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颊间隙位于颊部皮肤与黏膜之间,颊肌所在的位置.颊间隙感染的来源以牙源性为主,如阻生牙,根尖脓肿的感染扩散侵入颊间隙;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如颊部淋巴结等的化脓性感染.本病例系伤后异物木块残留所致右侧颊面部呈浸润性肿块,疑似放线菌感染,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腹间隔综合征是指腹腔内高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其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和有效预防一直是外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就腹间隔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指导外科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3.
张晶  张宗明 《中医药学刊》2005,23(1):142-142
主据《伤寒论》“心下”病证有关内容,主从虚、实两方面予以辨治探析,示明心下空、满、濡为虚。实、痛、硬为实,其不仅从本质上反映了心下虚、实病变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反映了心下虚实病变的过程、特点及预后,从而不仅示明中医对心下病证虚实辨治的具体方法及补虚泻实遣方用药的基本治则,丰富了中医腹诊的辨治内容,实对进一步提高中医临证辨治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发红汗”是源于《伤寒论》衄血愈病的治疗方法,其目的即在于通过衄血泄邪而治愈疾病。对此法临证具体应用及所治病证,《伤寒论》中有多处详细的论述,并且通过衄血可愈疾病表明衄血不仅为病证,同时也属于中医治法之一。衄血既是病证又是治法,其治理类同汗法,汗法主以津出泄邪,邪从  相似文献   
85.
腹部的隐痛、胀痛、烧灼痛、绞痛、钻顶样疼痛、刀割样疼痛均属于腹痛的范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腹痛后看对科室可以节省大量的看病时间和治疗费用。1.发生在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一般首次就诊应去普通外科。  相似文献   
86.
大白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急性分离及其电生理学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建立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大白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并测定该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方法;用7-21d大鼠,以链霉蛋白酶E酶解加吸管吹打法制备RHCPN,用全细胞PCT测定其电生理学特性,结果:分离的RHCPN易用于PCT,且具有正常的电生理学特性,并保存了主要的电压依赖性和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特性。结论;本法分离的RHCPN适用于PCT电生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87.
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法对肝性脑病(HE)及对照大白鼠脑内生长抑素(SS)受体的结合特性进行测定,以探讨SS受体在HE发生中的作用。放射配基用(125)~I—SS,实验数据用Scatchard作图法分析。结果:HE鼠平衡解离常数(Kd)为3.99±0.22nmol/L,最大结合容量(B_(max))为238.0±14.2fmol/mg蛋白质;较对照鼠B_(max)值明显增加(P<0.05)而Kd值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HE较对照鼠脑内SS受体结合位点数量增加,亲和力不变。提示其在HE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8.
阑尾粘液囊肿系一少见疾病,有人报道其发病率约占阑尾手术病例的1~3%,但他于高位盲肠壁内者十分罕见,且易误诊为胆囊炎、胃炎等疾病,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9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7年,加剧3天入院。近7年来曾多次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给予抗炎、解痉治疗后缓解。入院前3天再次发作,逐渐加剧且转为右中、下腹疼痛,解  相似文献   
89.
肝性脑病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氨基酸激活电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氨基酸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改变在肝性脑病(H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快速加药装置将50μmol/Lγ-氨基丁酸(GABA)或1mmol/LN-甲基-D-天冬氨酸(NMDA)+10μmol/L甘氨酸(Gly)加于急性分离的大白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周围,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GABA或NMDA激活的电流。结果HE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GABA激活的内向电流的强度为413.3±436.8pA(31例),比对照大鼠(233.4±179.7pA,28例)有较大增强(t=2.1049,P<0.05)。并观察到HE大鼠GABA激活电流的出现频率较对照大鼠高。HE大鼠NMDA激活的内向电流的强度为408.5±317.2pA(37例),比对照大鼠(882.6±896.5pA,26例)弱(t=2.5851,P<0.05)。两组大鼠NMDA激活电流的出现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氨基酸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改变在肝性脑病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0.
病有虚实,治有补泻。补为治疗虚证之大法,但据五行生克关系,《金匮要略》对五脏虚证补法,又有一定的特点,即除注意五味归五脏,脏药结合补本脏外,又有助子脏,益所制之脏助其自愈的治法。《金匮要略》为疗内伤杂病之书,脏腑经络又为其辨证的纲领,且五脏虚证又为临证常见疾患,故笔者认为,对此实有结合五脏虚证评析的必要,以便于临床证治的实际应用。“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仲景疗肝虚之证,不仅补用酸味药,以酸生肝,补肝之体,同时,又以五行相生关系,助用焦苦药,入心使心旺气盛于肝,子令母实。并还利用五行相克关系,益以甘味药,入脾、补脾调中益肝。总之,治有肝、脾、肾,法有补、助、益,药有酸、苦、甘,但究其目的,均为治肝虚而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