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通过建立2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对不同复苏液体复苏后MODS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RL组)、7.5%的高渗盐水和6%的羟乙基淀粉混合液复苏组(HTH组),HTH组中分为复苏后未注射黄芪组(HTH1组)和复苏后注射黄芪组(HTH2组)。RL组和HTH组复制大鼠MODS复苏的动物模型,HTH2组腹腔注入黄芪注射液,HTH1组和RL组注入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注射黄芪注射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后24 h采集血液和肺组织标本,测定大鼠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含量、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mRNA,肺组织标本行光镜下病理检查。结果 HTH2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 h CEC数量、NO、ET-1含量明显低于RL组、HTH1组(均为P<0.05);HTH2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后24 h TNF-α、ICAM-1、IL-6、VCAM-1含量明显低于HTH1组(均为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不同复苏液体复苏后MODS中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同时处理合并肝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同时利用腹腔镜直视下切除或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肝转移癌。结果 3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220~384min,平均280min,出血量为240~13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32月,18例存活,7例死于肺、脑或腹腔转移,3例死于复发,2例死于脑出血,2例死于心肌梗塞。结论 利用腹腔镜直视下治疗结直肠癌并肝转移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创伤。  相似文献   
23.
腹部手术患者中,大多是采用全麻插管的方式,术后患者常会出现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不利切口的愈合,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一种聚六亚甲基双胍果蔬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对该果蔬消毒剂的pH值、重金属含量、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中和剂鉴定、微生物杀灭试验、物体表面消毒现场试验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致突变、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进行毒理安全评价。结果 该果蔬消毒剂的pH值(25℃)为7.08,砷含量<0.01 mg/kg,汞含量<0.002 mg/kg,铅含量<1.5 mg/kg,有效成分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含量为0.497 g/kg。37℃条件下存放3个月后,有效成分含量下降至0.492 g/kg,下降率为1.27%。该样品原液作用5 min,对悬液中大肠埃希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对30根黄瓜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0;该果蔬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无致微核作用,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属无刺激性。结论 该果蔬消毒剂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禽流感病毒H6N1亚型广泛存在于水禽和陆禽,是最常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遗传分析表明该病毒可能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的前体。随着病毒基因的持续进化,H6N1可跨种间屏障传播至哺乳动物,其对于哺乳动物小鼠、猪和雪貂已经具有较强感染能力。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少数人H6禽流感病毒抗体阳性,2013年5月,我国台湾出现全球首例人类感染H6N1亚型流感病毒。因此,H6N1病毒宿主范围不断扩大,在这些宿主内可发生病毒基因突变、基因重配,进而演变为具有感染人类潜能的新变异株的可能。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病毒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类等方面对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6N1禽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α(enolase-α)在人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P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24例癌旁鼻咽上皮组织和90例NPC组织标本中enolase-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enolase-α在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癌旁鼻咽上皮和NP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4.4%、91.7%和52.2%,NPC组织表达enolase-α低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和癌旁鼻咽上皮(P〈0.01)。enolase-α在NPC组织细胞核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和癌旁鼻咽上皮组织(P〈0.01)。NPC患者中enolase-α表达与患者性别、组织学分类、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enolase-α蛋白表达下调与NPC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27.
乳腺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进行激素、孕激素检测,作为内分泌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指标。立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在细针穿刺新鲜涂片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中ER、PR的表达。结果:226例乳腺肿块标记成功率为88.05%(199/226),ER/PR阳性率为41.21%(82/199)。其中ER、PR的阳性表达为:乳腺小叶增生37.69%(49/130),纤维腺瘤48.65%(18.37),乳腺癌48.6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中间入路五孔法。沿肠系膜上静脉(SMV)表面用超声刀切开后腹膜,暴露SMV。紧贴SMV主干离断回结肠动静脉,在右结肠动脉根部将其结扎切断。游离出结肠中动静脉脉主干、Henle’干、副右结肠静脉(SRCV)和胃网膜右静脉(RGEV)。结扎切断结肠中动静脉右支,解剖出胃网膜右动脉(RGEA),胰头前切开横结肠系膜前叶进入小网膜囊。依次在根部结扎切断SRCV、RGEV及RGEA。沿Todlt’间隙将右半结肠系膜掀向右侧腹,切断部分回肠系膜,沿右结肠旁沟切开侧腹膜。切断胃结肠韧带,清除第6组淋巴结。切断肝结肠韧带,完全游离右半结肠,在右中腹做小切口行标本切除及吻合。  相似文献   
29.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应紧紧围绕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需求,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体系设置、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上凸显职业岗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对原发性肝癌周边手术切缘区域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术前使用常规超声检查及2D-CEUS对原发性肝癌周边区域及肝内进行观察,重点观察原发肿瘤周边≤3 cm区域有无转移灶及转移灶的造影模式,计算2D-CEUS诊断转移灶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常规超声诊断38例患者有转移灶,检出转移灶48个,其中原发肿瘤周边≤3 cm区域转移灶42个。2D-CEUS诊断46例有转移灶,转移灶共计59个,原发肿瘤周边≤3 cm区域转移灶数51个。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4例患者有转移灶,转移灶共计54个,原发肿瘤周边≤3 cm区域转移灶48个,2D-CEUS诊断符合率94.1%。2D-CEUS诊断转移灶的特异度85.71%、准确性90%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转移灶的特异度54.54%、准确性76.67%(P0.05);2D-CEUS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91.30%与常规超声的灵敏度89.47%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D-CEUS可以观察到原发性肝癌肝内转移灶的增强特征,可明确病灶位置、大小、数目及血流灌注情况,为术前手术选择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有较高的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