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透析期间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分为两组,其中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归为发生组(49例),将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患者归为未发生组(5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与未发生组比,发生组患者BMI水平、合并糖尿病占比、透析时长24个月及以上占比、存在心脑血管事件史占比、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舒张压、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24个月及以上、存在心脑血管事件史、血红蛋白水平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均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3、2.092、2.147、1.018、1.039,均P<0.05)。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及其对海马齿状回、侧脑室室下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动物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处理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由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ACO)制成.BrdU标记增殖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BrdU免疫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脑区在不同时间段的nNOS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大脑皮层、纹状体与尾壳核和海马均有nNOS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对照组缺血侧各脑区内,n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并随时间延长而递增.川芎嗪处理组大脑皮层、纹状区与尾壳核nNOS表达1、3 d组比对照组同时段表达降低(P<0.05).川芎嗪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在侧脑室室下区(SVZ)缺血再灌注1、3 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处理组BrdU阳性细胞在海马齿状回(DG)缺血再灌注3 d、7 d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缺血后脑组织内早期nNOS的表达,对缺血后脑组织具有早期保护作用,并能促进SVZ和DG神经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青蒿鞣质 (CTA)抗单纯疱疹病毒 2型 (HSV- 2 )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 (CPE)抑制法和MTT法 ,以阿昔洛韦 (ACV)为阳性对照药物 ,研究青蒿鞣质在体外对HSV -2的直接杀灭、病毒感染阻断、不同时间感染后的CPE抑制效果。结果 CTA对病毒具有明显的直接杀灭作用 ,可以阻断病毒的吸附过程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 ,而且CTA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受病毒吸附时间的影响很小 ,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物无环乌苷 (ACV)相当。结论 CTA体外抗HSV 2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笔者通过对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法的培训心得进行梳理,如实记录并分析了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访学期间对于美国高等医学精英教育的感受和理解,并结合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对美国高等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的形成及体现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中国高等医学精英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医学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启示及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紫癜性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肾病综合征9例(30.0%),位居首位,其次蛋白尿与血尿型8例(26.67%),尿检正常型5例(16.67%),孤立性蛋白尿或血尿型4例(13.33%),血尿加肾病综合征型3例(10.0%),另外肾炎综合征型1例(3.33%)。同时合并 IgA、IgM、IgG 沉积患者在病理类型上与单纯 IgA 沉积患者比较程度更深。结论单纯的 IgA 沉积类型,则其病理改变往较轻,如果患者为 IgA 合并有 IgM 沉积,或者同时为 IgA、IgM、IgG 沉积,则患者的病理改变往往较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细胞内信号的转导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HK-2细胞。予不同浓度的p38MAPK通路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预孵育细胞30min后,再加入IL-18共同培养。应用RT—PCR方法检测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方法测定细胞胞浆中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SB203580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18诱导的HK-2细胞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IL—18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作用:p38MAPK通路可能是调控IL-18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血清IL-6及IFN-γ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FM1小鼠感染模型,清暑解表方高、中、低剂量分别给药,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且IFN-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暑解表方高剂量可降低血清中IL-6的含量,高、中剂量能升高IFN-γ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暑解表方可能通过调节IL-6及IFN-γ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预测和分析空肠弯曲菌(CJ)细胞扩张毒素(CDT)cdtA、cdtB、cdtC蛋白的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为CJ疫苗研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PCR扩增cdtA、cdtB、cdtC基因,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对重组质粒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cdtA、cdtB、cdtC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Chou-Fasman法、Ganmier-Robson法和Karplus-Schulz法预测该蛋白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方案、Emini方案和JamesonWolf方案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克隆的cdtA、cdtB、cdtC基因全长分别为874bp、913bp、711bp。发现cdtA的840-32bp序列完全与标准株NCTC11168的1-807bp序列一致,cdtB的841-42bp序列完全与标准株NCTC11168的1-798bp序列一致,cdtC的667-96bp序列完全与标准株NCTC11168的1-570bp序列一致。cdtA第11~44和54~90区段,cdtB第5~70、78~112、137~187区段,cdtC第119~140和145~193区段及其附近可能是CJ-cdtA、cdtB、cdtC蛋白的B细胞表位优势区。结论成功扩增空肠弯曲菌O∶19菌株cdtA、cdtB、cdtC基因,测序表明与标准株序列高度同源,已有文献证明cdtA、cdtB、cdtC基因在不同CJ菌株中高度保守,符合疫苗候选抗原的基本特征;预测出cdtA、cdtB、cdtC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优势区,这将为CJ新型疫苗的设计和单克隆抗体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9.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神经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峰  刘勇 《医学综述》2009,15(22):3386-3389
谷氨酸作为成熟的神经元中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影响神经发生,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总结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分类、分子结构和各亚型突触分布,以及各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对神经发生的作用和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扬中地区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舌苔与土壤菌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例上消化道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苔和自留地土壤,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菌群多样性、菌群结构、共生关系等。结果:舌苔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低于土壤,菌群组成显著不同。舌苔与土壤之间有17个分类单元(1门、2纲、3目、3科、4属和4种)显著相关。然而,舌苔与土壤菌群预测功能中脂质运输与代谢、翻译后修饰-蛋白翻转-蛋白伴侣、信号转导机制、防御机制等均为显著负相关,胞内运输-分泌-囊泡运输为显著正相关。结论:舌苔与土壤菌群存在相关性,土壤菌群可能是扬中地区上消化道癌地域性高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