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直接前入路(DAA)与其他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5月20日,由2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应用Cochrane关于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的RCT文献质量。non-RCT采用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文献9篇,总样本量901例。其中DAA组429例,对照组472例。DAA组与对后侧、后外侧入路亚组比较,在脱位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CI(0.06,0.61),P=0.005],DAA组脱位率更低。与外侧、前外侧入路亚组比较,脱位率无明显差异[OR=1.08,95%CI(0.20,5.76),P=0.93]。在感染率[OR=1.07,95%CI(0.47,2.43),P=0.88]、围手术期骨折率[OR=0.95,95%CI(0.36,2.50),P=0.92]、再手术率[OR=0.76,95%CI(0.30,1.89),P=0.55]、总并发症发生率[OR=0.88,95%CI(0.63,1.22),P=0.44]、死亡率[OR=1.33,95%CI (0.84,2.11),P=0.23]、手术时间[MD=1.43,95%CI (-5.85,8.71),P=0.70]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有限的资料,直接前入路较后侧、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脱位率显著性降低,与外侧、前外侧入路脱位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德国aap公司Birigid非扩髓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57例开放性胫骨骨折.髓内钉直径平均7.8mm.结果所有患者得到4~22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8周.1例Ⅲa型伤口感染,2例Ⅲ型骨折延迟愈合,经改动力化后获得骨性愈合,无断钉发生,无骨不连.结论Biorigid凹槽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创,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适应症范围广,术后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以及不扩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126例单节段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男67例,女59例;年龄17~75岁,平均(41.0±13.5)岁;L3,49例,L4,576例,L5S141例。按随机数字表中随机数的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单纯椎间孔镜组和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每组63例。单纯椎间孔镜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注入4 ml生理盐水,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注入1 ml复方倍他米松、1 ml利多卡因和2 ml甲钴胺。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4个月,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JOA评分,按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未见并发症。单纯椎间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分别(4.61±1.25)d、(4.31±0.47)周,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分别为(2.53±0.69)d、(3.14±0.52)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术后VAS评分、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00)。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术后1 d、1周、1个月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均优于单纯椎间孔镜组(P=0.000)。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照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单纯椎间孔镜组优39例,良21例,可3例;椎间孔镜联合硬膜外注射组优41例,良20例,可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疼痛缓解明显,功能恢复好。术中联合使用硬膜外注射短期内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更加显著,可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早日恢复工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一高致残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大鼠模型,同时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探索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方式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将SD大鼠用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雌雄对半,模型组:每周2次大鼠后腿肌注甲基强龙20 mg/kg,共6周,EPO组:每日腹腔内加用500 U/kg EPO;阴性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2周后取股骨颈行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结果 组织学:模型组较EPO组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断裂、形态不规则,部分胞核皱缩、溶解、消失;免疫组化结果:PECAM-1表达阴性对照组最高,EPO次之,模型组最低(雄性大鼠:F=45.776,雌性大鼠:F=23.850,P<0.01,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 T3法)。Western Blot结果:EPO组较模型组VEGF和PCNA高表达(PCNA:F=6.857,VEGF:F=7.025,P<0.05,组间比较LSD法),而EPO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同时性注射EPO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5.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核转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核转录功能的影响庞清江,罗永湘传统的观点认为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成年动物的脊髓运动神经元不起作用[1],但目前许多实验证实轴突损伤能诱导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重新表达NGF受体[2-...  相似文献   
16.
腰椎管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个椎板腰椎椎管成形术对腰椎三维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L1~5)标本(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采用不同的椎管成形椎板回植技术分为6组:即A正常对照组,B椎板回植后微型钛板固定组,C椎板回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组,D椎板回植后双股丝线固定组,E不保留后部韧带的椎板回植微型钛板固定组,F不保留后部韧带的椎管减压组,形成6种状态,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施加10 Nm的载荷,使脊柱产生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轴向旋转运动,测量L3/4节段脊柱的相对运动范围。结果: 六种状态下脊柱的屈伸活动分别为(7.03±2.24)°,(7.16±2.95)°, (7.4±2.47)°,(8.55±3.31)°,(11.1±2.81)°,(10.82±2.82)°,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8.8±2.68)°,(8.81±2.42)°, (8.76±1.81)°,(9.55±3.15)°,(9.12±1.97)°,(9.49±2.78)°,左右旋转活动范围(3.96±2.03)°, (5.04±2.82)°, (4.99± 2.60)°,(5.56±2.47)°,(6.03±2.62)°, (6.03±2.73)° 保留后部韧带结构椎管成形不保留后部韧带及椎管减压组组相比能够显著增加脊柱稳定性,尤其在屈伸活动状态下(P<0.05),其中丝线固定同其他两种固定方式相比对脊柱三维稳定性影响最大(P<0.05),微形钛板成形及克氏针固定组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最小。结论: 椎管成形后固定效果较为可靠的是微型钛板及克氏针固定,单纯骨性椎管成形不保留后部韧带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均显著降底脊柱初期稳定性,椎管成形术需可靠修复后部韧带复合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对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患髋行Seldinger′s法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测算及比较不同骨折类型患者股骨颈支持带动脉计数和旋股内动脉跨越股骨颈长度与股骨颈横径之比(旋股内动脉占颈比)。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支持带动脉计数和旋股内动脉占颈比,头下型和头颈型明显小于颈中型和基底型(<0.05),颈中型明显小于基底型(<0.05),头下型和头颈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股骨颈骨折部位越高,股骨头血供损害程度越重,提示股骨头血供破坏程度与骨折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重组合异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1年6月~2003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重组合异种骨植骨加支持钢板(T型或L型)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9岁,平均38岁.交通伤23例,坠落伤5例,砸伤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7天.术中植骨量2~6 g. 结果全部患者经9~23个月随访,胫骨平台骨折愈合良好,未见关节面下陷,重组合异种骨未见移动、吸收.按Pasmussen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5%. 结论重组合异种骨植骨加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良好,避免了取髂骨植骨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前后路经C1、2关节突螺钉固定的效果,并测定经双侧关节突螺钉固定后的稳定性,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8具新鲜冷冻人体颈椎标本(包括颅底骨-T1椎体),切断寰椎横韧带和齿状突,制成寰枢关节不稳损伤模型,每个标本分别行正常标本、寰枢关节不稳标本、前路双侧C1、2关节突螺钉固定标本及后路双侧C1、2关节突螺钉固定标本行三维运动范围测定。结果所有内固定组的三维运动范围均明显小于损伤组及完好组,前路经1、2、关节突螺钉和后路经C1、2关节突螺钉固定的稳定性无昵显差异。结论前、后路双侧经C1、2关节突螺钉固定后明显提高椎体三维稳定性,是临床上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患者常见的骨折之一,过去认为患者年龄大,常合并有内科疾病,通常多采用保守治疗.近来有倾向于手术治疗,患者可早期活动减少卧床时间,有利于护理,降低死亡率.作者自1999年10月~2002年12月以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