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8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71.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sTIM-3)、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与胆囊癌手术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10例胆囊癌患者,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4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血清sTIM-3、YKL-40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术前不同血清sTIM-3、YKL-40水平与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术前血清sTIM-3、YKL-40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肿瘤低/中分化程度、肿瘤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胆总管浸润及肝脏浸润的患者比例,以及术前血清sTIM-3、YKL-40水平升高(P<0.05)。sTIM-3、YKL-40低水平患者的3年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高于sTIM-3、YKL-40高水平患者(P<0.05)。术前血清sTIM-3水平升高、术前血清YKL-40水平升高、肿瘤低/中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胆囊癌患者...  相似文献   
872.
西比灵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NDP)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60%~90%,甚至可累及全部DM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均可被累及,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本文选择20例糖尿病性周围经病变的患者,给予西比灵(学名盐酸氟桂嗪)治疗,旨在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对该病的治疗作用。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根据WHO标准确定为糖尿病者40例,且病程<2 a,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任何时候血糖≥11.1 mmol/L,40例患者均有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相似文献   
873.
我院 1995~ 1997年共抢救大咯血患者 6 8例 ,现将急救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6 8例中 ,男 47例 ,女 2 1例。年龄 :16~ 30岁 8例 ,31~ 6 0岁 49例 ,6 1~ 91岁 11例。基础疾病为支气管扩张 41例 ,肺结核 11例 ,肺癌 8例 ,肺脓疡 3例 ,原因不明 5例。 2 4小时内咯血量 45 0~ 16 0 0ml。初次咯血 2 9例 ,反复咯血 39例。意识障碍10例 ,休克 17例。精神极度紧张 39例 ,焦虑、恐惧 13例 ,情绪较稳定 16例。就诊后发生血块窒息 11例 ,再次咯血 2 8例 ,死亡 4例。2 护 理2 .1 急诊护理 首先要正确摆放患者体位 ,便于出血引流 ,保…  相似文献   
87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降糖消渴颗粒治疗糖尿病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 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筛选降糖消渴颗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糖尿病靶点, 绘制韦恩图取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和网络相互作用分析;采用Cytoscape 3.6.0构建PPI网络;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降糖消渴颗粒128个活性成分, 对应靶点607个。糖尿病相关靶点1 240个, 核心靶点53个。分子对接提示, 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有良好的结合能力。GO功能分析得出46个功能条目, KEGG分析得出15条通路。结论降糖消渴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参与多种生物过程, 包括影响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AD、AMPK信号通路、Apelin信号通路、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 调节葡萄糖稳态。  相似文献   
875.
赵法文  张文华  潘军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4):253-255,252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d,VD)是脑血管病 (CVD)后产生的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老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逐年上升。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 CVD的增高 ,该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近年来 ,国内对 VD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综述如下。1 辨证施治颜乾麟等[1] 分四型论治 ,痰瘀交阻型用黄连温胆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气滞血瘀型用癫狂梦醒汤化裁 ;气虚血瘀型用益气聪明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髓空血瘀型用自拟醒脑益智汤。郑观成 [2 ]分为心气不足和肾阴虚衰两型 ,…  相似文献   
876.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实施悬吊运动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两组均连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训练前后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脊髓独立性评定(SCIM)]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BBS评分以及自我照顾能力、呼吸和括约肌管理能力、移动能力等SC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研究组股四头肌、腓肠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表面肌电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应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平衡功能评分、下肢肌群表面肌电水平和自理能力评分,效果优于单纯悬吊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877.
目的了解高血压心脏病左室结构、功能变化时血浆及心肌组织中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监测二肾一夹意义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ET含量变化,并根据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大鼠心脏结构、功能动态变化,将高血压大鼠进行分组.结果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期血浆及心肌组织(左心室)中ANP、ET含量明显升高;左室离心性肥厚期血浆ET较向心性肥厚期组更高,但心肌组织中ET含量与其无显著差别,而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均较向心性肥厚期组低.结论 2K1C型高血压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ET含量均升高;血浆ET与ANP含量变化在左室肥厚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8.
秦燕  张文华 《中医研究》2009,22(9):24-26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起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多柔比星,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但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等诸多不良反应,故在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心电图一直是监测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最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9.
目的 研究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与羊水过少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98例临产前超声检查提示羊水过少、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的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200例羊水正常、NST反应型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水平及生后行为神经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98,P〈0.05).以对照组脐动x -±2.58s为界值,观察组脐动脉血乳酸超过界值者占32.83%,其中不良结局儿占63.53%.结论 脐动脉高血乳酸水平与羊水过少新生儿不良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880.
药包材水蒸气透过量的准确测定直接影响药品包装在药品有效期内对其保护性能的准确评估。本文介绍了药包材水蒸气透过量常见的测定方法-重量法、电解分析法和红外检测器法的测试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梳理和探讨了《中国药典》(ChP)2020年版、《国家药包材标准》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以及国外标准对三类方法的收录情况,并介绍了国外标准中相对湿度传感器法、气相色谱法、压力检测器法、大气压电离质谱法等其他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标准中包装件和容器的相关水蒸气透过量测试方法。为合理选择不同药包材水蒸气透过量的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并对今后药包材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方法的标准提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