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头针治疗中风病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风病多见于老年人 ,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为了探讨治疗中风病的有效途径 ,推广应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 ,笔者进行了头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标准[1] ,中华医学会第 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 ] ,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一般资料 :33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6 4 73± 7 6 2岁。经CT诊断为脑梗塞者 2 1例 ,脑出血者 8例 ,混合型者 4例 ;中医诊断分型中经络者 32例 ,中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时效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注射组及综合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颈夹脊、风池、曲池、肩髑等穴,注射组取复方当归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以上穴位。综合组联合2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MPQ疼痛询问量表(MPQ)评分。结果:治疗后0.5、2及6h时3组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缓解,MPQ评分明显下降(P〈0.05)。综合组及时缜痛时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及注射组,针刺组与注射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临床实用性强、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丰隆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3-09/2005-12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丰隆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2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组眼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0.10),(2.93±0.11)mmol/L;(1.15±0.03),(1.87±0.06)mmol/L;电针丰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0.11),(3.71±0.10)mmol/L;(1.22±0.04),(1.39±0.06)mmol/L,P<0.01演。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d,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结论:电针丰隆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4年3月~2003年12月,我科采用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患儿70例,并与口服西药泰必利做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丰隆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隆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穴.目前,国家中管局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穴典>腧穴主治临床研究项目已将丰隆穴纳入首批招标的36穴之中,笔者将有关丰隆穴古籍记载及近10年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关系密切,防治上述疾病对治疗和预防血脂异常有重要意义.目前,调血脂药物发展迅速,但在临床运用时受到一定限制,而非药物疗法则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具有极好的临床前景.近来,针灸疗法治疗血脂异常,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笔者就近5年来,针灸调脂作用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呃逆古代称之为"哕",指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无法自制的病症,部分患者病程较长,极度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西医并无特效疗法。张唐法主任医师采用辨证论治,结合《黄帝内经》相关论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of acute gouty arthritis (AGA) respectively by electroacupuncture (EA) with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oral intake of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of AG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ree groups, 24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EA 100 Hz; Group B with EA 2 Hz; and Group C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analgesic effect, initiating time and sustaining time of analgesia were observed and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was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nitiating time of analgesia was shorter while the sustaining time of analgesia was longer in Group A and B than those in Group C (all P〈0.01). The efficacy of analgesia was higher in Group B than that in Group A , and a better effect was shown in Group B in reducing serum uric acid level than that in Group A (P〈0.01), which was near that in Group C (P〉0.05). Conclusion: EA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GA, and low frequency (2 Hz) EA showed a better efficacy.  相似文献   
19.
电针加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尹莹  张红星  张唐法 《中国针灸》2005,25(10):683-685
目的:观察电针加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取足三里、丰隆、阿是穴)、西药组(口服消炎痛、痛风利仙)和针药组(电针加西药)3组,并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然后进行3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药组、电针组和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5%、90.0%、86.7%,其中针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电针组、西药组;3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尿酸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其中针药组对血尿酸下降程度较电针组、西药组明显.结论:电针加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毛红蓉  张唐法 《中国针灸》2005,25(8):597-598
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又名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以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舞蹈样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