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 年6 月1 日至2016 年12 月1 日 连续登记入院的首发青年ICVD患者236 例为观察组,107 例同期住院无神经系统疾病的青年人为对照组, 对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失眠、熬夜及相关血液化验结果进行检测,并 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观察青年ICV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 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合并高血压病143 例(60.59%)、房颤73 例(30.93%)、失眠症181 例(76.69%)、熬夜182 例 (7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间年龄、 性别、身高、体重、吸烟、饮酒、合并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合并 高血压病、房颤、失眠、熬夜为青年ICV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房颤、失眠、熬夜为青年ICVD的 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们 1 989年 2月~ 2 0 0 1年 5月 ,应用带蒂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长段阴茎部尿道狭窄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年龄 33~ 5 5岁 ,平均 39岁。 2例因年轻时向尿道内置入异物造成尿道狭窄 ,另 4例均因长期包皮炎并发尿道口狭窄 ,反复行尿道扩张致使狭窄段逐渐延长。 1例曾行尿道外口切开 ,所有患者均曾行不同次数的尿道扩张。 4例患者因点滴状排尿或尿道闭锁已行膀胱造瘘 1~ 1 6个月 ,2例患者因尿潴留急来院行膀胱穿刺造瘘。所有患者均行膀胱尿道造影证明为阴茎部长段 (即从尿道外口至…  相似文献   
13.
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再灌注,仍然是目前公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血管内取栓治疗等,有时需要对严重狭窄的责任血管进行血管成形等复杂的操作.近两年来,在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方面,诸多高质量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刊发,现对此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下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作为一种新型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应用于甲状腺癌的示踪剂,目前相关报道较少,尚存在较大研究空白。因此,本研究比较MHI和纳米炭两种示踪剂在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对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示踪剂选择。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应用MHI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应用纳米炭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Ⅵ区淋巴结示踪数和示踪率,比较两组患者Ⅵ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数目、手术前后血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和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体表注射点是否遗留印记,分析两种示踪剂效果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9例患者,失访7例,最终92例完成试验,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Ⅵ区淋巴结示踪率分别为97.1%(95% CI=95.7~98.5)和96.4%(95% CI=94.9~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Ⅵ区淋巴结示踪率差值为0.7%(95% CI=1.2%~2.8%),研究组的Ⅵ区淋巴结示踪率非劣于对照组(95% CI下限≥-10%);研究组和对照组Ⅵ区总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557枚和630枚(Z=-0.388,P=0.698),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25枚和92枚(Z=-1.443,P=0.149);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 d、6个月PTH和血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甲状旁腺误切1例,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对照组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术后两组均有1例患者遗留体表印记,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表示印记已消失,对照组患者仍存留,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癌手术中使用MHI可取得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相近的淋巴示踪和甲状旁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改善情况;并对不同卒中亚型的疗效进行比较,对阿加曲班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12月1日—2021年6月1日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非心源性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是否使用阿加曲班治疗作为分组的依据,390例入选患者分为阿加曲班组(285例)和未使用阿加曲班的对照组(105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吸烟史等基线资料,收集治疗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入院时及治疗7 d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卒中病因分型等数据。卒中分型诊断标准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以住院第7天时NIHSS评分和mRS评分为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阿加曲班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冠心病患病人数,吸烟史,LDL-C、HDL-C、TC、TG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等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7 d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变化、治疗7 d时mRS评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例数、穿支动脉病变型例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亚组中,两组间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支动脉病变型亚组中,两组间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NIHSS评分改变与使用阿加曲班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与治疗7 d时NIHSS评分,冠心病史、LDL-C水平与治疗7 d时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卒中病史与治疗7 d时NIHSS评分改变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可以改善非心源性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预后,卒中分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史、既往卒中病史等因素对阿加曲班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次日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方法 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以术后次日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分为两组:加重组和未加重组,并对性别、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高血压、糖尿病、溶前血糖、溶前体温、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溶栓24h内阿司匹林服用史、尿激酶用量(UK)、溶前白细胞计数、溶前中性粒细胞(%)、溶前血红蛋白计数、纤维蛋白原、CT早期缺血改变20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检测,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未加重组66例(55.93%),加重组52例(44.0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溶前血糖、溶前体温、LDL、HDL、TG、TC、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溶栓24h内阿司匹林服用史、尿激酶用量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溶前血糖、溶前体温、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溶栓24h内阿司匹林服用史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次日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结论 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溶前血糖、溶前体温、颈内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溶栓24h内阿司匹林服用史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次日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