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观察胰岛素治疗对心肌梗死大鼠(myocardial infarction,MI)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Sham)组(n=6)、生理盐水(NS)对照组(n=14)及胰岛素(ISL)治疗组[n=14,缺血20 min后,通过尾静脉以4 ml/(kg·h)的速率输入50 U/L ISL 2 h,并在缺血后1周内,每日皮下注射0.5 U/ml胰岛素1 ml/kg体质量]。分别于术后1周和4周,行心脏超声心动图(UCG)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氯胺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和4周时,对照组的LVEF值较Sham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ISL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LVEF显著升高(P<0.05,P<0.01)。与Sham组相比,对照组心肌胶原的含量升高,ISL治疗组可使胶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1周时,对照组的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增加,经ISL治疗后,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明显下降(P<0.05);4周时,对照组Ⅰ/Ⅲ型胶原的比值增加,而给予ISL治疗后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无明显差异。结论:MI后大鼠心肌非梗死区组织出现胶原重构,ISL可影响该过程中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比值,从而起到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环腺苷酸-蛋白激酶A(cAMP-PKA)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180 ~ 220 g,2.5 ~ 3.0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溶媒)0.5 ml,2h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H89溶媒)0.5 ml;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组(ALI组)股静脉注射10 mg/kg LPS 0.5 ml,2h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 H89+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组(H+ALI组),股静脉注射10 mg/kg LPS 0.5 ml,2h后皮下注射5 mg/kg H89 0.5 ml; H89组(H组)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2h后皮下注射5 mg/kg H89 0.5 ml.静脉注射LPS后6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肺组织含水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和PKA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1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ALI组和H+ALI组肺组织含水量和病理学评分升高,肺组织PKA、HO-1和HO-1 mRNA表达上调(P<0.05),H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I组比较,H+ALI组肺组织含水量和病理学评分升高,肺组织PKA、HO-1和HO-1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HO-1表达上调的机制与cAMP-PKA信号通路活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3.
<正>患者女,49岁,偶然中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余,无疼痛不适。专科检查: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大小约1.5 cm×1.5 cm肿物,质地韧,边界清楚,活动度稍差,无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未见改变,无"橘皮"样改变。超声提示:右乳内上象限1点钟方向可见一个肿块图像,大小约14 mm×12 mm,距表皮8 mm,距乳头53 mm,形状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内部为囊实混合回声,分布不均,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面部软组织变化的特征。方法选择在江苏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14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拍摄3dMD,利用3dMD vultus软件对颌面部软组织进行重建,然后选取面部软组织有代表性的17个三维标志点并测量线距和角度,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面凸角、鼻唇角、颏唇角、上唇长度,鼻翼宽度及鼻基底宽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3dMD提供了三维测量软组织的一种方法。②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面型改善。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术中电针刺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筛选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186例,随机分成两组:针刺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行双侧神门穴、内关穴、百会穴及 印堂穴电针刺激治疗,留针通电刺激至术毕。对照组,浅刺激神门、内关、百会及印堂穴非穴位点,无有效电流输出,留针至手术结束。入组患者在连续3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检测S100β蛋白浓度。采用 谵妄评定方法(CAM)或者CAM-ICU评定两组患者从入恢复室至术后5 d内是否发生谵妄,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睡眠质量。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分别为 7.0%和1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 d疼痛N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术后连续5 d睡眠质量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UDay1=4 518.5,UDay2=4 296,UDay3=4 247.5,UDay4=4 134,UDay5=4 055.5,均P<0.05)。此外,对照组术后24 h S100β浓度显著上升。结论:虽然术中电针刺不能显著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但能明显改善术后5 d睡眠质 量,这种改善可能与通过降低S100β蛋白介导的脑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血乳酸(LAC)辅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判断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ICU病房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存活,n=82)与预后不良组(死亡,n=18)。收集两组治疗前基础资料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感染部位、饮酒史、吸烟史、APACHEⅡ评分及LAC水平,再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APACHEⅡ评分及LAC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分析证实,年龄、APACHEⅡ评分及LAC水平均能用于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886、0.884(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73岁、APACHEⅡ评分≥13分、LAC≥9.145 mmol/L为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预后受到年龄、APACHEⅡ评分、LAC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对其予以密切的关注,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在破骨细胞(0C)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影响.方法 PCR检测小鼠LAIR-1(mLAIR-1)分子在体外诱导OC生成过程中mRNA水平的变化;重酒石酸盐抗性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OC的数量;Coming Osteo Assay surface检测OC骨吸收陷窝的形成;ELISA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型LAIR-1(sLAIR-1)与疾病的炎症状态和活动度是否相关.结果 PCR结果显示在OC形成过程中,LAIR-1 mRNA显著降低;TRAP染色和骨吸收陷窝实验均显示加入mLAIR-1单克隆抗体后,OC数量明显减少.RA病人类风湿因子高低水平组之间的血清sLAIR-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LAIR-1分子可能参与了OC的发育过程,并且与RA疾病的炎症状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HOXC9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9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OXC9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RT-qPCR检测HOXC9在肝上皮细胞THLE-3、HCC细胞系HepG2...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非洛地平的LC-MS/MS法,研究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HC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甲酸溶液(83:17)和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 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 μL;质谱条件:电喷雾正离子化,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非洛地平和内标西尼地平的选择性反应检测离子分别为m/z 384.0→338.1和m/z 493.0→375.1.20名中国成年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自身双交叉试验设计,先单剂量空腹口服5 mg非洛地平缓释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并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0~72 h);随后进行多剂量试验,2组受试者连续8d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 mg,qd),于第8d服药后按单剂量试验中的采血方案在各时间点采集血样.对采集的所有血样进行血浆分离及处理,采用建立的LC-MS/MS法测定非洛地平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分析方法学评价:非洛地平血药浓度在0.025~1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均良好,且无明显基质效应.药动学评价:受试制剂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29±0.49)和(1.26±0.48) mg·L-1以及AUC0-72 h分别为(21.2±5.0)和(20.1±7.9)mg·h·L-1,均与参比制剂无显著差异(P>0.05);与单剂量给药相比,2种制剂经多剂量给药后的稳态Cmax、Tmax和AUC值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建立的LC-MS/MS法专属、灵敏、准确,可满足非洛地平缓释片的药动学研究要求;非洛地平缓释片多剂量给药,不会导致体内药物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