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核干细胞因子(NS)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N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1.9%和1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76,P<0.01).NS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NS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和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S蛋白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来源的外切体(exosome)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MSC并提取外切体鉴定。构建顺铂损伤NRK-52E细胞模型,损伤组为5μmol/L顺铂处理6 h后正常营养液培养48 h,处理组为顺铂损伤后以100μg/m L外切体共培养48 h。未经任何处理的NRK-52E细胞为对照组。TUNEL-FITC,凋亡双染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NRK-52E细胞肿大,胞核不规则样改变,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相关蛋白Bax上调而Bcl-2下调;处理组NRK-52E细胞肿大较损伤组缓解,胞核形态改善,凋亡细胞减少,Bax下调且Bcl-2上调。结论:大鼠骨髓MSC来源的外切体对顺铂诱导的NRK-52E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病人,男,63岁,因"恶心、呕吐伴乏力1d"来我院急诊。病人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有乏力、精神不振,无发热、腹痛,无胸闷、心悸。既往糖尿病病史,口服偏方(主要成分为苯乙双胍,每天60mg)2年降糖治疗。近1周因为血糖控制欠佳将剂量加大至90 mg/d。接诊时查体:T 36.9℃,P 92 min-1,R23min-1,BP 14.7/9.6kPa;神志清,精神差,皮肤黏膜干燥;双肺呼  相似文献   
134.
目的:为研究冬凌草二萜类合成的相关基因,在冬凌草转录组信息数据的基础之上,以冬凌草无菌苗为研究材料,克隆冬凌草二萜类合成的关键酶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l-deoxy-D-lxyluloses-phosphatereduetoisomerase,DXR)基因。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冬凌草DXR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结果:DXR c DNA基因全长1 500 bp,DXR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序列,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1.39 k Da,等电点为6.09,是一种亲水性蛋白。DXR在茎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在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低。结论: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冬凌草DXR酶的活性和功能及为冬凌草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优良基因挖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1500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chymal stem cell,huc MSC)与胃癌细胞系(HGC-27)融合的可能性及融合细胞(hybrids)的活力。方法荧光染料DIO、DID分别标记HGC-27与huc MSC;细胞计数法观察标记前后细胞增殖情况;PEG1500诱导细胞融合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双色的融合细胞;CCK-8法检测融合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融合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DIO与DID荧光染料可分别标记HGC-27(表达绿色荧光)与huc MSC(表达红色荧光),且标记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双色双核的融合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HGC-27细胞相比,融合细胞活性增强,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P0.01)。结论 PEG可诱导huc MSC与HGC-27细胞融合,且融合后的细胞表现很强的体外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36.
杨京燕  尹磊 《浙江临床医学》2023,(6):814-815+819
目的 探讨癌症相关疲乏(CRF)、常见实验室指标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CRC癌患者87例。患者完成相关调查研究,包括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癌症疲乏量表(CFS)。收集患者血常规、血清白蛋白、血电解质及临床特点等数据资料。结果 PG-SGA评分与癌症相关疲乏、身体疲乏、认知疲乏、白细胞及钙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9、0.83、0.75、0.69、0.72,均P=0.001)。PG-SGA评分与钠、钾、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82、-0.76、-0.85、-0.71,均P=0.001)。结论 CRC患者在其治疗期间均会面临营养问题及营养不良风险。癌症相关疲乏和部分常见实验室指标可被认为是营养状况的预测指标。临床医师和护士可以共同监测这些参数,并在需要时提供临床治疗和护理指导。  相似文献   
137.
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4V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及MMP-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6.7%(46/60)、60.0%(18/30)、43.3%(2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2,P<0.05);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44/60)、80.0%(24/30)、36.7%(22/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1,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与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7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CD44V6和MMP-7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高功率短时程消融作为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新理念,因其手术操作时间短、能改善损伤的连续性以及降低房颤复发率而备受人们关注。众多的研究也证实了其在诸多方面均优于常规消融。然而,文献报道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现本文就高功率短时程消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技术治疗困难部位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双镜联合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流食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χ2=4.435,P=0.035)。随访10~73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结论 双镜联合技术应用于困难部位胃间质瘤手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