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子,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中心地位已经确立.临床上已经开始关注其对冠心病患者的检出率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2.
目的和方法:通过测定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探讨了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损伤机制与脂质过氧化及钙离子超负荷的关系。结果:中毒心肌细胞培养基中LDH释放量由250.2增加到853.7μmol/L,SOD活力由257.55(U/mg·pro)下降到185.88(U/mg·pro),丙二醛(MDA)含量由1.409(nmol/mg·pro)增加到1.638(nmol/mg·pro),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由240.18(nmol/L)增加到1460.40(nmol/L);阿霉素中毒早期仅有〔Ca2+〕i升高;中毒4h后出现脂质过氧化、心肌损伤加重及〔Ca2+〕i的进一步升高;结论:心肌细胞内〔Ca2+〕i早期增高是心肌损伤的始动环节,脂质过氧化与其诱导的〔Ca2+〕i进一步超负荷之间的恶性循环是心肌损伤加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24.
洋地黄类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其治疗量和中毒剂量相当接近,因而临床医生热衷于寻找对心衰更为有效药物.近年来,生脉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源性休克获得较好疗效[1~3].本文分析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的疗效,并与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常规治疗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5.
<正>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银杏树叶主要含黄酮甙类和银杏苦内酯,其药理作用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循环.本文用上海黄山制药厂研制的银杏叶提取剂——脑恩片,观察了25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和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三组:ACS组(Ⅰ组,n=37)、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轻度以下夜间低氧血症组(Ⅱ组,n=36)、ACS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度以上夜间低氧血症亚组(Ⅲ组,n=37).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各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进行分析,并以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组间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三组在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颈动脉斑块数明显增多(P<0.01);Ⅲ组比Ⅱ组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总斑块数、软斑块数显著增多(P<0.01),混合斑块数、硬斑块数也明显增多(P<0.05);Ⅱ组和Ⅲ组中颈动脉IMT及斑块数量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成负相关;Ⅱ组与Ⅰ组Gensini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结论 夜间低氧血症对AC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28.
研究证明,与非高龄冠心病患者比较,PCI术同样适用于高龄冠心病患者[1],但是,高龄患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9.
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心衰 )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 (生脉注射液治疗组 5 0例和对照组 3 0例 )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2例 ,好转 2 0例 ,有效率 84% ;对照组显效 8例 ,好转 10例 ,有效率 60 %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 (CO)、心搏量 (SV )、心脏指数 (CI)、射血分数 (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D % )、心室壁增厚率 (△T)均明显增加 ,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 (P <0 .0 5 )。此外 ,治疗组全身血管阻力 (SVR )明显降低 (P <0 .0 1)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30.
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钙离子调节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Fura-2/AM荧光标记同位素~(45)Ca~(2+)负载示踪法测定了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及肌浆网摄钙功能,探讨了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内钙调节功能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维拉帕米预处理10min后,阿霉素对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及钙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阿霉素作用早期(10min)能够增加心肌细胞外钙的快相内流,使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肌浆网摄钙量也有轻度增加,阿霉素作用60min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45)Ca~(2+)总量增加,而肌浆网对~(45)Ca~(2+)的摄取明显减低,细胞浆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维拉帕米预处理组,维拉帕米部分阻断了阿霉素对细胞内钙的调节作用.结果提示,阿霉素通过增加心肌细胞钙内流速度和抑制肌浆网摄钙量,导致心肌细胞钙过负荷,进而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