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目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主要有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合近几年中药钩藤及其复方制剂治疗此类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钩藤在今后的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2.
马桂琴教授认为,痰瘀胶结伤筋损骨,筋伤则筋纵不能自收持,骨伤则骨痿是风湿病临床中痹痿同病的根本病机。马教授认为,因痿致痹以补为要,因痹致痿以通为要,"痹痿同病"均可见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亏,均要佐以补虚扶正,补脾益肾以固根本。马教授认为,凡病不论病位浅深,病程长短,均有气血流通受阻,气血失和因素在内,既调畅三焦,又从六经运动的角度,调畅阴阳运动之枢机,从而提出治疗"痹痿同病"要善用柴胡剂及四逆散。马教授还重视调和营卫,常运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393.
目的整理古今文献中灸法治疗卵巢早衰(POF)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现代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古籍文献检索范围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录》《中医文献学》推荐妇科相关文献及针灸文献为主,从用穴归经、灸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最终获得现代文献23篇,古籍11部。灸疗部位现代文献主要集中在腰骶、背部、下腹部以及下肢,古籍文献主要集中在全腹部,下肢、骶部、上肢;涉及到的经脉现代文献主要在任脉、督脉、足太阳、足阳明、足太阴,古籍中文献中有足三阴经、足三阳、任脉、督脉、手少阴、手阳明,研究发现现代文献用穴范围明显少于古代,且现代取穴阳经偏多,而古籍中阴经反而偏多。 结论灸法合并其他治疗POF疗效显著,但艾灸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不明,缺少作为单一干预的临床研究证据,基础研究有限。  相似文献   
394.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结合综合护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同时增加综合护理环节既可以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又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5.
何佳  黄睿  周东  赵璧  张亚男 《华西医学》2012,(6):855-858
目的比较5种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对成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单药治疗的保留率。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354例确诊为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分别采用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加巴喷丁5种药物进行单药治疗,对其5种药物的6、12个月保留率进行比较。结果 5种药物的6、12个月保留率分别为:拉莫三嗪90.8%、79.8%,左乙拉西坦88.0%、66.7%,奥卡西平82.1%、58.2%,托吡酯81.2%、58.0%,加巴喷丁26.5%、20.6%。6个月保留率加巴喷丁与其他4种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药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保留率拉莫三嗪与其他4种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他药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拉莫三嗪对成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单药治疗12个月保留率最高。通过对5种新一代抗癫痫药物12个月保留率比较研究,可以对临床单药治疗癫痫药物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96.
目的探讨5p缺失综合征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异常染色体的来源,对平衡型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1例5p缺失家系的患儿及父母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并对先证者母亲妊娠后进行了3次产前诊断。结果先证者核型为46,XY,del(5)(p13p15),母亲为新发生的染色体异常携带者,对其3次产前诊断准确地诊断出患病胎儿和插入携带者胎儿。结论本家系中患儿为5p缺失综合征,其5p缺失来源于母亲染色体的平衡插入,对平衡型染色体异常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能有效地避免新患者出生。  相似文献   
397.
目的通过对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外周血液检测数据的研究,动态监测H1N1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旨在初步探讨甲型H1N1患者血液学指标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本文收集黑龙江省医院2009-09~2011-01期间,确诊H1N1流感重症病例21例,对其外周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入院时,21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4.09±2.61)×109/L,随后WBC渐升高,至治疗第3 d,90%的病例WBC计数恢复正常;入院时,淋巴细胞<0.8×109/L者占71.4%(15/21),计数为0.16~0.73×109/L,平均0.51×109/L;入院治疗3 d后,淋巴细胞计数至(0.58~2.94)×109/L,平均1.07×109/L,比率至0.13~0.47,均值为0.22;入院治疗6 d后,有86%患者淋巴细胞绝对数恢复正常。其中6例患者血小板下降,占28.6%。其他细胞分类及血红蛋白无明显异常。结论白细胞降低及淋巴细胞降低可视为H1N1重症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恢复,可作为判定疗效的参考指标;淋巴细胞的降低,显示H1N1病毒严重侵害患者免疫系统,淋巴细胞的转归正常,可作为监测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指征。  相似文献   
398.
78例子宫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性分析78例子宫肉瘤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78例子宫肉瘤中癌肉瘤35例(44.9%)、平滑肌肉瘤25例(32.1%)、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20.5%)、腺肉瘤2例(2.6%)。(2)35例癌肉瘤,患者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57.3岁。肿瘤多位于宫腔内(27例,77.1%)。肉瘤成分中含有同源性成分32例(91.4%),含有异源性成分3例(8.6%)。病理分期以I期最多(21例,60%)。(3)2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年龄31-61岁,平均年龄46.2岁,肿瘤位于宫腔9例(36%),肿瘤位于肌壁间7例(28%),病理分期I期最多(17例,68%)。(4)1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8.9岁,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2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2.3岁,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例,年龄52-58岁,平均年龄54.7岁,6例宫腔内肿瘤伴有肌壁内浸润(37.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理分期I期最多(11例,68.8%)。(5)2例子宫腺肉瘤,1例患者年龄40岁,肿瘤位于子宫腔内,病理分期为I期,另1例患者年龄35岁,肿瘤位于宫颈,病理分期为II期。结论 78例子宫肉瘤中以癌肉瘤最常见,发病年龄较大,其次为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最主要的症状,病理分期以I期多见。  相似文献   
399.
目的 观察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窦组织平滑肌的影响,从ATF6/CHOP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0 mg/kg和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食4周复制DGP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红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红芪多糖药液200、100、50 mg/kg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二甲双胍药液20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每2周测定大鼠随机血糖,检测胃排空率,TUNEL染色检测胃窦组织平滑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平滑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活化转录因子6(ATF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窦组织平滑肌GRP78、ATF6、CHOP、Caspase-12、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0、2、4周血糖升高,胃排空率降低;胃窦组织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升高,GRP78、ATF6、...  相似文献   
400.
��״��Hürthleϸ������15�����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02-2006年收治的15例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病人均以发现颈部包块就诊.女性14例.术前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B超、ECT无法确诊,细针穿刺发现Hürthle细胞.术中快速冰冻均能确诊.15例中,13例为良性,其中8例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3例单纯腺叶切除,2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而行根治术;2例为恶性,均行根治手术.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应充分认识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重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对诊断很重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使病人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