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根管消毒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有效地清除和消灭感染根管中的致病菌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将不同药物置入根管内封药消毒,并观察对比了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成分的变化张安成,庞玉英,宋卫东,邓淑华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在一些肺部疾病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甚少。近年来,由于出现了连续分段支气管肺泡取样技术[...  相似文献   
13.
患者韦×男58岁医生左眼视物不清半年。92年4月曾在本院做过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愈出院。出院后约1个月,左眼视力不清,视物不平稳,无眼红痛。因视力减退逐渐加重,于92年11月复诊。门诊诊断为左眼人工晶体移位。再次收住院手术治疗。视力右眼1.0,左眼0.06,不能矫正。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较深,房水清,瞳孔不圆,中等大,瞳孔上移,对光反应存在。12点钟处虹膜稍退缩,人工晶体向6点移位,仅见上1/2光学部分,随眼转动稍摆动。玻璃体透明,眼底正常,眼压正常。左眼B 超检查提示左眼轴2.2cm,人工晶体向后脱位,形态不规则,未见视网膜脱离。诊断为人工晶体后脱位。入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白细胞介素 - 8(IL -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以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的 30例患者并按临床表现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分别检测急性感染期和痊愈期血清 IL - 2、IL - 6、IL - 8和 TNF-α水平 ,并以 30例健康人血清中 IL - 2、IL - 6、IL - 8和 TNF-α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3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 IL - 6、IL - 8和 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并与病情的轻重有关 ;而 IL - 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但轻症组和重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 IL - 2、IL - 6、IL - 8和 TNF-α可能与呼吸道急性感染时的发病机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缺损的美学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利用复合树脂具有多种颜色,并可同时灵活使用的优点,对146颗患有缺损的前牙实行充填或充填加贴面修复。结果:修复后的牙齿和谐,逼真。经复查,临床效果满意。随访5年,疗效相对稳定。结论:前牙修复中材料颜色的选择,比色的准确及牙体色素的去除与遮色技术的应用均为影响前牙修复后美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IL 6、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 3 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IL 2、IL 6,IL 8及TNF α水平 ,并以 3 0例健康人血清中IL 2、IL 6、IL 8及TNF α水平作为对照。  结果   3 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IL 6、IL 8、TNF α显著高于缓解期 (P <0 0 1) ,而缓解期血清IL 6、IL 8、TNF α与对照组相比仍然有差异 (P <0 0 1) ;IL 2浓度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发作期和缓解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清IL 6与IL 8,IL 6与TNF α ,IL 8与TNF α水平均呈正相关 (r=0 70 9,0 63 3 ,0 615 ) ,但与IL 2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血清IL 2、IL 6、IL 8、TNF α不仅参与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时的发病机制 ,而且在慢性炎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α_1酸性糖蛋白含量的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韩文铭,庞玉英,刘丽华,邓松华,张保霆应用酚试验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含量对肺癌进行诊断,国内已有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1],是一种简单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对109例肺癌患者行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肺癌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肿瘤标记物CEA、SIgA、SF和β_2—MG检测结果显示,BALF及外周血中SF和β_2—MG对肺癌诊断价值不大(P>0.05),而外周血CEA、病侧BALF中及患侧与健侧BALF中的CEA和SIgA的差值则有助于肺癌的诊断。病侧BALF中的CEA和SIgA联合检测能提高肺癌的诊断率。本文单纯纤支镜活检合并刷检诊断肺癌的阳性率为76.2%,结合病侧BALF中CEA和SIgA检测,诊断肺癌阳性率提高到98.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检测对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PCR技术检测 31例肺癌胸液及 2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的情况,同时送检胸液脱落细胞学作为对照分析。结果 表明所检 21例结核性胸液无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 31例肺癌胸液标本中有 12例出现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缺失率为 38 7% ( 12 /31 )。同时 16例脱落细胞学检测阳性,阳性率为 51 62% (16 /31)。在 15例脱落细胞学阴性中,有 6例存在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至 70 97% (22 /31),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 05)。另外,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与肿瘤细胞的组织学类型、转移、预后相关。本组研究表明鳞癌出现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缺失的机率虽高于腺癌但差异无显著性;而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 005)。同时,在 12例p16基因纯合性缺失的患者中有 9例已发生一处以上的肺外转移,预后极差。结论 检测胸液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对肺癌胸腔积液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特异性高;与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可补充和提高其诊断阳性率,对鉴别癌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及判断肺癌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