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0引言软骨肉瘤一般发病部位为长骨干垢端和骨盆.我院于2004年9月诊治后纵隔第8后肋肋椎关节旁透叫软骨肉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后行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2015~2016年连续收治的新辅助治疗后行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男51例、女5例。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OE组,25例,年龄61(50~73)岁]和微创手术组[MIE组,31例,60(55~79)岁]两组。结果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28例,新辅助化疗28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 CR)率明显高于新辅助化疗患者(21.4%vs.10.7%,P0.05)。MIE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R2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OE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淋巴结转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E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两组患者其它并发症、二次手术、再入ICU、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0 d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放化疗联合OE组1例患者因术后食管气管瘘胃液窒息而死亡。结论新辅助治疗联合MIE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安全可行且能够达到与OE相当的肿瘤学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微创治疗膈上食管憩室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治疗的31例食管憩室患者,分析其中13例膈上食管憩室。术前辅助诊断检查包括钡餐造影、上消化道内镜检查、24 h食管pH监测以及食道Manometry测压。手术方式包括病例1~2经左胸开放,病例3经右胸腔镜,病例4~13经腹腔镜裂孔完成。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13例膈上食管憩室中男7名(53.8%),年龄(64.08±5.9)岁,10例(76.9%)憩室朝向食管左侧壁,憩室颈上缘距门齿距离(35.8±2.0)cm,憩室体直径(4.5±1.7)cm。1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22.1±45.7)min,手术失血量(115.4±60.5)mL,住院时间(10.0±3.4) d。术后发生食管瘘3例,左胸(50%)、右胸(100%)、经腹(10%)路径各1例,其中2例经胸瘘患者均需二次手术。无院内死亡。远期随访可见左胸路径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食管狭窄,右胸路径术后1例患者出现反流,腹腔镜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食管狭窄。 结论腹腔镜经裂孔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安全性,通过解除远端梗阻,极大地降低术后瘘和憩室复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value of endovascular stent in treatment of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 caused by pulmonary carcinoma.Methods There were ten diagnosed SVCS male patients,aged from 63 to 81.With DSA scanning,the lesion was confirmed and localized through angiography.Appropriate stent was advanced and inserted at a right place.Stents were observed for their positions by fluoroscopy or chest films and patency of blood stream by echo-Doppler during follow-up.Results Initial clinical success was achieved to 100%.Average venous pressure of distal end of SVC decreased from 31.5 cm H2O before and 14.7 cm H2O(P<0.05) after stent insertion,and related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or disappeared within 2~3 days.No symptoms or signs of stents displacement or pulmonary embolism could be detected during follow-up.Recurrent symptoms of SVCS were found in two cases,one was conduced by thrombosis at the stent three days after operation,and the others were caused by carcinoma progression 90 days after operation.Five cases survived for 11,11,12,14,20 months up to now.Conclusion 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stent insertion is a mini-invasive,effective,rapid technique and usually the first choice of treatment for palliation of SVCS.To prolong survival,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carcinoma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预后判断及随访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CYFRA21—1结果,分析其与患者预后、复发和转移之间的关系。CYFRA21—1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7个月,治疗前总的阳性率为42.0%(87/207),其中腺癌34.6%(27/78),鳞癌为48.8%(60/12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01,P〈0.05)。