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49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背景 视网膜前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的调控和参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等参与其中,研究视网膜前膜的形态结构和病理学特征对于防治相关的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和病程眼底病变所致视网膜前膜的病理特点,研究CTGF和FN在视网膜前膜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玻璃体切割术或硅油取出术中获得的视网膜前膜标本,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组24例24眼,包括病程<90 d者14眼及≥90 d者10眼;伴有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RD)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0例20眼,硅油填充眼组7眼,病程均≥90 d.各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均为C2级以上.对获取的视网膜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前膜标本中CTGF和FN的表达,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病程≥90 d不同组间和RRD组不同病程间视网膜前膜标本中CTGF和FN表达阳性率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RRD组病程<90 d的标本中以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炎性细胞增多为主,而病程≥90 d的标本中以神经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多为主.RRD组和伴有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RD的DR组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而硅油填充眼组以纤维增生为主要表现.病程≥90 d的3个组视网膜前膜中,RRD组CTGF阳性表达者7眼,占70.0%,伴有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RD的DR组18眼,占90.0%,硅油填充眼组2眼,占28.6%,3个组间视网膜前膜中CTGF表达阳性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RRD组FN阳性表达者9眼,占90.0%,伴有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RD的DR组18眼,占90.0%,硅油填充眼组7眼,占100.0%,3个组间FN表达阳性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RRD组中,病程≥90 d者视网膜前膜中CTGF阳性表达者7眼,占70.0%,病程<90 d者13眼,占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病程≥90 d者视网膜前膜中FN阳性者9眼,占90.0%,病程<90 d者7眼,占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结论 CTGF和FN在不同眼底病所致的视网膜前膜中及不同阶段的视网膜前膜中均呈差异性表达.CTGF的表达变化与病程和疾病类型有关,而FN的表达变化仅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62.
早期糖尿病肾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冰  班博 《山东医药》2009,49(37):104-10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DM人群的DN发生率为20%-40%,为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若在DN早期(微量蛋白尿期)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逆转肾脏损害,延缓病情进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DN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3.
杨亚勤  夏永华  孙冰  石金河  梁栋梁 《重庆医学》2013,(27):3255-3256,3259
目的探讨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多发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记录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器官损伤数目、消化道出血、肺挫裂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呕吐、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输血量。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SNP位点rs3788853、rs13306087、rs12709426作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治疗组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超过6h6种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CE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6种影响因素均是研究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过长等因素是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4.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人们对于健康教育有着更高的要求,医院逐渐采用人性化服务的护理理念代替传统的护理模式.产房的人性化服务护理理念的质量对于确保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产房的医护人员在采用人性化服务进行护理工作时,应该全面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护理工作中,使产妇以及婴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安全不会受到影响,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5.
孙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32-33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骨科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原因,采取措施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认知功能障碍在术后3~15d消失,平均时间8.5d,3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6d,全部康复出院。结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着坠床、拔管、自伤等安全问题,危害严重,延迟康复、增加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因此,要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6.
孙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59-360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研究3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的改变。结果38例2型糖尿病合并的检查,28例被确诊是糖尿病合并肾病(DN),占85%;6例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的非糖尿病肾病疾病(NDRD),占10%;剩下的4例是非糖尿病肾病疾病,占5%。其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检查结果符合该诊断病率95%,误诊5%。经过两组的检查与临床表现该实验得出的结果在差异上均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有一小部分是非糖尿病肾病。如果只是根据以往的临床资料室很难判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胼胝体变性又称Marchiafava Bignami disease(MBD),主要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我国首例MBD由宣武医院张通等人于1994年报道,CT和MRI应用后,诊断率提高。现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诊治的4例MB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8.
孙冰  王海昌  王海燕 《心脏杂志》2019,31(6):660-666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静脉应用盐酸艾司洛尔(Esmolo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唐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17例并将其分为盐酸艾司洛尔(Esmolol)组(试药组,n = 59)和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n = 58)。主要观察终点为PCI术后24 h肌钙蛋白的实验室结果。次要观察终点为术后90 min心电图ST改变,术后3 d、6周、12周和24周复查心脏彩超,24周随访时填写西雅图SAQ量表,统计出院24周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用药及其他治疗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主要终点事件比较,心肌肌钙蛋白(cTn)I(ng/ml)[13.70(7.74,33.80) vs. 26.05 (10.70,57.90), 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g/ml)[8.22(4.07,23.50) vs. 22.95(4.00,57.63),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次要终点事件比较术后2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57(52,65) vs. 53 (48,57), 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 > 50%(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CI术中静脉应用中、低剂量盐酸艾司洛尔可降低STEMI患者的心肌损伤,改善心肌缺血,提高术后24周LVEF,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并分析经过不同降糖治疗方式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合并结核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计算机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内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其中50例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加以治疗,归入本次探究的对照组,而另50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归入本次探究的观察组,经统计学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及进食后血糖水平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降低更为显著,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明显吸收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联合肺结核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显著,而胰岛素注射降糖方案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