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8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针对微笑时鼻唇部出现上唇上提并短缩,鼻小柱下方褶沟,上唇牙龈外露等现象,探讨一种治疗上唇短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经口或鼻前庭切口,将鼻小柱根部鼻中隔降肌肌纤维切断及部分切除,并广泛剥离使上唇下降.结果 共为27例上唇短缩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采用了双侧鼻小柱外侧与前庭基底贯穿切口,18例采用了上唇唇龈沟切口.通过手术,患者获得微笑时上唇中部适度降低,鼻小柱下方褶沟变浅或消失,上唇牙龈外露消失的效果.6例患者还在手术矫正上唇动态短缩畸形的同时,实施了鼻整形术.通过手术可矫正鼻唇牙龈部的综合动态缺陷,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 手术方法治疗上唇短缩畸形,可改善患者微笑时的表情,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重视胰腺炎症的全身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与全身其他脏器的关系十分密切。常可相互影响发生脏器损伤,如心血管病、血液疾病、肝胆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均可引起胰腺病变.胰腺病变也可以引起一系列其他脏器损害,特别是急性重型胰腺炎可并发多脏器衰竭,亦常常是急性重型胰腺炎死亡的原因。日本水本统计134例急性重型胰腺炎死亡原因时发现,主要与  相似文献   
53.
2005年5月~9月,我院收治50例应用甘露醇的颅脑手术患者,观察不同时间应用甘露醇后尿量和脑组织松驰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18~50岁,平均34岁。颅内动脉瘤20例,动静脉畸形15例,脑膜瘤10例,胆脂瘤5例。均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肺  相似文献   
54.
三、肝脏肝硬化的病因我国与欧美有很大不同。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酒精中毒作为肝硬化的病因在欧洲为42%,在美洲为66%,亚洲仅占11%,可见酒精中毒在欧美是肝硬化的主因,据Piequinol 等统计,引起肝硬化的饮酒量为经常每日饮酒(乙醇)  相似文献   
55.
脊柱感染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但由于起病隐匿、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确诊前常常存在很长的延迟期,导致该病致残致死率较高。磁共振成像在脊柱感染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脊柱感染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提高对其MRI表现的理解并进行鉴别诊断,以期实现早期诊断、改善长期预后及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6.
从腹泻患者肠粘膜中分离出气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腹泻患者肠粘膜中分离出气单胞菌微生物科李珍大,邵海枫,宗永兰消化科李晓华,张志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气单胞菌是引起腹泻的一种新病原菌,分嗜冷无动力群和嗜温动力群两大类。前者对人不致病,后者现有7个种,即亲水、豚鼠、温和、维隆、舒伯特...  相似文献   
57.
背景:维持良好的颈椎曲度亦是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症状的重要前提,已有研究证实骨科前路钢板内固定植入物置入对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具有良好的作用。目的:评价颈椎前路钢板植入物置入术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前凸的恢复情况。设计:观察实验。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3-02/2006-01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72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46例,女26例;年龄45~70岁,平均54岁;病史2~6年。纳入标准:①MRI显示颈脊髓受压。②均取自体髂骨植骨。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所有患者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所有颈椎前路钢板为枢法模公司生产提供的Orion锁定钢板。根据手术需要分为单节段椎间盘切除组(n=32)及两节段椎间盘切除组(n=40)。方法:①采用经前路减压 自体髂骨植骨 钛质钢板内固定置入法,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颈后仰,气管内插管全麻。取颈前右侧横行或斜型切口,在Caspar椎体牵开器辅助下行椎间盘切除减压,取自体3面皮质髂骨植入减压椎间隙,安装Orion带锁钛板,获即刻稳定,放置引流,缝合切口。②术后颈托保护下进行日常活动,8周后逐步去除颈托。③分别于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及12个月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以D值评价颈椎的前凸,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④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骨性融合情况。椎间融合标准为:融合节段间两棘突尖之间无异常活动,植骨块与上下椎体界面间无透亮带,其骨小梁通过植骨块与椎体界面。⑤随访中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反应。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Cobb角、D值的变化。②随访骨性融合及排斥情况。结果:纳入患者7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单节段椎间盘切除组及两节段椎间盘切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及12个月Cobb角及D值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2月随访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植骨均获骨性融合。③钛钢板内固定植入物置入后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提示材料和宿主之间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应用颈椎前路钢板植入物加自体骨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恢复颈椎生理前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8.
1 病历摘要 患者 女,47岁。因皮肤色素沉着、头晕、心悸、浮肿年余,伴发热3天于1993年9月17日入院。患者病后有间断发作尿路感染史,未接受过输血,无烟酒嗜好,偏素食。已绝经5年。体检:T 38.3℃,P 98次/分,R 30次/分,BPl2/8.5kPa(98/64mmHg),慢性重病容,贫血貌,颜面轻度浮肿。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呈青铜色,以暴露部位为著。全身毛发稀疏,无黄疸,无出血征。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可扪及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孕妇500例,检测游离胎儿DNA、染色体核型,然后对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和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孕妇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例,达到了1.4%的阳性率,在孕妇类型方面,3例为唐筛高风险孕妇,2例为高龄孕妇,1例为超声胎儿异常孕妇,1例为其他异常孕妇;在异常类型方面,4例21-三体异常,1例13-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均愿意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6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中21-三体异常3例,13-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1例,性染色体异常1例,达到了85.7%的符合率、100.0%的检出率。在核型方面,45,X(28)/46,XX(22)1例,达到了100.0%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0.
为使实习生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正确熟练地掌握手术操作技术,我们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围绕实习目标和计划,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带教老师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使带教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加强医德教育在实习带教中,我们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道德品质培养。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要有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正确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遵守纪律,强调手术室的工人特点,强化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