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在ICU分三阶段对呼吸机治疗进行临床带教,进行教学效果的验证和评价。方法:对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心ICU的18名实习和轮科医生,按其专业、基础、兴趣,采用三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呼吸机应用的学习,评价带教效果。结果:以三阶段为教学法的医生,对呼吸机应用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三阶段教学法切合临床实际,有利于提高ICU呼吸机治疗的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冠胶囊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兔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拉伤血管加高脂饲养方法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行球囊血管成形术。20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通冠胶囊小剂量组、通冠胶囊大剂量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前7日至术后28日接受通冠胶囊小剂量(1mg·kg-1·d-1)、大剂量(10mg·kg-1·d-1)治疗。术后4周处死动物,分离血管,运用苏木素伊红(HE)、Masson胶原染色、Vorheff弹力纤维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并作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内膜、中层面积,内膜/中层面积比值。结果血管成形术2周后内膜面积显著增加,而中层面积无明显变化,通冠胶囊大剂量组内膜面与中层面积比值均明显呈减少,而中层面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通冠胶囊小剂量组较血管成形术三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通冠胶囊具有抑制中层平滑肌细胞复制、迁移及抑制内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作用,可抑制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壁内、中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邓铁涛教授论治冠心病介入术后病证的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铁涛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中医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属于中医“祛邪”治法,术后患者的病机特点以本虚为主,兼有邪实;术后中医治疗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研制通冠胶囊用于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救治中,冠脉介入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用冠脉介入治疗手段干预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中医的辨证治疗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论题。作为率先在全国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的中医院,我们将近3年来在我院成功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的AMI患者的思路与方法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肺炎1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疗效。方法:西医采用营养支持、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中药根据中医辨证分期选方用药。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结果:103中治愈96例(93.2%),死亡7例(6.8%);入院治疗后退热时间为(6.72±3.95)天;胸片复查病灶完全吸收94例,病灶吸收时间(18.13±8.99)天;2例胸片呈局部纤维索条样改变。结论: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晓忠  程康林  邹旭  张敏州  蚁楷宏 《新中医》2007,39(11):101-103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动脉内膜损伤后胶原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大白兔24只,建立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狭窄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术前6天开始给予通冠胶囊(由黄芪、丹参、水蛭和冰片组成)药粉灌胃至实验结束;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术后14天和28天分批处死动物取标本,每组每批各6只。测定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中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及VSMC增殖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4、28天,损伤部位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损伤部位血管管腔面积均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术后28天与术后14天比较,内膜、中膜厚度增大,管腔面积减小,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4、28天,对照组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比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28天时对照组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明显高于术后14天(P<0.05);而实验组Ⅲ型胶原的染色密度却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14天PCNA阳性表达明显,术后28天时其阳性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实验组术后14天及28天时PCNA阳性细胞比率均较低,并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通冠胶囊具有抑制球囊损伤后Ⅲ型胶原表达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减轻心肌缺血、缩小心梗范围的实验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性心脏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患,以气虚为主,血瘀为著。近年实验表明,运用补气行气、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冠脉阻力;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环节以减轻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塞范围。但需进一步完善动物模型制备,规范实验方法和扩大实验范围。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观察53例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应用链激酶静注的疗效。男性49例,女性4例。年龄37~76(平均55)岁。前壁梗塞28例,下壁梗塞25例。9例在家接受流动监护组治疗,余44例收入院。全部病人均有典型胸痛,经含服5mg 消心痛及10mg 心痛定无效。心电图至少2个导联 J 点后 ST 段升高0.2mV 以上,持续0.08sec,且伴有对应导联改变。治疗方法是先推注500mg 氢化可的松,随后以75万 U 链激酶加入5%葡萄糖液50ml 在20~30min 内滴完,接着滴注肝素(3万 U/d)、口服消心痛(10mg,每日4次)及心痛定(10mg,每日4次)。24小时  相似文献   
19.
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龄冠心病患者具有病变复杂、介入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是否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目前尚有争议。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不断增加,在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积极探讨其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24小时动态心电图7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7年1月~1989年3月共对735例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DCG),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检查对象:男449例(61.1%),女288例(38.9%),年龄10~84岁。全部是门诊或住院病人。临床分组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