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检验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1-1至2015-6-30 27450例送检标本为对照组(活动前);改善后2015-7-1至2015-12-30 28640例送检标本为观察组(活动后)。运用品管圈对缺陷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明确重点,拟定对策,进行质量改进。结果:本次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送检标本检验的合格率,标本的缺陷率由0.9508%降为0.0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为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1],在中重度及并发瘘道的克罗恩病治疗中效果很明显[2].克罗恩病(Cr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本文对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4例此类患者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早期胃癌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例在我科行ESD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21处病灶,其中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5.2%(20/21);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90.5%(19/21);术后中上腹痛发生率为76.2%(16/21);急性少量出血率为4.8%(1/21);狭窄发生率为4.8%(1/21);未发生急性大量出血、消化道穿孔或术后延迟出血。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对ESD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硫酸镁属临床常用的盐类泻药,许多医院选择口服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偶有报道口服硫酸镁致过敏反应,尚未见口服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引起镁中毒致呼吸停止、昏迷的报道。我科于2005年12月成功救治1例胃癌根治术后口服硫酸镁行肠道准备致呼吸停止、昏迷患者,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0—2021年消化内镜质控领域发表论文的研究特征及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2010—2021年关于“消化内镜质控”的论文,并利用其检索结果和引文报告功能分析出版年份、期刊、作者所在国家、主要研究学者、文献机构、被引频次,并将下载的数据导入VOSviewer进行国家、关键词和引文的共现网络分析。结果 共纳入3 283篇消化内镜质控领域英文论文,2010—2021年国内外发表论文篇数呈现上升趋势,被引频次逐年攀升。发文国家主要集中于美国(1 209篇,36.8%)、英国(325篇,9.9%)、中国(324篇,9.9%)。出版该类论文最多的期刊是Gastrointest Endosc(241篇,7.3%)。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发文175篇,是发文最多的机构。全球该领域研究集中于结肠镜、腺瘤检出率、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结论 目前消化内镜质控领域研究呈现蓬勃之势,研究活跃度逐渐增加,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Panereatic cancer)是一种极难治疗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为10%~24%,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0.4%。疼痛是晚期胰腺癌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的生存质量。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鼻空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65例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使用聚氨酯材料的Folcare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置管时间平均8.6 d.置管期间每8 h冲洗管道,保持营养液在36~41℃,加强口鼻腔护理,经常巡视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无1例因鼻空肠内营养的使用而使血、尿淀粉酶升高,从而降低了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天数.结论鼻空肠内营养是SAP治疗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鼻空肠管,合适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制剂是治疗的前提,做好鼻空肠管的日常护理工作是置管营养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胃底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48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FR术,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FR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69.2±5.32)min。共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1例发生气腹、1例出现术后发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所有并发症均经内镜及内科治疗成功处理。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平均住院日为(6.0±0.5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EF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认为神经失调是其病理基础。目前临床上介入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球囊导管扩张术、贲门肉毒素注射术和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前2种方法近期效果较好,但中远期效果不及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佳。我院消化内科自2003年6月~2004年11月对25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采用内镜下食管自膨式金属带膜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引流袋在临床护理中可作各种体液的引流 ,如尿液、腹水、胸水、胆汁等等 ,但由于一次性引流袋的接口不配套 ,很难连接上。以往我们采用玻璃接管来衔接PTCD管 ,但玻璃管要作高温消毒的准备 ,且易碎 ,容易造成玻璃碎渣掉入PTCD管内 ,造成患者身心的痛苦 (重新置管 ) ;而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腹水的引流时 ,我们也曾试用肝素帽 ,虽然接口牢固、配套 ,但引流效果很差 ,容易堵塞 (胸腹水中含大量纤维蛋白 )。我们现在应用静脉输液导管前端接引流袋然后再接深静脉留置管、PTCD管等 ,这种方法接口牢固、引流效果好。现将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