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医药卫生   7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702.
医药产品需通过科学监管保障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中药产品的供给充满新期待,中药监管政策改革创新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大力推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监管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包括新注册分类标准符合中药的特点、鼓励经典名方和院内制剂开发、鼓励证候类中药研发、逐步完善“三结合”证据体系等。但面对新时代中药发展难题,还需完善科学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基于经典名方的中药注册管理办法,加快完善中药配方颗粒标准体系,形成鼓励支持中药二次开发的管理办法。中药科学监管方面要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统筹考虑监管政策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让科学监管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03.
方舱医院具有建设快、规模大、成本低等优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增长导致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提供了条件保障。2020年初张伯礼院士和刘清泉教授主动请缨建立全国第一个中医方舱医院,为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载体,使中医药的疗效优势得以彰显。中医方舱医院运行期间共收治564例患者,实现了零转重、零死亡,在中国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第九版诊疗方案提示方舱医院治疗是未来防疫的重要阵地,中医方舱医院“零转重”的经验对于快速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系统介绍中医方舱医院的建设标准、基础设施、管理经验、治疗模式和运行成效,以期为新形势下的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4.
705.
改良生肌玉红膏系王宝泉教授经验方(以紫草、血竭、乳香、没药、甘草等为主要成分),笔者自1992年至今,应用该方治疗90例外伤性软组织创伤性感染,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06.
越南与中国各个朝代传统医学均起源于上古时代,其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均历经千年而不衰,两者之间的 交流历史悠久,贯穿古今,而当今两国政府均重视传统医学继承和发展,制定并实施全方位发展策略,传统医学和西医两种不同医学体系并存.另外越南传统医药亦有其独特之处,如当地盛产大量优质价廉的药用植物,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亦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707.
昝树杰  王凯  李霖  杨丰文  江丰  张晗  张伯礼 《中医杂志》2023,(17):1729-1733
药对作为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是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其配伍理论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和方剂组成的核心内涵。同时,作为临床治疗疾病、证候和症状的关键药物组合,药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治疗疾病的特色优势。梳理并总结出“气味相求”是药对配伍的理论发端,增效减毒是药对配伍的核心目的,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辨治思想是药对配伍的主要依据,针对性和灵活性是药对配伍临床应用的关键要点,以期为药对的临床使用和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08.
709.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探讨中医药辨治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病-疗效-用药、证-疗效-用药、症-疗效-用药规律。方法 建立中医诊疗信息数据库,在维持原西医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中医专家辨治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过程进行1~2周的跟踪和记录。统计治疗前纳入患者的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分布,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并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50%为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病例。治疗前后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包括五维健康描述系统(EQ-5D)评分、视觉模拟(EQ-VAS)评分]评价患者健康状况,并以治疗后EQ-VAS评分改善率>10%为有效病例。选取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胸痛并记录发作情况进行中药联合应用的效应分析。结果 纳入2046例患者,其中2003例患者有明确的证候要素诊断,1998例患者有明确的证候类型诊断,1953例患者有完整中医证候积分数据,1954例患者符合EQ-5D评分分析标准,1906例患者符合EQ-VAS评分分析标准,1826例患者有胸痛发作次数记录。治疗前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前三位为血瘀(1793例、89.5%)、气虚(1651例、82.4%)、痰浊(1428例、71.3...  相似文献   
710.
对2022年10月之前发布的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诊疗指南/共识共80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指南/共识根据内容可分为疾病诊疗指南/共识50部(62.5%)、中成药应用指南/共识30部(37.5%);28部指南/共识报告了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分级标准,包括指南21部、共识7部;由单一机构支持或发布45部,由多机构支持或发布32部;在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6部,标注基金资助34部,声明利益冲突30部。通过对全部指南/共识内容的梳理,发现该领域中医药诊疗指南/共识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体现在涉及病种不断拓展、辨证分型持续优化、干预手段多元综合、中药推荐精准细化、循证原则得到重视、制定过程愈加严谨。提出在心血管疾病中医药诊疗指南/共识的制定工作中,要兼顾中医药特色和循证医学原则,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