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39篇
  免费   1686篇
  国内免费   754篇
医药卫生   27079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992篇
  2022年   850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873篇
  2018年   919篇
  2017年   579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1695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417篇
  2011年   1610篇
  2010年   1478篇
  2009年   1378篇
  2008年   1261篇
  2007年   1187篇
  2006年   1054篇
  2005年   976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393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生原因,为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9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9名职业暴露人员中,实习护士、临床护士、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助产士及保洁员分别占56.88%、27.52%、6.42%、4.59%、2.75%及1.84%;暴露发生部位主要为手或手指,占90.82%;暴露时发生操作以拔针为主,占47.70%;暴露源以乙型肝炎居首位,占57.80%,其次为未知暴露源,占22.02%。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建立职业暴露报告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完善防护用品,可有效防止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对我院45例直肠癌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3例,传统开腹手术组22例,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回访填写QLQ-CR38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术前评分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化疗副反应、排便问题和造口相关问题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在身体形象、未来期望和体重减轻评分具有优势(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分差距缩小。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术后短期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切除术对外周NK细胞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直肠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23例,开腹手术组22例,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NK细胞,MTT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术后第3天、第7天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外周NK细胞均比开腹手术组患者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NK细胞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切除术对外周NK细胞影响较小,不同手术方式对NK细胞杀伤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考察盐酸美沙酮口服溶液配制过程中的煮沸与否、pH值变化与盐酸美沙酮含量测定结果关联性。结果煮沸后盐酸美沙酮含量测定值升高;随pH值升高,酸碱滴定法测定值升高,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值降低。结论配制工艺条件的变化,可影响到盐酸美沙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及盆底肌锻炼,对照组只进行盆底肌锻炼,一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平均肌电压,尿失禁发生率和性生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平均肌电压及性生活满意度分别为(25.12±3.7)UV,80%分别高于对照组(24.46±4.6)UV,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尿失禁发生率(1±0.83)次/d,低于对照组(2±0.33)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婴幼儿昼夜节律的建立对其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湖南省浏阳市选择城乡各一个点作为项目点开展调查工作,共抽取2~30个月的婴幼儿156人。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婴儿睡眠问卷( BISQ)评估婴幼儿睡眠状况;同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对婴幼儿认知发育进行评估。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1.69±7.81个月(2~30个月)。男童占55.8%,智力发育指数(MDI)为88.83±11.98,运动发育指数(PDI)为90.64±13.51。女童MDI为90.84±11.93,PDI为92.56±12.82。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儿童夜间睡眠占每天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显著增加( r=0.47,P=0.000)。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各种影响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因素后,夜间睡眠比例仍然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有独立的影响,即夜间睡眠占全天睡眠比例越高,婴幼儿智力发育以及运动发育水平越好( MDI:r=0.29,P=0.000;PDI:r=0.29,P=0.000)。此外,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婴幼儿的发育也呈显著相关性,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的MDI(F=3.61,P=0.03)和PDI(F=3.29,P=0.04)都明显越高。结论婴幼儿睡眠昼夜节律,尤其是夜间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率对婴幼儿认知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多关注早期培养婴幼儿形成成熟的昼夜节律,逐步提高夜间睡眠的占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短期医护社工一体化模式心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放化疗的永久性肠造口病人105例,按病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医护社工一体化模式心理干预。使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DMSM)、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3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病人心理痛苦得分、焦虑得分、抑郁等分、生活质量中失眠得分分别为(3.04±1.84)、(6.62±4.03)、(6.18±4.11)、0.00(33.3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病人整体生活质量得分、情绪功能得分分别为75.00(16.67)、83.33(25.00)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社工一体化模式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永久性造口放化疗病人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水平,缓解病人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双相I型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分析细胞因子水平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双相I型障碍患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进行症状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IL-10、IL-23、TNF-α水平降低,IL-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水平与YMR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双相I型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明显,疾病症状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