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3.5μg/ml效应室浓度异丙酚联合1.5ECe50(3.6n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与吸入麻醉进行比较。方法:30例ASAⅠ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双道静脉效应室靶控输注组(PR组)及七氟烷-氧化亚氮吸入组(SN组),每组15例。监测两组病人围术期的血压、心率(HR)和BIS值;并采用CO2重吸入法测定手术期间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体循环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PR组15例病人血压波动均在适宜麻醉范围内,1例病人在气腹5min时心率低于50次/min而需用阿托品处理;术中PR组所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SN组15例病人中有9例术中血压超出适宜麻醉范围而需静注异丙酚并加大七氟烷吸入浓度加深麻醉;PR组术中气腹15min内各时间点的血压与HR均低于SN组(P〈0.05或0.01),PR组术中气腹后的CO与CI均低于SN组(P〈0.05或0.01)。结论:吸入麻醉腹腔镜手术中呈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麻醉的组合模式比传统吸入麻醉可更有效地控制麻醉和手术操作所带来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不同丙泊酚浓度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ECe50值.方法:75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25),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0 μg/mL;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5μg/mL;C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μg/mL(均为Marsh药代模型),待其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平衡后给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浓度,10 min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瑞芬太尼适宜靶浓度(ECe50值).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89[95%CI(2.72~3.08)ng/mL];B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50[95%CI(2.40~2.60)ng/mL];C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1.58[95%CI(1.41~1.77)ng/mL].结论:丙泊酚剂量的增加可减少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的ECe50.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术后静脉镇痛泵中单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与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腰椎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72例.氟比洛芬酯组37例,镇痛方案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300~400 mg,注入100 mL静脉镇痛泵,2 mL·h-1,镇痛48 h;联...  相似文献   
5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阶段,治疗不及时或者误治易演变为胃癌,给患者的健康、生活带来很大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造成死亡。当前来看,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以短时间内控制病程发展,认为此病是不可逆的。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临床运用的结果打破了这一论断,部分实现逆转。针对这个突破,现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这一课题为主,在逆转癌前病变这一优势的基础上,主要筛选近年来各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做以下总结,为以后临床胃癌的防治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至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42例,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 男19例, 女23例, 年龄(68.8±6.3)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比卡因脂质体组(观察组)和盐酸左布比卡因组(对照组), 每组21例, 均采用腰麻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时, 观察组注入布比卡因脂质体10 ml(133 mg)+生理盐水5 ml, 对照组注入盐酸左布比卡因10 ml(75 mg)+生理盐水5 ml。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36、48、60、72 h静止与运动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镇痛泵中舒芬太尼消耗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病房额外帕瑞昔布钠使用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下肢肌力变化、患者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h时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术后12、24、36、48、60、72 h时, 观察组患者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6.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者,亦称经行腹痛。本病好发于初潮后到青春期少女,严重者可影响学习和生活。我科在2008年-2010年通过药物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89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年龄在13岁-25岁之间,病程在0.5-8年之间,所有病例痛经B超排除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确诊为原发性痛  相似文献   
57.
中药多糖,一种从中药物中加工提取的高分子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血糖等多重药理活性,在疾病治疗、新药研发、饮食、保健、美容等众多领域中呈现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信号通路、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5个方面综述近些年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相似文献   
58.
罗库溴铵用于全麻患者快速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倍ED95(0.6mg/kg、3倍ED95(0.9mg/kg)剂量的罗库溴铵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肌松程度及其插管条件,并与琥珀胆碱对照.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依次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4μg/kg和肌松药,肌松药Ⅰ组给罗库溴铵0.6mg/kg、Ⅱ组给罗库溴铵0.9mg/kg,Ⅲ组给琥珀胆碱1.5mg/kg.对尺神经作4个成串刺激(TOF),连续监测拇收肌收缩情况,待TOF第1个颤搐反应高度(T1)完全消失时行气管插管.记录每次刺激后T1值、起效时间(T1消失时间),并评估插管条件.同时观察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反应作为解迷走神经反应的指标.结果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在各个时间段每次刺激后的衰减幅度和肌松阻滞程度明显较慢(P<0.01).起效时间琥珀胆碱组为(64±13)s,0.9mg/kg罗库溴铵组为(99±31)s,而0.6 mg/kg罗库溴铵组时间最长,为(135±40)s.罗库溴铵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3组气管插管条件按照Cooper法评分标准均可得到8~10分,优良率100%.静注肌松药后1min、插管前、插管后5min均无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结论0.9 mg/kg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比0.6 mg/kg罗库溴铵更接近琥珀胆碱,副作用少,适宜快诱导插管.  相似文献   
59.
恩丹西酮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 (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 ,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 :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7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5例。对照组 :术毕静脉给予生理盐水 10ml;恩丹西酮组 :术毕静脉给予恩丹西酮 4mg。观察两组术后 0~ 4h、4~ 8h和 8~ 2 4hPONV的发生率和术后 2 4h内呕吐≥ 2次和接受胃复安治疗的患者例数 ,观察术后 12h内患者耐受正常饮食情况。结果 :术后 0~ 4h、4~ 8h对照组的PONV发生率高于恩丹西酮组 (P <0 .0 1或P <0 .0 5 ) ,对照组术后呕吐≥2次和接受胃复安治疗的例数均高于恩丹西酮组 (P <0 .0 1) ,术后 12h内能耐受的正常饮食患者对照组少于恩丹西酮组 (P <0 .0 5 )。结论 :恩丹西酮 4mg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温度和老年病人全麻后上腹部手术期间核心温度变化的关系。方法:100例年龄大于65岁、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的不同,随机将病人分为4组:Ⅰ组18~20℃,Ⅱ组~22℃,Ⅲ组~24℃,Ⅳ组~26℃。术中持续监测并记录核心温度(食管温度)。分析核心温度改变同手术室环境温度的相关性。结果:4组病人麻醉诱导后体温均开始下降。在诱导后60min下降幅度最大;在诱导后60min、120min以及术毕,Ⅰ组同Ⅲ、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Ⅱ组同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Ⅱ组同Ⅲ组比较在诱导后60min、120min两个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毕核心体温小于35℃的发生率:Ⅰ组显著高于Ⅱ、Ⅲ、Ⅳ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Ⅳ组(P<0.01)。在诱导后60min和术毕的体温下降幅度与环境温度存在回归关系。结论:环境温度直接影响老年病人全麻后上腹部手术期间的核心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