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20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肾脏疾患尿TNFα含量测定及其意义张开明,王春芳,尹国华,郭志杰,郑延玲我们应用ELISA法对114例肾病患者和相关疾病患者的尿和部分病例的血清进行了TNFα含量测定,以了解TNFα在肾脏病变中的作用。114例患者中肾脏病患者72例(肾小球肾炎、肾病...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通过骨髓移植后观察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的生存状况,探讨免疫排斥反应中导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 培养去原基胸腺细胞的引产儿胸腺小叶,将其与分离的银屑病患者骨髓单一核细胞共移植于经60Coγ射线照射的SCID鼠,移植后第2天开始每鼠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观察动物生存状况。实验共使用了10只SCID鼠。结果 7例SCID鼠于移植后第7天死亡,进行尸解发现全部为肠坏死。2例于移植后经短暂反应后逐渐恢复正常,一直存活至今(移植后第35天)。1例对照鼠无任何异常反应,存活至今。结论 肠坏死是异种骨髓移植后SCID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目的 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TNFRⅠ)和抗TNFRⅠ抗体对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KC)产生白介素8(IL-8)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表皮细胞接种96孔板,分别为:①自然增殖孔;②TNF-α刺激孔;③sTNFRⅠ/TNFα培养孔;④sTNFRⅠ/抗TNFRⅠ/TNF-α培养孔;⑤抗TNFRⅠ/TNF-α培养孔.ELISA法测上清液IL-8的含量;MTT法测增殖活性;收集细胞提取RNA进行反转录和扩增,产物电泳后转膜,进行DNA印迹以比较IL-8的表达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结果 银屑病患者组所测3个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两组TNF-α刺激孔KC3个指标均显着高于自然增殖孔和sTNFRⅠ/抗TNFRⅠ/TNF-α培养孔;自然增殖孔和sTNFRⅠ/抗TNFRⅠ/TNF-α培养孔之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①银屑病患者KC处于活化状态,分泌高水平细胞因子且增殖活跃;②TNF-α可诱导体外培养KC表达IL-8mRNA和蛋白,促进KC增殖,其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和细胞表面TNFRⅠ结合来实现;③sTNFRⅠ可以部分阻断TNF-α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55.
患者男,31岁,因躯干及四肢起红色皮疹8天加重3天于2006年11月1日就诊。就诊前8天,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腹部先出现一鹌鹑蛋大小红斑,未在意,后皮疹逐渐增多,略痒,自服氯苯那敏片后瘙痒减轻,仍未引起重视。3天前皮疹数目明显增多并波及全身,颜色加深,瘙痒明显。根据其皮疹特点及病史以出血性玫瑰糠疹收住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的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法研究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及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银屑病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作用后,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及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集落形成数较自然增殖组及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液组显著减少(P<0.05,P<0.01);而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液作用组与自然增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集落形成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7.
伴骨骼异常的巨大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0岁,未婚。左上臂及右小腿起肿物20年,迅速增大2月,于1998年10月9日来诊。患者出生时于躯干和四肢皮肤见直径2~3mm大小色素痣,不隆起,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并逐渐隆起。近2月来,增大迅速,有胀痛及下坠感。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智力正常,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胸腹及腰背部散在多数咖啡色斑及雀斑样色素斑,其中较大者直径为1.5cm~3.8cm。左上臂及右小腿伸侧分别有15cm×10cm×7cm和10cm×8cm×5cm肿物,境界清楚(图1、2)。局部皮肤粗糙、松弛,触之疝囊样感…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通过比较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与健康人皮肤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上清液IL-3、IL-6、IL-8、IL-1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浓度,揭示患者皮损MSCs的异常,进一步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9.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用按摩治疗者不多,余在近两年对此症进行了治疗。经治三例均是  相似文献   
60.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G 种免疫和炎症反应介质参与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白介素8(IL-8)是诱导银屑病患者皮肤局部炎细胞浸润及皮损形成的重要炎性因子。为揭示TNF-α与IL-8间的关系及其在触发银屑病皮损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对不同浓度TNF-α对角质形成细胞(KC)IL-8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