周再生、骨缺损愈合及提高正畸稳定性的效果,在口腔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未来甲状旁腺激素类药物及其类似物可与骨组织工程技术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骨修复,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口腔颌面部的修复治疗。 ORCID: 0000-0002-2333-4260(董西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