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本文对本院近5年≥60岁的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及临床进行回顾分析,检出心律失常以房颤最多,其余依次为房性早博、室性早博、窦性心动过速及各种类型传导阻滞等,临床以冠心病最多,其余依次为肺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风心病、甲亢、糖尿病等,并对检出结果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2.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死亡率高 ,后遗症多 ,危害严重。为了解襄汾县农村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 ,为制订乙脑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山西省卫生防疫站于1999年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了 2 52名正常人的乙脑中和抗体水平。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与方法 1999年 ,在乙脑发病率居山西省中等水平的襄汾县 ,选择南辛店乡的 3个村 ,对临床健康 ,且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法 (采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制作的乙脑诊断试剂盒 )确定为非乙脑患者的 2 52名正常人 ,抽取静脉血 ,分离血清 ,按文献[1,2 ] 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测定乙脑中和抗体。1 2材料…  相似文献   
63.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无症状的小瘤在解剖时发现者更多.以良性者占大多数.包括功能细胞及非功能细胞的肿瘤,以引起闭经一溢乳综合征(prolactorrhea一amenorrhea syndrome)的泌乳素瘤最常见,其次是生长激素腺瘤及无功能性垂体瘤.本病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31~40岁之间.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含笑内酯对类风湿关节炎DBA/1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DBA/1小鼠随机分为4组: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Nor组)、诱导发病并注射甲氨蝶呤药物的甲氨蝶呤治疗组(MTX组)、诱导发病并注射含笑内酯的实验组(MCL组)和诱导发病并注射DMSO的模型对照组(Con组),用牛Ⅱ型胶原法诱导MTX、C0n和MCL组小鼠发病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在二次免疫注射24h后开始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并对小鼠体重和关节炎发病情况进行隔天观察,给药28次后停止用药,眼球取血、蛋白芯片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处死小鼠取爪子及膝盖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构建了DBA/1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各组小鼠之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炎评价显示MCL组低于Con组(P〈0.01),高于MTX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Nor组小鼠组织正常.Con组受累关节m现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增生、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坏死组织等症状,MCL组与MTX组受累关节仅出现轻于Con组的炎症细胞侵润、滑膜增生等症状;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共显示m6种细胞因子:C5/C5a、TIMP-1、M—CSF、sICAM-1、IFN-吖和BLC;Con组的类风湿关节炎小鼠中C5/C5a、TIMP-1和M—CSF表达量降低,经含笑内酯治疗的MCL组中这些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仅仅在MCL组中检测到BLC表达。结论含笑内酯对小鼠DBA/1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C5/C5a、TIMP-1、M—CSF和BLC等因子在这-过程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该市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对60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鉴定,并进行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60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264例,阳性率为43.42%;男、女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2.7%、48.4%。支原体感染主要以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为主,阳性率为83.71%。对支原体感染产生敏感性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主要包括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原始霉素。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经验用药可选用交沙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为系统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参松养心胶囊的化学成分组成,同时探讨其发挥疗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与疾病类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参松养心胶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通过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及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标准品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Mass Bank等网络数据库信息从而实现对未知物的准确快速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药物成分进行靶标预测、功能研究及疾病富集,从而阐明其主要作用机制。结果:从参松养心胶囊中共鉴定出化合物39种,基于鉴定的化学成分共得到潜在靶标190个。靶标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主要从对血管内皮、血管平滑肌、心肌、炎症以及血小板等方面,综合发挥其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清心安神的功效。结论:本研究结合UHPLC-Q-Orbitrap HRMS质谱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为参松养心胶囊的有效成分识别、质量标志物的筛选及明确其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龈沟液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β防御素3(hB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牙周炎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6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是否伴有Hp感染分为对照组(无Hp感染,105例)、Hp感染组(慢性牙周炎伴Hp感染,62例),比较两组龈沟液SFRP1、hBD3、TNF-α表达,采用Logistic、Spearman、接收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感染组SFRP1、TNF-α高于对照组,hBD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SFRP1、hBD3、TNF-α与慢性牙周炎合并Hp感染有呈正相关(P<0.05);龈沟液SFRP1、TNF-α与Hp感染程度呈正相关,hBD3与Hp感染程度呈负相关(P<0.05);SFRP1预测疗效的AUC为0.746(95%CI:0.619~0.848),hBD3预测疗效的AUC为0.785(95%CI:0.663~0.880),TNF-α预测疗效的AUC为0.697(95%CI:0.567~0.807)。结论慢性牙周炎伴Hp感染患者龈沟液SFRP1、TNF-α呈高表达,hBD3呈低表达,并与Hp感染程度有关,检测三者水平可预测临床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2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正常271例(27.1%)、异常心电图729例(72.9%)、其中心肌劳损311例(31.1%)、QRS低电压177例(17.7%)、心肌缺血38例(3.8%)、心肌梗死18例(1.8)、各类心律失常375例(37.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可忽视心脏的保护,常规检查心电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9.
计算机检测心率变异的可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广州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的心率变异性(HRV)计算机分析系统,对28例病人的24h动态心电图记录磁带进行HRV分析的可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同一记录磁带在不同日、不同人操作、不同时间段(24 h,1h,5min)前后2次HRV分析结果之间高度相关.提示广州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的HRV分析系统可靠,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冠状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心肌灌注的关系。【方法】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44例,PCI术前分别检测其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心肌钙蛋白T(cTn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并分析它们与PCI术前和术后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关系。【结果】术前TMPG0~1级患者20例,一氧化氮浓度低于TMPG2~3级患者[(44.16±7.46)μmol/L与(52.25±5.17)μmol/L,P=0.042],FMD也见降低(2.26%±1.83%与3.45%±1.43%,P=0.028),两组内皮素浓度无明显差别;术后TMPG0~1级患者12例,也可见一氧化氮降低[(42.64±8.58)μmol/L与(54.87±7.30)μmol/L,P=0.031],FMD减低(2.03%±1.25%与3.66%±1.38%,P=0.020)。【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心肌组织灌注同一氧化氮水平和FMD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提示心肌灌注差的ACS患者其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