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在较早期即可伴随肿瘤标志物的改变,检测其含量的变化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对头颈肿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利用蛋白质组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将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对云南省边境地区1989~1994年流动人口的疟疾进行了监测与防治。共登记1032832人次流动人口,其中123404人次接受假定性治疗,193459人次预防服药,6309人次病人接受正规治疗。疟疾流行率从1989年的188.67/万人次降到1994年的59.47/万人次。平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恶性疟比例分别为8.35%和30.81%,以老挝、缅甸和越南边民的最高(21.49%和57.66%),其次为内地到边境者(12.33%和30.36%),再次为本省出入境边民(10.64%和30.48%),第4为流到外县者(5.04%和25.06%),下坝生产者最低(2.48%和14.98%)。平均原虫率及其恶性疟比例分别为3.91%和29.62%,老挝、缅甸和越南边民的最高(6.75%和46.42%),其次为内地到边境者(4.92%和31.11%),再次为本省出入境边民(2.60%和27.23%),第四为下坝生产者(2.02%和28.08%),流到外县者最低(1.09%和21.66%)。老挝边民的上述指标高于缅甸边民,后者高于越南边民。  相似文献   
103.
云南省肠道蠕虫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1990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在云南省绥江、马龙、通海等28个县、103个点,共发现人体肠道寄生虫25种,总感染率为76.26%。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9.26%、27.29%、19.30%和2.69%。滇东、西、南、北、中的总感染率分别为76.10%、80.70%、81.06%、75.34%和70.83%。为了解云南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现状,于2001~2003年对云南省10县(市)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105.
云南湄公河流域上游河谷地区疟疾媒介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蚊媒季节消长、嗜血习性、叮咬行为和疟疾子孢子率以研究出它们在云南湄公河上游河谷地带传疟作用的关系。方法村内采取诱蚊灯和人工诱捕方法捕蚊;现场采取显微镜解剖蚊虫的方法观察唾腺子孢子,实验室采用ELISA技术检测蚊虫体内环子孢子蛋白(CSP)。结果村内共捕获16种按蚊。现场显微镜解剖7种按蚊,1010只经产蚊中,发现了7只唾液腺感染子孢子;ELISA方法检测现场捕回的8种按蚊,5154只各龄期蚊中,发现11只环子孢子蛋白阳性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多斑按蚊子孢子阳性率(包括ELISA环子孢子蛋白阳性和镜检唾腺子孢子感染蚊)分别是0.37%、0.22%、0.32%,昆虫接种率分别估算为9.82、3.97、2.69。这些蚊媒叮咬活动起始于黄昏,并整夜有活动,但微小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于于夜,中华按蚊和多斑按蚊的高峰则在21:00之前。它们的人血指数都在80%以上。结论以上结果显示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多斑按蚊是湄公河上游河谷地带的重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批质量保证二次抽样法(DLQAS)在抗疟药对恶性疟疗效监测中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在现场按WHO推荐的28 d体内法氯喹疗效评估方案收集病例,给予氯喹治疗,判定治疗失败与否,比较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与DLQAS法对疗效判定的结果,评估和比较对样本量的需求. 结果传统方法调查到治疗失败率为40.7%,DLQAS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调查到治疗失败率均大于WHO推荐换用药物治疗失败率上限25%;DLQAS法的样本量比传统的流行病学横断面抽样方法少. 结论 DLQAS的现场调查治疗失败判定结果同传统流行病学方法,且样本量小、快速,适用于对抗疟药治疗恶性疟疗效监测的现场评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观察蚊媒季节消长、嗜血习性、叮咬行为和疟疾子孢子率以研究出它们在云南湄公河上游河谷地带传疟作用的关系. 方法村内采取诱蚊灯和人工诱捕方法捕蚊;现场采取显微镜解剖蚊虫的方法观察唾腺子孢子,实验室采用ELISA技术检测蚊虫体内环子孢子蛋白(CSP). 结果村内共捕获16种按蚊.现场显微镜解剖7种按蚊,1 010只经产蚊中,发现了7只唾液腺感染子孢子;ELISA方法检测现场捕回的8种按蚊,5 154只各龄期蚊中,发现11只环子孢子蛋白阳性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多斑按蚊子孢子阳性率(包括ELISA环子孢子蛋白阳性和镜检唾腺子孢子感染蚊)分别是0.37%、0.22%、0.32%, 昆虫接种率分别估算为9.82、3.97、2.69.这些蚊媒叮咬活动起始于黄昏,并整夜有活动,但微小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于子夜,中华按蚊和多斑按蚊的高峰则在2100之前.它们的人血指数都在80%以上. 结论以上结果显示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多斑按蚊是湄公河上游河谷地带的重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108.
ELISA检测云南按蚊环子孢子蛋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疟疾媒介按蚊环子孢子蛋白(CSP),评价ELISA用于云南疟疾媒介按蚊传疟效能调查的可行性。 方法 现场捕获疟疾媒介按蚊经产蚊,每只蚊镜检3叶唾腺子孢子感染率,ELISA检测另3叶唾腺CSP;用含间日疟原虫配子体的患者血人工喂饲微小按蚊,11d后同法镜检唾腺子孢子感染率及ELISA检测唾腺CSP。在种植场捕获8种按蚊(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多斑按蚊、迷糊按蚊、可赫按蚊、带足按蚊、菲律宾按蚊和须喙按蚊 )各龄成蚊,ELISA检测唾腺CSP。 结果 ①现场捕获经产蚊1010只,镜检唾腺子孢子阳性7只,阳性率为0.69%;ELISA检测唾腺CSP阳性8只,阳性率为0.79%;其中6只蚊两项检测均为阳性,阳性率为0.59%。两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人工感染36只微小按蚊,镜检唾腺子孢子阳性27只,阳性率为75.0%;ELISA检测唾腺CSP阳性29只,阳性率为80.6%;其中有26只蚊两项检测(Pv2 10CSP)均阳性,阳性率为72.2%。两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种植场捕获8种按蚊各龄成蚊4675只,ELISA检测唾腺CSP阳性11只,阳性率为0.24%;其中Pv210阳性9只,Pf2A10阳性2只;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和多斑按蚊ELISA检测阳性  相似文献   
109.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云南省不同抗疟措施在控制疟疾发病率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流行季节预防服药与1986-1995年疟疾发病率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现症病人治疗,再次为杀虫剂喷洒受益人数,休止期有疟史者治疗,休止期全民治疗,以及杀早剂浸帐腔益人数,提示在云南控制发病率应重点抓好健康人群保护、现症病人治疗和杀虫剂滞留喷洒。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392人,死亡125人;镇康县出境调查组及援缅医疗队在果敢县血栓现症及恢复期病人9例中,恶性疟原虫阳性5例;在3个病区血栓发热病人及部分村民151人,阳性率41.7%,其中恶性疟占71.43%(45/63),证实境外突发疫情系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境内镇康、沧源、耿马3县2003年11月疟疾疫情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536.67%、156.67%和38.89%,并在14个村出现疟疾点状爆发。结论 缅甸发生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已经波及云南境内;边境地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切实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疟疾防治进行规范管理是云南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