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肾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realtumor of the kidney,MESTK)好发于绝经期前中年女性,是临床少见的肾脏肿瘤,男性罕见.近年来,文献报道极少数MESTK具有复发及潜在恶变的特征[1],2005-2013 年我们收治2 例特殊的MESTK 患者,1 例术后2年复发,另1例为男性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8例病变中,有13例位于胸膜下,12例位于肺下叶;CT表现为类圆形结节16例、空气支气管征15例、血管集束征8例、宽基底与胸膜相连7例、晕征6例、胸膜反应5例、胸膜凹陷2例、毛刺征4例、分叶征2例。结论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征象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康伟峰  左玉强 《海南医学》2016,(8):1277-1279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后缘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8例外伤后DR平片诊断胫骨平台后缘骨折、可疑骨折或平片显示阴性但患者局部症状明显且临床高度怀疑骨折者行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并与DR平片结果对照.结果 DR平片确诊胫骨平台后缘骨折25例,可疑骨折8例,阴性5例.螺旋CT确诊36例,阴性2例.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及关节面塌陷程度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结论 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于胫骨平台后缘骨折的确诊较平片有明显优势,对于骨折的临床处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的变化.方法 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21例抑郁症患者与21例性别、年龄等匹配的正常组海马各部体积进行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双侧海马及HAMD评分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 抑郁症的发病与海马的体积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16排螺旋CT诊断胸骨骨折的3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原始采集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后分别进行MPR及VR后处理,然后分别观察横断位、MPR及VR图像。结果36例胸骨骨折患者中横断位图像发现胸骨骨折31例,MPR成像发现36例,VR成像发现28例,横断位图像、MPR成像及VR成像诊断胸骨骨折检出率分别为86%、100%和78%。结论16排螺旋CT横断位图像结合MPR、VR成像等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胸骨骨折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成人不同曲度颈椎矢状面参数相关性。方法分析180例无症状成人颈椎DR正、侧位片影像学资料,根据Borden测量法将体检者分为前凸组(120例)和非前凸组(60例)。比较矢状面各参数:C_0~C_2 Cobb角、C_2~C_7 Cobb角、T1倾斜角(TS)、胸廓入口角(TIA)、C_2~C_7椎体矢状面垂直距离(C_2~C_7 SVA)。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颈椎矢状面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C_2~C_7 Cobb角、T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分析颈椎矢状面各参数的相关性:①前凸组:C_0~C_2 Cobb角与C2~C7Cobb角呈负相关,与C_2~C_7 SVA呈正相关; C_2~C_7Cobb角、TIA均与TS呈正相关; TIA、TS均与C_2~C_7 SVA呈负相关。②非前凸组:TIA与TS、C0~C2Cobb角与C2~C7SVA呈正相关; C_2~C_7 Cobb角与C_2~C_7 SVA呈负相关。结论无症状成人不同曲度颈椎矢状面参数相关性不同,提示不同曲度颈椎序列代偿机制可能不同,对于非前凸型成人,建议进行C_2~C_7 Cobb角、TS、TIA测量后综合评估以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内单发薄壁空洞型肺结核的CT表现,为临床提供参考,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证实的、表现为肺内单发薄壁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资料,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9例患者中,病灶多位于肺结核的常见发病部位(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且多见于右肺;病灶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内壁光滑的空洞,病灶边缘多伴有长毛刺,临近可见胸膜增厚、牵拉及卫星灶。结论若肺内单发薄壁空洞性病灶位于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且病灶形态呈圆形/类圆形,空洞内壁光滑,病灶边缘伴有长毛刺、临近可见胸膜改变及卫星灶形成,要首先考虑肺结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康复锻炼对稳定期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老年COPD患者5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康复组(26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ulmonary 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PBML)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文献报道65例PBML及本院1例PBML病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6例PBML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21±7.58)岁,14例(21.21%)患者现有子宫肌瘤,50例(75.67%)既往子宫肌瘤手术距此次发现PBML间隔平均(8.89±5.56)年。66例PBML患者中45例(68.18%)无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表现:54例(81.82%)表现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肿块,其中有6例(1%)部分结节/肿块伴空洞;6例(9.10%)表现为肺内单发结节/肿块;4例(6.10%)表现为粟粒性结节;2例(3.03%)表现为双肺多发囊腔样病变。66例PBML患者中,65例(98.48%)无胸腔积液及胸膜肥厚,64例(96.97%)不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0例增强扫描中,8例(80.00%)伴有中度-明显强化。15例患者接受PET-CT检查,所有病灶内均无放射性浓聚。病理学特征:所有肺部病灶均为梭形细胞,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其中雌激素受体(ER)、Desmin、SMA、孕激素受体(PR)、Ki-675%阳性分别为100%,100%、100%、94.29%、91.67%,HMB-45、S-100阴性100%。结论 PBML多发生于既往或现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无肺部相关临床症状。PBML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肿块,CT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PET-CT显示其无放射性浓聚,该点有助于与肺部恶性转移瘤相鉴别,但其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其中ER、PR、SMA、Desmin阳性,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