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异丙酚静脉麻醉期间利多卡因临床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全麻下恒速输注不同速率利多卡因时机体吸收、分布、代谢情况。方法选择18例异丙酚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麻醉稳定后随机输注利多卡因0.15 mg·kg~(-1)·min~(-1)(组Ⅰ,n=9)或0.20 mg·kg~(-1)·min~(-1)(组Ⅱ,n=9)。利多卡因注药后和停药后不同时间分别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法检测利多卡因血浆浓度,DAS软件包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利多卡因注射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用开放性二室模型描述,2组患者利多卡因药动学参数除AUC_((0-65))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2α)为(2.701±2.346)min,t_(1/2β)为(53.508±25.111)min,V_1/F为(0.251±0.151)L·kg~(-1),EL为(6.704±5.098)mL·min~(-1)·kg~(-1),k_(10)为(0.019±0.005)·min~(-1),k_(12)为(0.038±0.023)·min~(-1),k_(21)为(0.195±0.158)·min~(-1)。t_(1/2α)、t_(1/2β)、V_1、CL、k_(10)、k_(12)、k_(21)的RSD分别为86.85%、46.93%、60.10%、76.04%、26.07%、60.55%和80.80%。结论临床应用利多卡因不同输注速率对药动学无明显影响。与异丙酚联合用于全麻患者时利多卡因参数个体差异较大,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时间触发系统和ATmega128微控制器开发嵌入式系统软件的运用。方法:利用ATmega128微处理器的最小系统结构设计了一种根据时间触发概念开发的多任务系统。结果:时间触发式系统可以将控制精度控制在ms级,保证系统对键盘输入响应灵敏快捷。结论:利用该系统设计的软件实时性好,适用于小型实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长期口服避孕药妇女血脂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长期服用避孕药(OC)对妇女血脂变化的影响,选择长期口服OC的妇女及正常妇女各100名, 对其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HDL/TC、HDL/TG、HDL/LDL 比值以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OC组在TC、TG、HG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在HDL/TG比值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长期口服OC对妇女血脂有一定的影响,但两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咪唑安定靶控输注时镇静深度的预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 (MDZ)靶控输注镇静时目标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与脑电指标双频指数 (BIS)、95 %边缘频率 (95 %SEF)预测镇静深度的临床价值及MDZ在区域麻醉靶控输注镇静中的适宜目标浓度。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14例 ,以血药浓度作为靶控输注目标浓度。第一阶段靶浓度为 5 0ng/ml,继以 5 0ng/ml浓度梯度递增 ,每一阶段维持 15分钟 ,至镇静评分 (OAA/S评分法 )达 1分后停药 ,观察并双盲记录目标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BIS、95 %SEF、血液动力学和镇静评分各指标至患者清醒 ,用Spearman’s等级相关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镇静起效期(0AA/S5~ 1)OAA/S与BIS、95 %SEF、目标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735、0 4 15、- 0 4 87和 - 0 6 89(P值均 <0 0 0 1)。镇静恢复期 (0AA/S1~ 5)分别为r =0 6 14、0 2 94、-0 5 5 1和 - 0 4 97(P值均 <0 0 1)。不同镇静评分时各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血液动力学指标未见与镇静评分相关。结论 MDZ靶控输注镇静时 ,目标血药浓度、效应室浓度、BIS和 95 %SEF均可用于镇静深度的预测 ,镇静评分与BIS相关最好 ,镇静深度宜维持在OAA/S评分 2~ 3分 ,目标血药浓度 10 0ng/ml左右 ,BIS在 77~ 81之间。  相似文献   
15.
1986年 Reiestad 和 Stromskag 首次提出胸膜内注射局麻药后,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治疗胆囊、肾等腹部手术的术后镇痛,并证明单侧胸膜内阻滞对胃、多处肋骨骨折和主动脉等术后镇痛有效。本  相似文献   
16.
张兴安 《西部医学》2005,17(6):670-670
病例男,73岁.因腭部粘膜溃疡疼痛1+月,于2005年3月7日门诊“上腭洞穿缺损”收入院治疗.查体:患者一般状态好,心肺及腹部未查及异常,有高血压病史,小三阳,面部左右对称,比例协调,面颈部皮肤无改变,开闭口正常,口内部分牙缺失,软腭正中可见一软组织洞穿缺损,与鼻腔相通,缺损正中有肉芽组织形成,边缘呈鼠噬状,周围组织较软,压痛,无明显特殊气味,双侧颌下及颈部未扪及淋巴结肿大,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与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例面部痤疮后红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例,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治疗;B组:10例,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个疗程30d,共治疗3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A组的治疗效果优于B组,VAS视觉评分表明,A组的疼痛度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评价,A组显著优于B组。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紫癜反应,均在数小时至数天消失。结论:应用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与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均安全、有效,但532nm钾钛磷酸盐激光效果、疼痛程度和满意度优于595nm脉冲染料激光,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电子技术、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广泛渗透到科学研究、工程、军事、医疗设备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设备升级改造通过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可更加智能化。以往静脉麻醉常采用分次静注或恒速滴注,血药浓度、麻醉深度很难控制,TIAC-I型静脉麻醉控制仪就是为了克服以上两种静脉麻醉方法的缺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约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他部位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多见于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静脉、膀胱等部位.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临床出现陈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含量骤减等可使血压显著降低,甚至可引起死亡.麻醉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发生[1].现将1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围术期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谭小尧  张兴安  罗智宇  李果 《西部医学》2012,24(11):2165-2167
目的探讨应用长庚手术法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长庚手术法功能性修复60例单侧唇裂患者,通过对比健患侧测量数据,分析术后鼻唇部结构的对称性、主观评价患者上唇动静形态,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60例患者,59例创口Ⅰ期愈合,1例患儿抓伤致创口Ⅱ期愈合。患侧唇的高度、长度、鼻底宽度与健侧较一致,鼻翼外脚、鼻堤形态自然,患侧人中嵴较明显,红唇部形态自然、丰满,唇珠微突,鼻小柱形态好。大部分患者术后健患侧各项测量指标对称率(即健侧/患侧的比值)位于0.91~1.10之间,接近正常人,各主观评价项平均得分均大于8分,整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长庚手术法功能性修复单侧唇裂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及形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