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医药卫生   5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腰椎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postoperative symptomatic epid-ural hematoma,PSE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SEH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基线特征及PSEH相关的危险因素,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凝治疗等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14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共132363例患者,发生症状性硬膜外血肿525例。16篇文献的质量评分均≥6分,仅1篇文献质量评分为5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比值比(odds ratio,OR)=3.3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13,5.30),P<0.00001]、术前血小板计数[OR=1.89,95%CI(1.31,2.71),P=0.0006]、合并高血压[OR=1.50,95%CI(1.22,1.85),P=0.0001]、止血材料使用[OR=2.91,95%CI(1.93,4.39),P<0.00001]、凝血障碍[OR=6.95,95%CI(1.76,27.43),P=0.006]、翻修手术[OR=5.87,95%CI(3.77,9.12),P<0.00001]、手术时间>2h[OR=3.52,95%CI(1.84,6.71),P=0.0001]、术中出血量≥600ml[OR=3.77,95%CI(1.31,10.89),P=0.01]、冰冻血浆输注[OR=8.13,95%CI(4.46,14.81),P<0.00001]及多节段手术[OR=1.98,95%CI(1.54,2.56),P<0.00001]是腰椎术后患者PSE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年龄≥65岁、术前血小板降低、合并高血压、止血材料使用、凝血障碍、翻修手术、手术时间>2h、术中出血量≥600ml、冰冻血浆输注及多节段手术为腰椎术后患者PSEH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应高度关注及早期干预,以降低PSEH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再生心肌细胞在心肌损伤性疾病治疗方面突显较大潜力,但目前仍未找到一种理想的诱导方式.目的:探讨微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并分析其移植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及体内移植实验,于2008-07/2009-02在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二三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方法:孔径0.4 μm的transwell小室,置入培养板孔构成双室培养体系.取SD大鼠1只,Ficoll密度梯度+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瓶中融合至50%生长良好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每3 d更换培养液,收集更换液过滤即制成条件培养液.体外实验分为4组:直接接触组、双室培养组、条件培养液组、培养液对照组,观察各种培养条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心肌诱导效应.取SD大鼠15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冠状动脉结扎后第6天任取1只大鼠明确心肌梗死建模是否成功,其余大鼠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8只、模型对照组6只.造模1周后,细胞移植组将在双室模型中与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5 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整浓度为109L-1通过鼠尾静脉缓慢注入1 mL,模型对照组予等量DMEM,观察4周.主要观察指标:体外实验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标志物Tnl、α-actin的表达;采用心电图、荧光镜检、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方式评价体内移植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直接接触组、双室培养组、条件培养液组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标志物Tnl、α-actin阳性表达,荧光镜下胞浆发绿光(或红光),前2组诱导率基本相似(P>0.05),且均明显高于条件培养液组(P<0.05);培养液对照组细胞未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细胞移植后两组大鼠均存活良好,未出现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4周后细胞移植组心脏冰冻切片荧光镜检显示心肌内有少量胞核蓝染的细胞,提示干细胞成功归巢,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归巢细胞位于心肌梗死灶周边区域,呈单个或小团聚集;而模型对照组心肌切片未见胞核蓝染的细胞.结论: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够通过旁分泌途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经微血管内皮细胞预处理过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大鼠体内是安全的,可成功归巢到大鼠心肌梗死灶及周边区.  相似文献   
103.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适合生长、堵养的条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以及体外培养亦没有统一的方法,而培养出生长状态良好、数量足够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进行以上实验的重要前提.目的:寻求适宜有效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观察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4/09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6~8 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只,体质量120 g,用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采用仝骨髓培养法获取间充质干细胞,按不同接种密度(1×106,5×105,1×105,5×104,1×104 cm2)、血清体积分数(体积分数5%,10%,15%的胎牛血清)、首次换液时间(接种后6,12,24,48,72 h)及pH值(分别为7.0~7.1,7.1~7.2,7.2~7.3,7.3~7.4,7.4~7.5)分组接种,10 d后进行活细胞计数.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培养条件对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常规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传代间充质干细胞CD44、CD3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传代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周期.结果:①以1×106,5×105cm2密度接种的细胞数较多,余3种接种密度获得细胞数明显低于上述2种密度(P<0.05).首次换液时间为48 h获得的细胞数量最多,各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体积分数5%血清组较体积分数10%、15%血清组细胞数量少(P<0.05).pH值为7.1~7.2,7.2~7.3的培养液细胞生长活跃,细胞数量多,以pH值为7.0~7.1和pH 7.4~7.5培养的细胞生长缓慢,数量较少.②刚接种的间充质干细胞呈圆形,培养6~8 h后开始贴壁,呈纺锤状或类圆形;约10 d左右细胞基本汇合长满瓶底;传代后,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经过一二次传代后,细胞呈放射状或平行排列,形态趋于一致.③传代一二天细胞生长缓慢,生长停滞期:自3 d起,细胞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四五天达到高峰:之后进入平台期,细胞倍增时间约为39.5 h.④传代间充质干细胞存在CD44抗原表达,而CD34呈阴性表达.⑤传代后82.93%的间充质干细胞处于G0/G1期,G2+M+S期细胞占17.07%.结论:细胞较佳接种密度为5×105cm2,合适血清体积分数为10%,首次换液时间为48 h,pH值为7.2左右;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生长状态良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4.
