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38篇
  免费   1785篇
  国内免费   1122篇
医药卫生   36045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843篇
  2022年   733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848篇
  2018年   947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670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1838篇
  2013年   1646篇
  2012年   1909篇
  2011年   2153篇
  2010年   2067篇
  2009年   2069篇
  2008年   1877篇
  2007年   1869篇
  2006年   1664篇
  2005年   1711篇
  2004年   1541篇
  2003年   1423篇
  2002年   1105篇
  2001年   1032篇
  2000年   946篇
  1999年   650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维普、CBMdisc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以及资料提取工作,应用AMSTAR2量表以及GRADE评估工具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包含25个结局指标,涉及4种中药注射剂。AMSTAR2量表评价结果中"是否提供前期设计方案"、"是否提供排除文献清单"、"纳入标准中是否考虑发表文献,如灰色文献"、"是否说明相关利益冲突"4项为导致方法学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GRADE评估工具的评价结局中,纳入系统评价的局限性以及发表偏倚为引起结局指标证据质量降低的原因。对纳入文献再进行Meta分析显示,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Z=10.99,RR=1.45,95% CI (1.36,1.55),P<0.01]、血管再通率[Z=2.29,OR=1.34,95% CI (1.04,1.72),P=0.02],改善心率[Z=21.52,MD=4.80,95% CI (10.12,12.15),P<0.01],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Z=4.38,RR=0.53,95% CI (0.40,0.70),P<0.01]、病死率[Z=5.94,RR=0.49,95% CI (0.39,0.62),P<0.01]。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律失常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现今关于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的评价方法尚不规范,证据质量偏低,对此次评价结论可靠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方法和细胞筛选模型,检测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JZ005的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活性;建立氯化钴损伤的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初步探讨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p21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p21-Luc转入到人胚肾细胞293中,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已报道的HDACi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a A,TSA)为阳性对照,检测细胞筛选模型的稳定性;用HDACi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上述细胞筛选模型测定JZ005抑制HDACs的活性;用不同浓度的JZ005处理氯化钴缺氧损伤的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MTT法检测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JZ005处理后正常及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JZ005对H9c2细胞缺氧损伤后凋亡的影响。结果建立含p21启动子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DACi细胞筛选模型;JZ005能够显著抑制HDACs的活性,浓度50~400μmol/L,抑制率>50%。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38.33%、56.00%和35.20%,同时能够上调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拮抗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数目从对照组的12.89%分别下降到给药组(25,50和100μmol/L)的6.63%、10.56%和8.89%。结论成功建立了HDACi的细胞筛选模型;JZ005作为一种新型的HDACi ,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细胞拮抗缺氧损伤的作用,提示JZ005有可能开发成一种治疗缺氧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能及时治疗,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1]。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必须尽快建立一套适合体检中心工作实际的精益服务模式。精益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我院体检中心在引进精益服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估体检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设计健康体检精益服务模式。该模式于2010年正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综合模拟实验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的院内急救环节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以110名护理三年级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完成3学时的心肺复苏、球囊面罩通气、除颤团队训练后,进行2学时的院内急救临床情境模拟教学,课后使用自制反馈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各评价条目得分均在4分以上;90.9%以上的学生认为观察患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82.7%能有效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90.9%对自身课堂表现感到满意。≥90.0%的学生掌握了急诊分诊流程、处理口头医嘱、心肺复苏团队配合知识与技能、外伤出血包扎等内容。结论综合模拟实验在急重症护理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为课堂多元化教学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RLN)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丙泊酚1.5~2.0mg/kg、芬太尼4μg/kg和罗库溴铵0.3mg/kg(A组)、罗库溴铵0.6mg/kg(B组)和罗库溴铵0.9mg/kg(C组),吸入2%~3%七氟醚维持麻醉。采用TOF监测肌松。观察并记录给药前60s、给药后60s及插管后60s的BP、HR及体动变化、TOF出现第一个、第二个肌颤搐的时间及RLN振幅。结果与给药前60s比较,给药后60sB组和C组HR明显减慢,三组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60sA组HR明显增快,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与给药后60s比较,气管插管后60s三组HR明显增快,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气管插管后60sB组和C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C组术中未监测到RLN例数明显增加、等待时间明显延长(P0.05),B组和C组术中体动例数明显减少、TOF出现第一个肌颤搐时的RLN振幅明显降低(P0.05),三组监测时间、TOF出现第二个肌颤搐时的RLN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诱导复合七氟醚麻醉适用于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调查长沙市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服药依从性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提高该群体的ART服药依从性提供信息支持。方法于2017年4—10月期间,在长沙市某传染病医院艾滋病门诊对接受ART时间大于1个月的300例HIV阳性MSM进行匿名面访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与疾病情况对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4份,应答率为91.3%。85.8%(235份)的HIV阳性MSM的ART服药依从性良好。有提醒服药方法[比值比(OR)=5.948,95%可信区间(CI):2.273~15.565)],不/偶尔饮酒(OR=4.415,95%CI:2.001~9.740),告知他人感染情况(OR=3.458,95%CI:1.570~7.618),文化程度高(OR=2.860,95%CI:1.336~6.121)是HIV阳性MSM的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保护因素。结论长沙市HIV阳性MSM的ART服药依从性整体水平较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共纳入196人,其中正常对照100人,DM257人,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和/或空腹血糖异常)39人,在DM2和糖尿病前期组人群中Hb≥160g/L共38人。结果:Hb≥160g/L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其HbA1c水平明显高于Hb正常的糖代谢异常患者(8.68&#177;1.78%vs.7.37&#177;1.58%,P=0.034),而GSP水平在两组却无差异。结论:GSP与HbA1c水平高度相关,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HbA1c的水平增高,可能会部分高估患者的血糖水平,而GSP水平不受Hb影响,可作为监测高原地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设问卷,对925名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老年人MCI患病率为21.1%,女性,高龄、文盲、丧偶、缺乏锻炼、不从事职业活动、不操持晚辈生活的老年人MCI患病率高. 结论 增龄、受教育程度低是老年人MCI的危险因素,生活自理能力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