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乳源免疫调节肽(PGPIPN)抑制卵巢癌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GPIPN与抗癌药顺铂(DDP)联合用药抑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3)、耐药细胞株(SKOV3-DDP)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增殖抑制率,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卵巢癌细胞株和原代卵巢癌细胞用药情况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PGPIPN和DDP联合用药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DDP组或PGPI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 PG-PIPN通过调节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 PGPIPN促进SIAH和PSMA1 表达,降低β-catenin基因的表达(P <0. 05,P <0. 01),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PGPIP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低卵巢癌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探讨 RNA 干扰真核生物翻译延长因子1δ (EEF1D)基因表达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DDP、PGPIPN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针对人EEF1D基因设计并筛选出下调基因表达效果最佳的 siRNA,构建 shRNA 序列表达载体pLJM1-shRNA.通过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稳定转染pLJM1-shRNA-EEF1D的SKOV3、SKOV3/DDP 细胞株. R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EEF1D基因的表达情况, MTT法测定PGPIPN、DDP、DDP/PGPIPN对稳定转染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 pLJM1-shRNA-EEF1D.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法均证实在 SK-OV3、SKOV3/DDP细胞中成功敲减 EEF1D 的表达.此外,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非特异性转染组相比,DDP/PG-PIPN细胞的增殖均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通过敲减EEF1D基因表达可以明显增强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对DDP/PGPIPN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4.
为探明常用驱虫药物对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本研究团队在焉耆县某羊场对32只绵羊进行了伊维菌素注射液和阿苯达唑片的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伊维菌素组虫卵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5.0%和81.1%;阿苯达唑组虫分别为60.0%和66.7%;对照组则分别为0和-14.3%。绵羊应用这2种药物驱虫前后的线虫EPG差异极显著(P <0.01),绵羊投药后未发现明显临床异常。虽然两种药物均能较好地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但根据用药效果、安全性、依从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在焉耆盆地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应优先选择伊维菌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Gal-MADM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方法 使用放射示踪技术,用125I标记纳米粒。肝动脉注射,分别于注药后5、15、30、60、120min处死,立即取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MADM)在大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 Gal-MADM和MADM肝摄取分别在注射后5 min后最高,分别为15 054.4 CPM/g和6 186.7 CPM/g,各时相前者的肝摄取率均为同时刻后者的2-3倍。在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的分布两药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Gal-MADM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主动靶向性,Gal-MADM主要分布肝脏,其它的脏器含量少。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临床体会。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6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63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2.65%,2例患者中转行开腹脾切除术(含1例联合小肠修补术),3例为中转腹腔镜脾切除术,6例输血治疗后非手术治疗成功。68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63例非手术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延迟性脾破裂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具有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在严密监测病情的前提下应积极实施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actosed human serum Albumin Magnetic Adriamycin Nanoparticles,GAMANP)经外周静脉用药的药物毒性.探索其半数致死量,比较其与阿霉素对大鼠血液生化和外周血细胞的影响及用药后心、肝、肺、肾、肠的病理表现.反复给药观察动物对该药物有无过敏反应.方法将给GAMANP的动物分为8个剂量组,每组SD大鼠10只,观察静脉给药后急性毒性试验LD50.同时设定的空白对照组和阿霉素(Adriamycin ADM)组(6组),每组10只.观察给药后各组实验大鼠的生存情况,外周血细胞的改变和血液生化及心、肝、肺、肾等脏器的病理学变化.采用Bliss法计算LD50.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GAMANP和阿霉素对大鼠的外周血细胞和生化指标(肝、肾功能、心肌酶学)的影响.另选同批大鼠20只分为2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GAMANP 3次后,再次皮下注射GAMANP,观察有无过敏现象发生.结果GAMANP的动物半数致死量为515.5 mg/kg(相当阿霉素22.84 mg/kg).阿霉素半数致死量为10.38 mg/kg.前者较后者有明显的增高.同时肝、肾功能的损害和心肌酶学的改变也明显减轻.光学显微镜下的病理损害表现也明显的减轻.20只动物进行过敏实验,观察到一只动物有过敏现象.结论GAMANP是一种很好的新型改进性药物,它经过修饰后,明显的减轻了药物对心脏,肾脏和心脏的毒损作用.有望批量生产,在临床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 ,并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及外加磁场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大鼠正中开腹 ,肝动脉插管并固定 ,肝动脉注射12 5I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 (相当于阿霉素0 .5mg/kg) ,左外叶加磁场 ,磁场应用 3 0min ,移去磁场后 ,动物立即处死 ;对照组 :肝动脉注射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 ,左外叶不加磁场 ,3 0min后 ,移去磁场后 ,动物立即处死 ,立即取靶区肝、非靶区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γ计数。肝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 注入的纳米粒75 %~ 85 %分布于肝脏 ,其他脏器极少。病理切片显示磁区小动脉见大量纳米粒存在 ,对照组及非磁区肝中纳米粒很少见。结论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磁靶向性 ;在磁场作用下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主要分布于肝脏 ,其他脏器含量很少 ;实验组肾、心、肺、小肠、脾及外周血与对照组的放射活性比较明显降低 ,表明磁性物质的存在使这些脏器的相对药物暴露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研究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 (AGMAN)和阿霉素 (ADM )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AGMAN和ADM分为几个不同的剂量组 ,观察静脉给药后的两种药物的急性LD5 0 ,同时将未死亡的动物进行肝肾功能 ,心肌酶学的检查 ,观察其改变。结果 半乳糖化磁性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比阿霉素的LD5 0显著的提高。动物的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AGMAN具有很安全的用药范围 ,对动物的主要器官及全身的毒副作用相对ADM也有明显的减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