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61.
62.
应用免疫酶印渍技术(IEBT)检测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FMW)和牛腹腔指状丝虫可溶性抗原(SSW)组分蛋白与几种蠕虫免疫兔血清和蠕虫感染兔及病人血清之间的反应性,结果FMW及SSW的限定组分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17kD和32kD及16.5kD。马来丝虫、牛愎腔指状丝虫和犬恶丝虫成虫之间存有16.5kD~32kD的共同组分蛋白,其中17kD和32kD组分蛋白与几种蠕虫免疫兔血清和蠕虫感染兔及病人血清显示特异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9(IL9)对生物制剂治疗后的炎性肠病(IBD)患者黏膜愈合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随访研究。前瞻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37例IBD患者, 分别使用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IFX, 56例)、阿达木单抗(ADA, 20例)、乌司奴单抗(UST, 18例)和维得利珠单抗(VDZ, 43例)治疗;根据治疗药物不同, 分为IFX组、ADA组、UST组和VDZ组。每8周评估1次(包括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第54周时行内镜评估黏膜愈合程度。ELISA法检测入组时(W 0)和生物制剂治疗8周(W 8)后血浆IL9的表达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L9对黏膜愈合的诊断效能。根据约登指数的最高值选择最佳ROC曲线阈值的截止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IL9与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评分)、梅奥内镜评分(MES评分)间的相关性, 以评估W 0和W 8时IL9对生物制剂治疗54周时的IBD患者黏膜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137例患者中, 有97例克罗恩病(CD)患者, 男53例, 女44...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29a和miR-92a)在结直肠癌(CR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无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和存在肝转移的患者48例,同时募集5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类似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队列组合。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微小RNA(miR-29a和miR-92a)水平,判断该血清微小RNA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29a和miR-92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血清miR-29a和miR-92a分别进行结直肠癌诊断时的灵敏度为71.4%和75.3%,特异度为84.0%和88.3%;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中miR-29a和miR-92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的CRC患者(P〈0.05);miR-29a和miR-92a分别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CRC患者的敏感性为79.4%和78.6%,特异性为85.3%和86.6%。结论 miR-29a和miR-92a可能是新的非侵入性指标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血清中miR-29a和miR-92a水平升高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关,miR-29a和miR-92a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虽然临床上普遍使用抗生素治疗IBD,但是迄今尚无确凿的证据表明抗生素在CD、UC和储袋炎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1,2]。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IBD是基  相似文献   
67.
IBD的发病机制是一个令人产生极大兴趣的谜团。近年来,由于IBD的发病机制正在不断地阐明和更好地认识,促进了针对某些特定靶分子的新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开发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业已明确的是有几种介质至关重要地参与诱导和维持粘膜的炎症,将这些介质的每一个分子作为靶标,均能代表一种合理的和特异的干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8.
胰高糖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胰岛细胞瘤.早期往往缺乏明显而特异的表现,患者常以皮肤损害就诊于皮肤科,因其罕见而易漏诊和误诊.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测定,定位则依赖于影像学资料[1-5].现报告1例因误诊为湿疹6年最后剖腹探查而确诊为胰高糖素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6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属于单克隆抗体,通过下调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或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PD-1/PD-L1)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ICI目前已被批准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其在转移性肿瘤中的疗效远远超过传统化疗。然而,ICI免疫治疗也会引起机体正常免疫耐受的缺失,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越来越多的irAEs被报道,其中胃肠道损伤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结肠炎。ICI相关性结肠炎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应视患者疾病分级给予止泻药物、糖皮质激素或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于ICI相关性胃肠道损伤,目前还未发现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旨在研究CARD15(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family,member 15)基因上Arg702Trp(R702W)、Gly908Arg(G908R)、3020insC三个基因突变与苏州地区中国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PCR—RFLP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检测20例CD、20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20例正常对照者R702W、G908R、3020insC三个基因突变。结果 在CD病例组中没有发现纯合子或杂合子突变,在UC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中也未发现。结论 与白种人CD发病密切相关的这三个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与中国人CD发病未见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