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0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早产儿认知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建立对早产儿光刺激后的反应模式,评价早产儿早期的认知功能,研究早产儿在发育过程中的脑反应性与足月儿之间的差距。方法:对纠正胎龄3个月、6个月的早产儿进行光刺激,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观察光刺激后脑反应性的变化,并与同龄儿对照。结果:早产儿在纠正胎龄3个月时,光刺激后开始反应时间、反应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为17.2±5.2s、38.4±9.6s,明显长于足月儿的13.1±2.7s、28.9±5.0s;脑组织还原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脑组织氧饱和度在刺激后的最大反应值分别为(1.2±0.5)%、(1.5±0.6)%、(1.3±0.4)%,明显低于足月儿的(2.3±0.3)%、(2.8±0.3)%、(2.4±0.5)%。到了纠正胎龄6个月时,光刺激后的脑反应性与足月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产儿在发育过程中,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滞后,到纠正胎龄3个月时,外界刺激后的脑反应性仍落后于同龄儿,到了纠正胎龄6个月时,脑反应性接近同龄儿,应加强对早产儿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新生儿脑梗死(NCI)的相对可行的方法.方法 有目的 地收集在我院分娩的NCI高危儿和同顾分析转诊患儿的围产期病史;记录发病或确诊前后患儿临床表现;比较颅脑超声、CT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对NCI诊断的敏感性及各自特点并分析NCI发病高危因素、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1)与NCI相关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宫内感染、各种原因所致胎儿窘迫和(或)生后窒息、脑血管发育畸形和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等.(2)主要临床表现:55.3%(21/38)出现惊厥.其中57.1%(12/21)为与病灶部位相吻合的局灶性惊厥.23.7%(9/38)未出现惊厥,而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和(或)原始反射异常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21.1%(8/38)患儿没有显著临床表现.(3)发病后2~3 d内颅脑超声检查的阳性率达85.0%~90.9%,MRI的阳性率为(5/7~9/9),均高于CT的阳性率(2/4~5/9)(P=0.043).三种方法对晚期脑梗死病灶均能有效地做出诊断,阳性率分别为:颅脑超声94.7%、头颅CT 93.8 %,MRI为10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9).结论 MRI尤其是弥散加权MRI和颅脑超声均能对NCI做出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程序包括:关注具有高危围产因素的新生儿;生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并给予常规颅脑超声筛查;必要时进行MRI确诊.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改进后的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护理方法 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8年4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重点突出做好患儿及家长认知与行为的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全程动态连续性观察,制订个体化健康宣教计划.比较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前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总分值、治疗前后脉冲振荡(IOS)肺功能检测.结果 将2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肺功能检测报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结果 经统计处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舌下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配合改进后的护理方法 能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使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4.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出现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共报告95333例确诊病例(其中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85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中国将面临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这为防治我国儿童的疾病疫情提出了新的挑战[1]。在这次疫情中,与成人病例相比,儿童病例相对较少、症状轻、预后较好。目前国内病例数据显示,18岁以下儿童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性,23岁。因咽痛、发热3天入院,有氧氟沙星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8.0℃,脉搏84次/分钟,呼吸16次/分钟,血压125/70 mm Hg,体重67 kg,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予双黄连粉针剂3000 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滴,在输液约20分钟后,患者感上腹部不适,恶心欲吐,胸闷、憋气,遂起床解小便而晕倒,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口唇紫绀。查体:体温39.2℃,脉搏116次/分钟,呼吸24次/分钟,血压80/40 mm Hg,考虑为静滴双黄连粉针剂…  相似文献   
86.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全身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某种未知抗原在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宿主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目前很多研究证实DC在结节病的免疫发病和肉芽肿形成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DC及其亚型在结节病患者外周血、肺泡灌洗液、皮肤及淋巴结的分布、含量、发育成熟阶段及免疫刺激功能的变化与结节病的免疫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有关DC在结节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88.
颞下颌关节因其部位较特殊,邻近的骨骼解剖位置尤为复杂。一般的投照方法是让病人俯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床板,使头部转成侧位。X线管向足侧倾斜25~30度角,用沙袋或拳垫于下颌体部使头平稳不动。摄取两侧关节,以做比较。但此种方法有以下缺点。  相似文献   
89.
氧疗是围产期窒息复苏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浓度氧的应用,氧的毒性作用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氧复苏时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高氧自由基脑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90.
1α(OH)VitD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a(OH)VitD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方法3例4~10a患儿,分别给予1a(OH)VitD3,治疗,疗程28d~57d。结果经1a(OH)VitD3诱导,3例患儿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1α(OH)VitD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