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中T细胞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过程中的T细胞增多,其病理特点为血管周围的单核细胞浸润和节段性髓鞘脱失,此型脱髓鞘病变均是一种细胞免疫介导的疾病。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T细胞成分有两大群,即CD4+和CD8+。它们可直接介导发生损害,并且诱导B细胞产生病变原性自身抗体而攻击靶器官。研究T细胞及其亚群对三叉神经的作用,对探讨脱髓鞘病变的发生机制及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具有指导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50例于1995~1998年入本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均经临床及必要的辅助性检查,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继发性18例。其中,男性30例,…  相似文献   
62.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液P物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是否有P物质参与,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正常自愿者10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者侧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含量,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P物质的含量作为正常对照。结果: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结论;三叉神经  相似文献   
63.
辣椒素作用于眶下神经对初级传入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峰  赵云富  姜晓钟 《上海医学》2001,24(12):752-754
目的:探讨辣椒素局部给药于成年大鼠眶下神经下神经干对初级传入神经的影响,方法:用2%辣椒素溶液直接给药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干,对侧对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在电镜下观察双侧眶下神经纤维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区(CNV)P物质(SP)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辣椒素给药后在神经纤维变性溶解,而有髓神经纤维完好;给辣椒素后CNV区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辣椒素局部神经干给药能选择性毁损初级传入神经中无无髓纤维,减少CNV区SP含量,提示辣椒素局部给药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4.
深覆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错畸形,临床较常见,不但影响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影响生理功能、美观和发育,导致牙齿早失,甚至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临床治疗多为在恒牙列期采用固定矫治器和拔牙治疗,矫治较复杂。如何在早期阻止或减轻深覆的发生发展,减少对生...  相似文献   
65.
内皮细胞与三叉神经脱髓鞘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与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的关系,为临床解释脱髓鞘病因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用描写、轻度、中度、脱髓鞘组进行免疫组化表达,对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在病变处分布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C D31、 F8 的表达证实病变处血管内皮细胞突起和塌陷。 C D3、 C D45 R A 表达病变均有淋巴细胞参与。描写、轻度组与中度、脱髓鞘组的血管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05 或 P< 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在脱髓鞘病变中,可激活淋巴细胞,也可输送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因此,阻止内皮细胞的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作者自1980年始首先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作舌再造,获得满意效果.1985年起又用颈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和重建舌的缺损,共做1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主要优点.皮瓣带有肌肉。因此从丰满度上讲更适应于舌缺损的需要,同时还带有运动神经,对功能恢复更好。供区更靠近口腔,血供丰富.同时肌皮瓣厚薄均匀、适中,为临床医生增加了一种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口内径路神经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采用口腔内内径行神经切断、切除术治疗174例。术后近期控痛率100%,复发率为1.72%;三叉神经切断口内径路方法新、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可能与解剖及处理不善有关。  相似文献   
68.
三叉神经痛近、远颅端患支神经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不同节段末梢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探讨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术中切取 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下齿槽神经 (近颅端 )和颏神经 (远颅端 ) ,2 %戊二醛固定 ,1%锇酸后固定 ,环氧树脂包埋 ,制作超薄切片 ,并以醋酸双氧铀、枸橼酸铅双重染色 ,在电镜下比较其脱髓鞘程度。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近颅端神经和远颅端神经均有病理改变 ,有髓神经纤维结构紊乱、髓鞘松解 ,出现脱髓鞘变 ,雪旺氏细胞胞浆内有脂滴沉积、髓鞘碎片 ,近颅端神经的脱髓鞘变的程度比远颅端的神经稍轻。结论 神经脱髓鞘变与三叉神经痛发病有关 ,手术治疗时尽量在高位切除可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9.
三叉神经痛患者痛支中hNav1.8 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hNav1.8在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6例原发性TN(Ⅲ支)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痛支(下牙槽神经)和非痛支(舌神经)为研究对象,以舌颌颈联合根治术患者耳大神经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患者眶下神经为阴性对照,以βactin为内参照,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etrodotoxinresistant,TTXR)钠通道hNav1.8mRNA在TN患者痛支神经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Nav1.8mRNA在TN患者痛支中的表达强度(1.233±0.324)明显高于非痛支(1.018±0.249),t=3.919,P=0.011。结论:hNav1.8mRNA在三叉神经痛支中的表达升高可能在TN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hNav1.8阻滞剂的研究有可能产生副作用较低的TN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0.
上颌前牙单个种植体带角度基桩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单个上前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是种植义齿修复的一种特殊形式,但这种种植修复形式需要辅以带角度基桩来弥补植入体长轴与上部修复体长轴的不一致.从而造成了其应力分布形式的特殊性.方法:本实验运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角度基桩在相同修复条件下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实验采用美国AIS公司的ALGOR分析软件,通过对离体上颌骨标本CT扫描,建立一个部分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的右上中切牙位置植入一枚Branemark种植体,上部连接成角度的基桩,在基桩截面上施加一个二维的咬合载荷,同时输入物理参数,在计算机上运行ALGOR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及处理.结果:三维有限元方法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种植义齿结构各部分的应力分布;随着基桩角度增大,加载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峰也随之增加,其增加的幅度随基桩角度增大加大,加载后,应力集中于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区域,最大压应力位于辰侧颈部皮质骨区域;最大拉应力位于腭侧颈部皮质骨区域:从颈部1/3骨质区至根端方向,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集中明显减小.结论:运用成角度基桩修复单个上前牙缺失,种植体及周围组织的应力集中于颈部皮质骨区域,应力随基桩角度增大而增加,故临床应用这种修复形式时,应尽量减少基桩的角度,从而使植入体长轴与上部修复体长轴趋向一致.避免过大的应力峰值对种植体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