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病例患者,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咯痰伴憋喘20余年,加重3 d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余年。查体:T 37·3℃,P 126次/min,R 30次/min,Bp 120/90mmHg,昏迷,胸廓对称呈桶状,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以右侧中下肺显著。心肌酶:LDH 1 195 U/L,CK 726 U/L,CK-MB 71 U/L,肌钙蛋白38·9 ng/ml。血常规:WBC 16·8×109/L,HGB 138 g/L。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COPD,右下肺炎,Ⅱ型呼吸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给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心肌供血,痰培养示:金…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与探讨榄香烯逆转肺癌化疗耐药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动物实验分别从体外、体内研究榄香烯逆转化疗耐药的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由含药血清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的增殖率;通过复制Lewis肺癌小鼠模型,并予榄香烯及多柔比星进行处理,最终测量各组小鼠肿瘤的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细胞研究结果显示,榄香烯、多柔比星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的Optical Density光密度值(OD值)均小于模型组(P0.01),而榄香烯组OD值高于多柔比星组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多柔比星组OD值高于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动物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榄香烯组、多柔比星组及榄香烯+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1),而多柔比星组的抑瘤率高于榄香烯组(P0.01),低于榄香烯+多柔比星组(P0.01)。结论:榄香烯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且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文应用131I标记的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Ab)Sc3A及其F(ab′)2作为导向治疗剂,加rHuIFN-γ治疗荷人结肠癌裸鼠获得明显的抑瘤效果。结果表明,rHuIFN-γ+131I-Sc3AmAb或131I-F(ab′)2的抑瘤作用分别为84.5%和91.9%,明显优于PBS+131I-Sc3AmAb或131I-F(ab′)2治疗组(分别为69.6%或60.5%);F(ab′)2组优于完整的mAb组,提示IFN-γ具有良好的导向辅佐作用。上述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桡动脉作为血管桥材料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血管桥痉挛一直是困扰桡动脉移植的难题.实验通过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AdCMVeNOS)转染人桡动脉,体外培养后检测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5-03104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完成.实验用Enos-Ad由该院麻醉科张铁铮主任惠赠.桡动脉来自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剩余桡动脉.将桡动脉横切成5 mm血管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每组8份.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桡动脉血管环分别置于空载腺病毒液和AdCMVeNOS溶液中1 h,取出后体外培养14 d.应用多聚寡核苷酸探针和高敏感标记技术检测外源性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弹性纤维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桡动脉内膜、中膜增生情况.结果:①3组培养的桡动脉在14 d后有新内膜形成和显著的中膜增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内膜厚度及内膜/中膜厚度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培养14d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组内膜和中膜可检测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质表达,对照组及空载腺病毒液感染组未见明显表达.结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成功转染体外培养桡动脉中并有效表达,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具有防治体外培养桡动脉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背景:细胞的多倍性是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不仅影响组织器官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是某些应激条件下代偿性的表现,和发生某些病理过程的基础,尤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的:优化SP600125诱导Dami细胞多倍体化模型,探讨姜黄素对此多倍体化逆转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不同浓度SP600125(15,30,60 mmol/L)分别加入细胞悬液中,诱导Dami细胞多倍体化,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和浓度;将5,10,20 mmol/L姜黄素分别加入含有SP600125的细胞悬液中,培养72 h收集细胞。Annexin V-PI染色法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倍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30 mmol/L SP600125作用Dami细胞72 h,诱导的多倍体化细胞数量最多,并且cyclin D3表达最高;姜黄素明显逆转Dami细胞多倍体化,cyclin D3表达逐渐降低,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果显示,实验成功建立了Dami细胞的多倍体化模型,并确立了诱导多倍体化Dami细胞的SP600125最佳诱导时间和浓度72 h,30 mmol/L。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cyclin D3的表达,逆转SP600125诱导Dami细胞多倍体化。  相似文献   
96.
几种生药的提取部位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考察了石斛、骨碎补、地骨皮、槲寄生的不同提取部位对成骨样细胞UMR10 6的增殖作用。将 4种生药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及其经树脂柱洗脱后的不同提取部位与UMR10 6成骨样细胞共同体外培养 ,用MTT法检测各部位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表明 :除石斛的活性部位在 6 0 %、90 %的醇层外 ,骨碎补、地骨皮、槲寄生的活性部位集中在水层、30 %的醇层。  相似文献   
97.
SLE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TNF R)的关系。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活动期SLE患者35例,稳定期患者25例及健康对照40例血清中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结果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分别为(2.34±0.76)μg/L和(4.33±1.15)μg/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9±0.11)μg/L和(2.05±0.29)μg/L ,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 RII水平分别为(2.93±0.32)μg/L和(5.19±0.53)μg/L ,明显高于稳定期SLE组分别为(1.46±0.15)μg/L和(3.04±0.28)μg/L(P∨0.01)。稳定期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SLE患者组中 ,血清sTNF RI和sTNF RII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69)(P<0.01) ;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亦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58)(P<0.01) ;与补体C3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62和 -0.84)(P<0.01)。结论SLE患者血清sTNF RI和sTNFRII的水平明显增高 ,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 ,这对于SLE的诊断及监测疾病的活动性 ,以及患者的判断预后可能是一种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8.
雍履平用安脏达郁法治疗抑郁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志明 《中医杂志》2000,41(3):143-144
雍履平主任医师,行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对抑郁症治疗有独到之处。他认为抑郁症多由先天遗传和后天长期思想矛盾或精神负担过重所致,临证常以安脏达郁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内源性抑郁症宜安脏达郁,兼心脑共调内源性抑郁症有单相和双相两型,双相为抑郁与躁狂交替发作,单相以抑郁为主。其发作规律为夕轻晨重,症状表现为“三低三少”,即情绪低落说话少,语调低沉动作少,思维迟钝兴趣少;并伴失眠、厌食、性淡及躯体不适。严重者为精神病性抑郁症,可有自卑、厌倦、消极厌世、罪恶妄想、幻听、木僵、“扩大性自杀”和“曲线自杀”。雍氏从“神郁”辨治。治神应从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9.
杜仲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杜仲的水提液及水提液的不同萃取物和UMR106成骨样细胞体外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水提液在0.4mg/ml培养48小时具有最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细胞增殖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而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的剩余水层仍保留与原水提液相似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表明杜仲中极性大部位可能含有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0.
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顺铂和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小时或常温处理,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高温作用后,顺铂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常温时的22.44μg/mL降低至11.74μg/mL;榄香烯对A549细胞的IC50从35.43μg/mL降低至28.68μg/mL;42℃加热1.5小时联合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A549细胞可见凋亡形态,可见凋亡小体,同时有大量细胞坏死。结论低浓度榄香烯可以明显提高高温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