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阿洛欣对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 14 0例新生儿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72例 ,应用阿洛欣治疗 ,对照组 6 8例 ,应用青霉素G钠 (PG)治疗 ,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①治疗组有效率 90 .2 % ,细菌清除率 91.4 % ,对照组有效率 6 4.3% ,细菌清除率6 5 .1% ,两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②治疗组对表葡菌清除率为 80 .7%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G- )清除率 86 .7% ,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③治疗组对金葡菌的清除率为 5 0 % ,对照组为 4 0 %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阿洛欣与PG对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有效率分别为84 .1%、5 8.2 % ,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1)。对新生儿肺炎的有效率分别为 88.7% ,6 5 .1% ,差别非常显著。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治疗组及对照组出现皮疹分别为 3例、5例。结论 :阿洛欣对新生儿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G钠 ,且对新生儿感染的用药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方法 将64例新生儿ABO溶血症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光疗.治疗组在光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IVIG;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诊至生后第2周、第4周、第6周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在ABO溶血病能快速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降低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结核病的表现似乎日趋复杂化,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现将我院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的几例不典型起病的结核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4岁,阵发脐周疼痛2月余,夜间较重。腹痛与饮食无关,时有腹胀、便秘,无腹泻、呕吐、无盗汗。接种过卡介苗。以腹痛待查入院。查体:T36.6℃,体重12kg,慢性病容,皮肤无黄疸。心肺正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化验:三大常规正常。腹部B超:正常。腹平片正常。胃肠钡餐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治疗予雷尼替丁、颠茄合剂、氟哌酸等无效。在观察中发现患儿除了…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2列经临床及头颅CT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病情轻,中,重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经临床观察追踪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体构成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抗菌谱.方法对185例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最多,机会菌、大肠埃希菌次之,其他不太多见的还有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其病原体构成与胎龄、生活方式、原发感染病灶密切相关;而其药物敏感试验示头孢唑啉、先锋必等为首选抗菌素.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的分析,对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足跟采血疼痛评估及非营养性吸吮对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产儿足跟采血疼痛评估方法及非营养型吸吮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足跟采血疼痛刺激后实验组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不予干预。按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三种面部活动、孕周和行为状态(如安静或睡眠)等。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早产儿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疼痛在医疗操作中常见,可用疼痛评分量表综合评估,非营养性吮吸可减少疼痛对早产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30例患者术后应用国际通用疼痛目测分级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缓解明显29例,缓解不明显2例。术后2例患者骨水泥渗漏但没有表现任何不适。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0~2.20分,平均2.0分。术后未发生神经根、脊髓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足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简易CPAP供氧对体质量偏高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的血气影响。方法:对入住NICU的体质量偏高新生儿(3.5kg〈体质量〈5.0kg)肺炎中出现呼吸窘迫时,除常规抗感染等基本治疗外.采取简易CPAP供氧或面罩供氧治疗。比较两组不同供氧方式治疗前后pH值、PaO2、SaO2的变化。结果:简易CPAP供氧组血气分析主要参数值,治疗前与其他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3d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简易CPAP供氧对体质量偏高生儿肺炎呼吸窘迫时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通气的效率,治疗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