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5年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终点事件发生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方法 初发性脑梗死患者9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6例,对照组352例,治疗组给予个体化血压调治技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及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三大类药物构成一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降压、单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3年和5年后脑梗死再发率、终点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3年和5年脑梗死再发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vs 13.6%、7.8%vs21.0%、5.8%vs 11.6%(P<0.01),治疗后5年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4.2%vs 7.1%(P<0.05).治疗组治疗后3年和5年功能健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头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肝酶升高、消化道出血、癌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退出率高于治疗组,13.6%vs 5.3%(P<0.01).结论 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能显著降低脑梗死再发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极大的提高了功能健康水平.患者对药物依从性好,而且安全性也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显著增高,CH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较正常人明显增高。本研究通过测定CHF患者血浆BNP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探讨BNP及PAI-1与心衰程度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注射用尤瑞克林,应用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0.15 PNA注射用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30 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前2 d,使用60 mg阿加曲班,稀释液为1 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4 h;从第3天开始,阿加曲班剂量更改为10 mg,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持续3 h,每日1次,阿加曲班和尤瑞克林均持续用药30 d。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神经损伤标志物、安全性及预后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反映患者神经功能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良版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反映患者生活质量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MBI评分和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8.12%)明显高于对照组(68.32%),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清谷氨酸、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预后良好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消除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临床应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0例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蚓激酶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1639,P<0.0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951,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t=5.6362,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判定脑钠素(BNP)在评价冠心病(CH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改善心功能中的价值。方法测定连续43例成功接受PCI的CHD患者术前及术后第4天晨血浆BNP及超声心动图(UCG)室壁运动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分数(FS)、舒张早期充盈峰的最大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的最大速度(A峰)及E/A。结果43例冠心病患者总体PCI术前及术后第4天UCG的变化不明显(P>0.05);而PCI术后第4天BNP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特别是心肌梗死组(尤其是前壁心梗组)、室壁运动异常组、左室扩大组、心功能不全组、三支病变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组、罪犯血管再通组术后BNP较术前BNP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BNP评价PCI的近期疗效优于UCG,可作为评价PCI术改善心功能近期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预防再发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预防再发的效果、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对照研究。方法初发性脑梗死患者287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147例、阿托伐他汀组140例,给予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10~20mg每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分为高危患者和极高危患者,脑梗死的高危患者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为达标,极高危患者以LDL—C〈2.1mmol/L为达标,达标后5~10mg长期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DL-C变化、不良反应、药费及退出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辛伐他汀组高危患者(3.58±0.81)mmol/Lvs(2.49±0.33)mmol/L、极高危患者(3.73±0.72)mmol/Lvs(1.94±0.12)mmol/L,阿托伐他汀组高危患者(3.42±0.71)mmol/Lvs(2.55±0.22)mmol/L、极高危患者(3.61±0.42)mmol/Lvs(1.95±0.21)mmol/L(均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及1年后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3、6、9及12个月LDL-C的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脑梗死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无死亡患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药费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辛伐他汀组退出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在脑梗死的危险分层下,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能使LDL-C持续达标,预防脑梗死再发效果理想、可靠安全、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能使广大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魏玉清  王云  孔咏梅  齐东 《河北医药》2010,32(7):851-852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可降低有症状和无症状的重度脑血管狭窄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逐渐被证实。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支架术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渐被人们重视,如:穿支闭塞等并发症。但支架术后抑郁还未被人们重视,而支架术后抑郁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延缓恢复,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本文旨在对我科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出现抑郁的患者进行分析,为支架术后的患者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为了保护手术者,减少医疗纠纷。本站于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对1532例人工流产(简称人流)者采用B超监测下进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VD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加用艾地苯醌,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 <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CDR)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研究组变化均更显著(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凋亡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水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