背景:CTLA4.FasL可有效抑制同种反应性T淋巴细胞及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但CTLA4.FasL在异种肝卵圆细胞经脾移植中对异种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还不明确.目的:研究CTLA4.FasL对异种反应性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监测CTLA4.FasL修饰的小鼠肝卵圆细胞(CTLA4.FasL-肝卵圆细胞)在大鼠脾...  相似文献   
105.
中医基础理论素有“肝主筋,肾主骨”之说,肝藏血主筋,筋束骨利关节,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而生髓,肝肾精血同源、筋骨相关,互资互生,二者共同介导机体器官、脏腑的发育、生长与衰退过程,尤其与骨细胞生长代谢机制关系密切。随着中医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轴在骨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症的病因病机出发,从“肝肾论治,筋骨并重”角度将OPG/RANKL/RANK信号转导系统与骨代谢内环境稳态相结合,为中医药柔肝补肾、调筋养骨机制提供分子生物学、筋骨力学依据支撑,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论治。  相似文献   
106.
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D^-)杆菌细胞外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细菌死后或快速生长时释放出来,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原。它通过LPS结合蛋白(LBP)和CD14系统介导作用于细胞,尤其是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然后经过一系列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诱导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细胞病变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具有特异诊断依据的16例狂犬病患者血清中TNF活性。结果显示患者组TNF活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狂犬病毒感染除其特异性地侵犯神经组织,造成神经功能严重紊乱外,也可通过TNF这一类与组织的炎症及坏死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造成系统性损害,加重病情,加速狂犬病患者的死亡。用细胞病变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狂犬病患者血清中TNF活性,结果判断客观,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08.
三种病原学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种病原学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价值吴雪琼,庄玉辉,李国利,张晓刚,金关甫,王巍,刘金伟,张玉英对我院近半年来117例肺结核和1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以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涂片和培养对肺结核病人的诊断价值。病例均系我院病人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结核分支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建立快速检测耐药突变株的方法。方法:通过PCR-SSCP、PCR-RFLP和巢氏PCR-RFLP分析40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和15例临床标本的rpsL基因突变的部位和性质。结果:10株药物敏感株的rpsL双链泳动正常、并可被MboⅡ消化;30株耐SM分离株中,25株双链泳动异常,24株不被消化;15例临床标本中,常规PCR扩增7例rpsL阳性,巢氏PCR15例均阳性,4例rpsL双链泳动异常、并不被MboⅡ消化。结论:通过常规PCR-SSCP和PCR-RFLP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SM分离株43位密码子点突变,而通过巢氏PCR-RFLP可直接检测大多数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SM耐药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加压滑动鹅头钉(dynamic hip screm,DHS)已成为目前最为成熟和合理的标准内固定物[1]。我科2002—2005年间对58例患者采用了DHS内固定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26例,女32例;年龄36~91岁,平均72岁。摔伤41例,车祸1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按Evans分型:Ⅰ型11例,Ⅱ型31例,Ⅲ型12例,Ⅳ型4例。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行术前评估,处理并发损伤及伴随的内科疾病,对能耐受麻醉者,尽早实施手术。本组均在C型臂X光机透视监控下手术。C型臂透视下达到满意复位后,取股外侧纵行切口,在透视下选定导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