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7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孙红  王斌  孙敏  刘瑜  朱军生  杨继红 《检验医学》2006,21(6):679-681
目的及早发现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状况,为合理选用轮状病毒检测方法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部分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280份儿童腹泻患儿愉测,胶体金法和PAGE法阳性检出率各为79.64%和48.9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检测最终标准,胶体金法敏感性和PAGE特异性分别达95.2%和95.8%。结论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敏感性高,在临床中可作为简便快速的重要筛检手段,PAGE能明显提高其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2.
目的 通过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 28)与直接护理时间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从而预测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动态合理调配护理人力.方法 从重症监护室随机抽取样本63例,记录其TISS 28评分分值和24h直接护理时间,通过回归拟合数学模型.结果 ①不同TISS 28评分分值患者直接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患者直接护理时间与TISS 28评分分值有较强的正相关;③建立了TISS 28评分与护理人员配置的关系模型.结论 所建立的TISS 28评分与护理人员配置的关系模型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预算上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 TUG1)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以及探讨TUG1在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TUG1与骨肉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文献。系统回顾TUG1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并采用Stata12软件(Stata公司,美国)对TUG1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 结果目前的研究表明,TUG1主要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效应调控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等过程,涉及通路包括AKT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244例骨肉瘤患者。TUG1表达升高的骨肉瘤患者总体生存率低于TUG1表达降低的骨肉瘤患者(OR=1.921,95% CI:1.361,2.712,P=0.000)。不仅如此,骨肉瘤患者组织中TUG1表达升高往往提示肿瘤具有更大的体积(OR=4.084,95% CI:2.313,7.211,P=0.000)、较高的临床分级(OR=0.247,95% CI:0.133,0.539,P=0.000)和更早期远处转移(OR=1.943,95% CI:1.130,3.339,P=0.016)。然而,其与患者性别(OR=1.055,95% CI:0.620,1.793,P=0.844)和肿瘤发生部位(OR=0.806,95% CI:0.424,1.530,P=0.509)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长链非编码RNATUG1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仅如此,TUG1表达升高提示骨肉瘤患者不良临床预后,其可能是一种评估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特征及生存质量变化的差别。方法纳入POAG患者76例,其中青年患者38例、中老年患者38例。所有POAG患者术前采用家庭支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进行测试;术后3 d采用HAMA、HAMD进行测试,术后1个月采用HAMA、HAMD、LVQOL进行测试。结果术后1个月,青年组HAMA总分A、HAMD总分B与术后3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585,PB=0.313);而中老年组HAMA总分A、HAMD总分B较术后3 d下降(PA=0.012,PB=0.014)。术后1个月,LVQOL总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青年患者LVQOL总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LVQOL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较好眼视野MD(β=0.410,P=0.002)、健康教育(β=10.134,P<0.01)、术后1个月HAMD总分B(β=-0.795,P<0.01)。结论心理特征及生存质量在青年及中老年POAG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发生不同变化,尤其对于青年POAG患者应加强必要的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反复性阴道炎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药敏试验,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22例反复性阴道炎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同时行9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反复性阴道炎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感染为主,人型支原体次之,阳性率分别为65.5%和18.0%。抗菌药物敏感性以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最高。结论反复性阴道炎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最敏感染药物为四环素类,应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不同的ASIR(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值在降低头部图像噪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型号为Discovery CT750 HD的宝石CT,对32例受检者进行头部扫描。扫描结束后在双侧侧脑室最大层面重建图像,FOV25cm、层厚5mm、间隔20mm,共5层,分别将ASIR值设定为0%、20%、40%、60%、80%、100%重建图像,窗宽为100HU、窗位为35HU。在一侧侧脑室内选取圆形感兴趣区,测量不同的ASIR值时侧脑室脑脊液的CT值与标准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侧脑室脑脊液的CT值标准差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随ASIR百分比的增加,图像噪声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提高ASIR值能够降低图像噪声。扫描时,采用较高ASIR值具有降低射线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系统评价衰弱对COPD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EBSCO、CINAHL、Springer Link、Scop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8月,收集关于衰弱与COPD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根据研究类型选择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或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视纳入研究情况进行Meta合并或描述性分析。 结果 纳入12项研究,包括7项队列研究和5项横断面研究,总样本量4 196例。基于整合衰弱模式对健康结局进行分类,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可导致COPD患者失能风险升高,失能程度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资源使用增加和死亡风险升高。结论 衰弱与COPD患者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国内学者应提高对衰弱的关注度,早评估、早识别、早干预衰弱,有利于预防或延缓衰弱的进程,改善COPD患者的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6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占5%~10%。此类患者在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院内转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转运效率,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编写组在回顾已有证据基础上,通过多次讨论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以期为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突然暴发、原因复杂多样、破坏性大、危害性强、影响广泛等特点,给护理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北京协和医院护理团队的实战经验证明,以制度为依托,以培训为抓手,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和团队能力建设,可持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实现“精心救治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与“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