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利用哺乳动物细胞悬浮培养表达系统分泌表达人源Dickkopf-1(DKK1)蛋白,纯化蛋白并制备特异性抗体。方法:构建DKK1真核表达载体pCMVcStrep-DKK1,并借助脂质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入Free-Style293-F细胞(无血清培养),ELISA和蛋白印迹法检测DKK1蛋白表达量。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DKK1蛋白,Wnt信号通路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其生理活性。以纯化的DKK1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相应抗体,并初步鉴定其抗原特异性。结果:DKK1蛋白分泌表达在Free-Style293-F细胞培养液中,蛋白浓度在转染后第5天达最高(20mg/L)。所纯化的DKK1蛋白能够抑制Wnt3a蛋白诱导的报告基因的表达。抗DKK1小鼠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细胞内源性DKK1蛋白。结论:建立了在哺乳动物细胞悬浮培养系统中高效分泌表达人源DKK1重组蛋白的表达系统,并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为其下一步结构与功能研究及在肿瘤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2.
食管癌精确放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疗效确切,与常规放疗相比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局部未控制和复发.就目前而言提高局部控制不能单纯依靠提高靶区剂量,同期放化疗的应用更进一步改善了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大剂量单次、大剂量连用2次和常规剂量3种方法治疗急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惠儿55例,随机分为3组,均静脉滴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观察1组(20例)予1.0 g/(kg·d)×1 d,观察2组(15例)予1.0 g/(kg·d)×2 d,对照组(20例)予常规剂量0.4 g/(kg·d)×5 d.3组均联合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1.5 mg/kg、每12 h给药1次,3~5 d后改醋酸泼尼松片1~2 mg/(kg·d)分次口服.观察血小板上升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对照组血小板上升至安全范围快(P<0.05),达正常范围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少(P<0.05).观察1组及观察2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单次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大剂量连用2次的疗效相当,比使用常规剂量的血小板提升速度快,可使患儿早脱离风险,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4例食管鳞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 处方剂量56~61.2 Gy,单次1.8~2 Gy。放疗前、放疗末及放疗后1~3个月行DWI检查,用食管钡餐造影、DWI高信号消失情况、表面弥散系数(ADC)对放疗疗效进行评价,并与预后相结合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随访率98.7%。放疗末DWI高信号消失组23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2.6%、68.5%;放疗后1~3个月消失组40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74.5%、49.2%;始终未消失组11例,1年生存率9.1%,生存期最长17个月(χ2=39.78,P<0.05)。造影评价完全缓解47例中,20例放疗末DWI高信号消失;23例放疗后1~3个月消失,其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3%和86.7%、66.1%;高信号始终未消失4例,生存期4~7个月(χ2=37.80,P<0.05)。造影评价为部分缓解的26例中,3例放疗末高信号消失;17例放疗后1~3个月高信号消失,1、2年生存率为58.8%、19.3%、高信号始终未消失6例,生存期4~17个月(χ2=11.72,P<0.05)。患者正常食管组织的ADC0、食管肿瘤放疗前的ADC1及放疗末的ADC2值分别为(3.12±0.53)、(1.64±0.48)、(2.65±0.58)s/mm2,疗末ADC2/ADC0≤90%组(40例)与>90%组(34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4%、28.2%和83.1%、75.7%(χ2=10.35,P<0.05)。放疗末肿瘤区域ADC值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OR=0.060,P<0.05)。结论 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食管癌放疗疗效进行评价可以较好地提示预后,弥补食管钡餐造影在疗效评价中的不足,疗后肿瘤区域ADC值大小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是在麻醉基础上施行的一项新技术 ,对麻醉及电击后的应激处理有特殊的要求。现就我院近两年来 636例麻醉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36例中 ,男 2 56例 ,女 380例 ,年龄 (35±1 8)岁 ,体重 (58± 1 1 )kg,均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诊断标准 ,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和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采用美国鹰赛特公司提供的醒脉仪 ,每周治疗两次 ,6~ 9次为一个疗程 ,共计 4733人次 ,平均 7 6次 /例。方法  63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硫喷妥钠组 335例 (S组 ) ;丙泊酚组 30 1例 (P…  相似文献   
66.
Ezrin蛋白可促进肿瘤转移,上皮钙黏素E(E-cadherin)在上皮细胞的细胞连接中起莺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联合两者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护理继续教育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洁 《哈尔滨医药》2005,25(1):78-78
护理继续再教育是从护校毕业后在岗的一种继续学习。是护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是医疗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习的提高过程。我院对护理人员的继续再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68.
结核是一种危害程度大、发病范围广、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结核的病理形态学表现主要为坏死性的肉芽肿,但这种形态学表现并不特异,在其他类型的肉芽肿性疾病中也有类似表现。部分结核性肉芽肿由于取材标本较小、个体差异、病程进展和感染部位不同等原因可以缺乏典型的坏死性肉芽肿表现,这给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 19(CYFRA2 1- 1)、癌胚抗原 (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 (以下简称胸液 )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 5 2例良恶性胸液中的 CYFRA 2 1- 1和 CEA。同时检测 16例恶性胸液患者化疗前后血清 CYFRA 2 1- 1、CEA。结果 良恶性胸液中 CYFRA 2 1- 1、CEA差异明显 (P<0 .0 1) ,如以 CYFRA2 1- 1>3.3ng/ml,CEA >15 ng/ml作为阳性判定值 ,则 CYFRA2 1- 1对恶性胸液阳性检出率为 83.3% ,特异性 90 .9% ,CEA阳性检出率为86 .7% ,特异性 95 .4% ,CYFRA2 1- 1与 CEA联合检测对恶性胸液阳性检出率提高到 98.1% ,特异性提高到 10 0 %。结论 联合检测 CYFRA2 1- 1、CEA对良恶性胸液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并可作为观察化疗效果、病情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某院连续5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06、2008、2010、2012和2014年某日现患率进行分析.结果 5次调查现患率1.62%~4.44%,例次现患率1.96%~4.73%.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各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8.44%~66.13%).Ⅰ类切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由93.50%下降至65.50%(P<0.01).结论 该院近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