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离体猪心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离体猪心温血再灌注模型在离体心脏保存研究中的应用.方法13头实验用猪,心脏停跳后取出猪心,低温保存后,利用体外循环机器及其管道建立离体猪心再灌注和做功模型.体外循环机升温至37℃,主动脉逆灌复跳,维持灌注流量300~400ml/min,稳定15min后,钳闭主动脉供血管,改为左心房顺灌,心脏后负荷为100-120 cm H2O(1 cm H2O=0.098kPa).测定基础、复跳15min、做功15 min的心脏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率(±dp/dt).结果 10例自动复跳,3例电击除颤复跳,复跳15 min LVEDP、±dp/dt分别为(13.49±20.29)mm Hg(1 mm Hg=0 133 kPa)、(7 011.92±874.65)mm Hg·s-1,(-4 974.61±986.19)mm Hg·s-1;做功15 min后,LVEDP、±dp/dt分别为,(9.00±19.68)mm Hg·s-1、(6 210.38±565.88)mm Hg·s-1、(-4 832.92±941.44)mm Hg·s-1.其中,做功15 min的+dp/dtmax与基础比较,P=0.005.结论此离体猪心再灌注模型可用于大动物离体心脏保存的研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 方法 7例纵隔淋巴管瘤,男3例,女4例;术前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内有囊性肿块。所有病例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胸部正中切口4例,1例行右胸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2例颈部锁骨上窝竖切口。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顺利,囊肿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 结论 纵隔淋巴管瘤属良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微创技术和腔镜外科的发展,多数包膜完整的纵隔淋巴管瘤可通过微创或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33.
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切除术(RAMIE)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及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MIE)同样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术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然而,在开展机器人手术的早期阶段,不免会遇到术中非计划事件发生。该文对RAMIE中非计划事件类型、发生比例和处理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分类和治疗策略做出梳理,以提高对RAMIE中非计划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尽可能避免非计划事件的发生并减少术中非计划事件及严重并发症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4.
目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磁括约肌增强器能够增加食管下括约肌(LES)张力达到抗反流的效果,该研究应用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磁括约肌增强器,验证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12例实验动物(猪)通过开腹或腹腔镜的方式放置磁力环于LES处,观察饲养1、3、6个月后实验动物的饮食行为、体重和手术前后LES压力的变化;通过钡剂造影观察进食通畅度、磁力环的扩张、闭合情况。解剖实验动物后,观察植入器械是否出现移位和腐蚀,是否有食管梗阻,以及是否出现植入区域食管组织炎症、糜烂和缺血坏死等。 结果实验动物均能正常进食,3例偶有呕吐,3例进食较快有呕吐,三组实验动物体重均增加;吞钡显示钡剂通过顺畅,无明显近端食管扩张等阻碍吞咽的相关影像表现。LES测压提示术后压力较术前明显增加;大体标本显示磁力环固定于食管下段外膜附近,贴近肌层,形成纤维组织囊;10例标本磁珠附近组织镜下未见炎症细胞浸润,2例标本见少量—中等量中性粒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磁力环装置可通过开腹或腔镜方便植入,研究表明该装置以及安装技术安全、可靠,可转化到GERD患者中。  相似文献   
35.
36.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159例OPCAB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36例,对低氧血症患者的年龄、术前心功能、手术时间与非低氧血症患者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氧血症在年龄大于70岁(含70岁),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小于55%的发生率分别为31.8%和40.1%,与小于70岁和术前LVEF大于55%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低氧血症组手术时间较非低氧血症手术时间显著延长。低氧血症患者经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顺利纠正31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好转2例,气管切开治疗好转1例,气管切开治疗无效死亡2例。结论OPCAB术后低氧血症在高龄、术前心功能低下、手术时间长患者容易发生,应用BIPAP辅助呼吸、抗感染、强心等措施可有效纠正术后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7.
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指在浅低温条件下,不使用心脏停搏液,保持冠状动脉循环及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下行心内的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38.
小剂量米力农对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力农对重症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评价此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拟行重症瓣膜置换手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力农,术前术后均用持续监测仪测定心指数(CI)、每搏指数(SⅥ)、外周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用惠普多功能监测仪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结果A、B两组术前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CI均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升高,但B组的升高幅度超过A组;术后24h内B组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下降明显,而A组下降不明显,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PAP与PAWP变化与MAP相似;心率(HR)较术前增快,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SVRI,PVRI均较术前降低,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米力农可明显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后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总结本中心目前完成的6例空肠代食管胸骨后颈部高位吻合术,就手术方式、手术技巧、术中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讨论。 方法对6位患者行胸骨后空肠-食管颈部吻合术。6例中包括5例食管恶性肿瘤,1例食管化学伤术后。其中4例为右侧胸腔镜联合腹部开放,1例为左侧开胸联合腹部开放,1例为单纯腹部开放。1例为手工端端吻合,其余均为器械端侧吻合。 结果6位患者均一期完成胸骨后空肠-食管颈部吻合术,术后共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1例,阻塞性黄疸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间置肠管坏死。除1位患者外其余患者进食状况良好。 结论空肠高位上提颈部与食管吻合,在无需血管增压技术下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