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20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G 种免疫和炎症反应介质参与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白介素8(IL-8)是诱导银屑病患者皮肤局部炎细胞浸润及皮损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为揭示TNF-α与IL-8间的关系及其在触发银屑病皮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对不同浓度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KC)IL-8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的凋亡状况。方法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骨髓CD34 细胞,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两组CD34 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 细胞AI平均值为(7.6±0.9)%,正常人骨髓CD34 细胞AI平均值为(5.5±0.6)%,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t=1.08,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活性正常。  相似文献   
73.
几种感染性皮肤病的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刘梅青,张开明,宁永学,杨晓华肿瘤坏死因子(TND在感染、肿瘤及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ELISA)对几种常见感染性皮肤病血清进行了TNF检测。临床资料:50例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74.
银屑病患者白介素8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外有报道白介素8(IL8)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1~4],为此我们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了IL8含量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检测对象:取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7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的银屑病患者,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14~56岁,病程7天至38年,其中4例为脓疱型银屑病,多数病人同时进行了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皮组织及鳞屑中IL8水平的测定。正常对照组:①血清及PBMC对照组25例;②表皮组织对照组15例为手术室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③鳞屑对…  相似文献   
75.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sCD23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了解几组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IL-4和sCD23水平及IL-4对sCD23(CD23)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荨麻疹、湿诊及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及培养条件下IL-4、sCD23(CD23)水平及调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 ①3组疾病血清IL-4及sCD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 ̄0.01),sCD23与IL-4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6.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同时可参与免疫调节反应,而成人及引产胎儿骨髓均是间充质干细胞的重要来源。 目的:通过引产儿与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增殖活性及分泌细胞因子的比较,揭示二者生物学特点的差异。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引产儿与正常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传3代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免疫表型、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以及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平。 结果与结论:引产儿组和正常成人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相似、表型相同,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引产儿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正常成人。提示引产儿与正常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增殖活性有差异外,其余生物学特点相似,引产儿可以为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提供新的骨髓来源。  相似文献   
77.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反应及抗原提呈功能有明显差异,而与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差异。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和流产胎儿骨髓单一核细胞并培养、传代,传至第2代72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CD34+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细胞磁珠分选仪分选出的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培养24 h 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骨髓CD34+细胞的增殖活性。 结果与结论:CD34+细胞加入银屑病患者和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培养24 h后,细胞形态无差别。银屑病患者和流产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相似文献   
78.
背景: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已成为分选CD34+细胞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长期实验中发现诸多因素影响其分离纯度,包括磁珠与细胞孵育时干冰与碎冰的使用、磁珠与细胞孵育及分离时摇床的摇摆方向、红细胞裂解液裂解单个核细胞的使用等.目的:在免疫磁珠分选CD34+细胞过程中分别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以提高分选CD34+细胞的纯度.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8-07/2009-03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象筛选正常的人骨髓29份,由太原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提供,取材均经患者同意.CD34+免疫磁珠为Dynal公司产品.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分选骨髓CD34+细胞,对其分选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如冰块与碎冰、摇床的种类以及红细胞裂解液的使用进行方法改进.方法1:按试剂盒提供方法进行磁珠常规分选CD34+细胞.方法2:在方法1基础上,用碎冰替代冰块进行磁珠与单个核细胞孵育.方法3:在方法2基础上,用万向摇床替代水平摇床.方法4:在方法3基础上,向单个核细胞中预先加入红细胞裂解液裂解残留红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方法分选出的CD34+细胞纯度.结果:随着不同环节的逐渐改进,CD34+细胞纯度由(32.7±6.6)%升至(84.5±512)%,方法1,2,3,4所分选出的CD34+细胞纯度逐渐升高,组间方差分析差异显著(F=76.209,P<0.01),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碎冰、万向摇床及红细胞裂解液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免疫磁珠法分选人骨髓CD34+细胞的纯度.  相似文献   
79.
背景: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活性存在异常.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一对照观察,于2007-10/2008-08在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实验室完成.对象: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寻常型锹屑病的门诊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6-59岁;另取血液科骨穿后经筛选的正常骨髓20例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与银屑病患者匹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收集传了3代后又培养72 h的骨髓基质细胞及培养上清.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并用ELISA法榆测上清液中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CD29,而CD34、CD45及HLA-DR表达阴性,即骨髓基质细胞纯度在90%以上.银屑病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存在异常,提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胆囊切除术后腹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10/2008-10收治的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原因5例为胆汁漏,3例为腹腔内出血,3例为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为胃十二指肠溃疡,1例为胆囊癌,4例为腹腔残余感染,2例为其他原因,均经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引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详细询问病史,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