全组、Ⅱ期和Ⅲ期术前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均较阴性患者差(P〈0.05)。术后27个月随访中患者再次出现阳性或持续阳性对诊断是否有转移或复发的敏感性为52.9%(54/102),特异性为91.4%(96/105),而对于术前阳性的患者,则敏感性为81.3%(39/48),特异性84.6%(33/39)。结论 术前CYFRA21—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差于阴性患者,CYFRA21—1可作为监测肿瘤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管状胃经胸骨后或后纵隔两种不同上提路径对三切口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切除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8月上海市胸科医院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管状胃不同的上提路径将患者分为两组:胸骨后组,93例,男71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5±7.7)岁;后纵隔组,51例,男3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3±8.0)岁。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术后第1、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位置及术后病理肿瘤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后组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比例高于后纵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vs.5.9%,P=0.075)。后纵隔组行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比例高于胸骨后组[27例(52.9%)vs.42例(45.2%),P=0.020]。胸骨后组与后纵隔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ICU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1.3±59.1)min vs.(253.1±27.7)min,P=0.862;(223.7±75.1)ml vs.(240.0±75.1)ml,P=0.276;(3.7±6.6)d vs.(2.3±2.1)d,P=0.139)],后纵隔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胸骨后组R1/2切除的患者比例更高(12.9%vs.5.9%,P=0.187)。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方面,胸骨后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更高(25.8%vs.5.9%,P=0.003),且术后早期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也高于后纵隔组(25.8%vs.5.9%,P=0.003)。两组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第3个月生活质量均比第1个月明显提高(P0.001)。胸骨后组患者术后第1个月吞咽困难症状评分比后纵隔组高(3.3±1.5 vs.2.6±1.1,P=0.007),而术后第3个月反流症状评分比后纵隔组低(3.0±1.8 vs.3.6±1.6,P=0.045)。结论经胸骨后路径和后纵隔路径上提管状胃对于三切口食管鳞癌切除术均是安全可行的,经胸骨后路径会增加早期吻合口瘘发生的几率,并带来更多的吻合口狭窄率,但相对后纵隔组可降低患者术后反流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病人 女 ,4 3岁。右下肢摔伤后肿胀、抽搐、疼痛 ,予活血化淤药物治疗 2 0余天 ,症状呈加重趋势。进一步检查提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入院予华法林、降纤酶、青霉素等药物抗凝、溶栓、抗炎治疗。 33d后 ,突然出现胸痛、咳嗽、痰中带血 ,并于次日活动后出现 1次晕厥 ,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四肢湿冷。查体 :心率 12 0次 min ,血压 75 5 0mmHg(1mmHg =0 133kPa) ;双肺呼吸音粗糙。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急诊螺旋CT显示右肺动脉干及左下肺动脉血栓形成 ,右侧胸腔积液 (图 1)。确诊为双侧肺动脉栓塞。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利用带阀门内支架 (WYW )方法介入治疗疑难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40例PDA患者 ,降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内径 (最狭处 )为 1.4~ 13 .3mm ,平均为 5 .8mm。PDA形态 :漏斗型 7例、管型 15例、乳头型 9例 ,窗型 3例、PDA结扎术后再通 6例 ( 2例为两次结扎术后再通 ,1例为体外循环下缝扎术后再通 )。其中 2 5例 ( 62 .5 % )属疑难PDA范畴。结果 用WYW方法一次堵闭的成功率为 97.5 %( 3 9/3 7例 )。即刻PDA造影显示无残余分流 ;术后第 1天 ,胸部正侧位片检查可见支架固定良好 ;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随访 2~ 85个月 ,无一例再通 ,恢复良好。结论 带阀门内支架的技术及装置可靠、有效 ,简化了手术 ,可堵闭各种类型的PDA ,尤其适用于疑难PDA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切除术(McKeown术)颈部吻合后发生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一治疗组中行McKeown术,以管状胃代食管的所有食管癌患者,以术后出现良性吻合口狭窄并进行连续扩张次数≥3次的患者为狭窄组,无术后狭窄或狭窄较轻扩张次数<3次的患者为非狭窄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ASA评分、手术方式、吻合方式、管胃上提部位、肿瘤R0切除情况、吻合口瘘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入选271例患者,有9.6%的患者需要行3次或3次以上的扩张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70岁)、术前新辅助治疗、手工吻合、胸骨后管胃上提路径、吻合口瘘、肿瘤的非R0切除与严重的吻合口狭窄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瘘(OR=5.541,95% CI:2.110~14.549,P=0.001)和胸骨后管胃上提路径(OR=6.736,95% CI :1.623~27.965,P=0.009)是严重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吻合口瘘、胸骨后上提路径是食管癌McKeown手术颈部吻合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