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及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共488名,GDS得分>10分者有39名,经医师评估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者为33例,老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6.8%。老年抑郁症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χ~2=2.891,P=0.039);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高(分别为χ~2=16.588,P=0.001;χ~2=0.238,P=0.017);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较无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更易患抑郁症(χ~2=0.036,P=0.046),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低(χ~2=4.208,P=0.040);受教育水平高者,患老年抑郁症的概率低(χ~2=2.440,P=0.035);脑力劳动者、有业余爱好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小(分别为χ~2=0.024,P=0.046;χ~2=9.229,P=0.002)。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逐步法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上,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性别、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心脏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系统式集体音乐治疗(systematic group music therapy,SGMT)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心理及阳性阴性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按系统抽样方法抽取160例病例,按1∶1配对,80例为干预组,另80例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SGMT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使用三种量表作为评价工具。结果在实施干预后的第18个月,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平均得分均比对照组平均得分降低(P0.05);干预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分量表平均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SGMT干预,能有效地改善社区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且能改善其阳性阴性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和规律,为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街镇25个居委55岁以上常住人口的中医体质分类情况。结果①本次研究按社区常住人口资料预抽样4600人,实际调查4086人(88.83%),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74份。②4074例调查对象中,平和质1976人(48.50%),偏颇体质2098人(51.50%);偏颇体质中最多的是痰湿质722人(17.72%);各体质类型的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女性阳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P=0.0017)。③不同年龄组之间各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痰湿质(P=0.005)、瘀血质(P=0.002)及特禀质(P=0.00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构成比有差异。④单一体质者2506人,其中平和质1976人,占单一体质的78.85%;单一偏颇体质530人,占单一体质的21.15%。兼夹体质者1568人,其中兼有2种体质者850人,占偏颇体质总数的40.51%;兼有3种或以上体质者718人,占偏颇体质总数的34.23%。⑤本次调查中,慢性疾病患者222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4.64%,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2188人;无慢性疾病者184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5.36%。无慢性疾病者中平和质占51.19%,偏颇体质前三位依次为痰湿质(16.67%)、阳虚质(14.07%)、气虚质(6.44%)。无慢性疾病者平和质构成比(51.19%)明显高于慢性疾病患者(46.27%)(P〈0.001)。结论本次被调查的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48.50%,偏颇体质以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三者占比最高,均与脾胃后天之本密切相关,提示老年人调养脾胃的重要性;老年人偏颇体质中多有兼夹体质,也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防治抑郁症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测定4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的血清BDNF水平和抑郁严重程度,并与49名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治疗8周末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HAMD总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与性别及年龄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受教育程度、病程及HAMD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BDNF水平的下降,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状,并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女性下岗职工的社会支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较少,故本中心与上海浦东新区妇联联合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查,以期为有关部门进行干预、改善她们的社会支持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随机抽取上海浦东新区妇联组织下的四个街道共2 0 0名下岗后再就业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女性为调查组,抽取浦东某大型工厂年龄相似的在职女工10 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二、方法( 1)调查工具:自编家庭一般情况调查表;SCL 90 [1] 问卷;C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 ] 。以总分及3个分量表为统计指标。( 2 )调查方法: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12周,干预前,后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同时进行干预前后2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调查。结果 100例患者中发生便秘42例(42%)。抗精神病药物之间比较,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的患者与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患者便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的影响比较,合并用安坦患者,不同年龄、管理方式、住院次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NOSIE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情况比较,干预效果从4周后开始显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境-促进协作医疗"(IMPACT)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网络系统中,抽取符合病例要求的60例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IMPACT管理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的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价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第6、12、18个月时的抑郁症状及服药依从性得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期间的复发住院率。使用生活质量表(SF-36)评价干预前、后(第18个月)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变化情况。[结果]在干预后第6、12、18个月,干预组患者的HAMD和SDS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ITAQ得分提升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价中,干预组患者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健康变化得分提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无1例复发住院,对照组有6例复发住院,复发住院率为20%(χ2=6.67,P0.05)。[结论]IMPACT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复发住院率,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症患者MMPI测查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MMP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心理咨询门诊神经症患者进行MMPI测查。结果 男女神经症患者的编码模式和剖析图相似。L、F、K、Pd、Sc量表与神经症诊断有密切关系。结论 神经症患者的基本人格特征为神经质人格,MMPI的测定为临床诊断,心理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临床,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5个街镇25个村居委会55岁以上常住人口,筛查老年抑郁症,再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辨证分型,考察其中医体质类型、证型、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抽样4 600例,回收有效问卷4 047份,筛查出抑郁症患者519例,其体质类型以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最多,分别是122、99、99例,此3类体质占抑郁症总数的61.66%,其次是平和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分别为94、37、26、18、17、7例。中医证型以肝郁气滞型最多,为141例,其次是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分别是132、77、59例。结论老年抑郁症多为"情志之郁,因郁而病",初起以气滞气郁为主,多为实证,久则由实转虚,导致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可能影响程度.方法 应用多阶段多层次随机抽样法,采用上门单独问卷调查方式,对4086例上海浦东新区户籍老年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Petersen的MCI诊断标准,将老人分成MCI组和正常智力组进行对照,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MCI占612例,患病比率为14.98%.文盲患MCI的相对危险度(RR)是初中、高中及大学文化的3.11,3.92及5.13倍;女性是男性的1.382倍;80 ~ 89岁组和≥90岁组是60~ 69岁组的2.987和2.146倍;月收入<1300元组是>4000元组的1.698倍,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是非糖尿病和非高血压组的2.756和2.151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文化程度低、养老金低、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吸烟等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人MCI患病比率较高,受多种危险因素明显影响,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有助于减少该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