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医药卫生   10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外感发热可有风、寒、燥、湿、热等不同的病因,常见的风寒、风热或实热证,辨证用药较易掌握,而湿与热结之湿热证则不像表证一汗而解,热证一凉而退,而需用清热化湿才能退热。本文列举几个临床上根据湿热的不同部位而用分消湿热的方法治愈高热不退的病例,对治疗湿热证型的发热患者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120例健康男飞行学员的脉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脉诊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经验的中医通过切脉就能辨认出某些症状或疾病,但切诊仅凭指感觉,初学者一时难以掌握。即使有经验的中医,对同一病人的脉象,切诊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为将脉诊应用于航空医学,我们描记了120例健康男性飞行学员的脉图,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脉象,使脉诊客观化,对广泛应用脉诊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通过桡动脉的脉图分析来确定脉象是使脉诊客观化的一个较科学而可行的方法。自1953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使用脉象仪描记脉图对脉象进行研究已有一些报导,但各种脉象仪所用换能器性能不  相似文献   
104.
分析100例急性颅脑损伤的辨证论治,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近一半病例尚有湿热或痰湿;少数于急性期后出现虚证;早期应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结合化痰、祛湿;后期适当补虚。除2例脑干损伤昏迷外,均治愈出院,认为辨证分型与临床、病理间,似有某些联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阶段重点治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5.
面肌痉挛(又称半面痉挛、面肌抽搐)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无痛性阵发性抽搐,起初下眼睑或上眼睑不时出现跳动。很多患者以为眼皮跳是常有的现象,过几天会自然停止,故多不在意;以后症状发作日渐频繁,面肌抽搐的程度逐渐加重,抽搐时间逐渐延长,而间隔时间遥渐缩短.并且向下延至口角.甚至颈上部的肌肉也随之抽搐。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微团成软骨分化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MSCs,取第3代细胞实验。将hMSCs分别用无血清H-DMEM和含10、20、50、100 ng/ml GDF-5的软骨诱导液(chondrogenic medium,CM)诱导,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诱导2周后重悬细胞,以5×106/ml的细胞密度离心构建微团,继续诱导2周。RT-PCR检测两组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检测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表达。[结果]hMSCs呈梭形、漩涡状生长。100 ng/ml GDF-5诱导的hMSCs呈圆形或多角形。五组微团分别由无血清H-DMEM、含10,20,50,100 ng/ml GDF-5的软骨诱导液诱导2周后,除H-DMEM组无Ⅱ型胶原mRNA、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外,其他各组Ⅱ型胶原mRNA、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低氧环境下生长分化因子-5 (GDF-5)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自组装”形成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离培养hBMSCs,流式细胞学方法鉴定。将hBMSCs用含100 ng/mL GDF-5软骨诱导液(CM)分别在低氧(A组)和正常氧(B组)环境下诱导培养3周,RT-PCR检测Ⅱ型胶原和Aggrecan表达情况。将A、B两组hBMSCs消化后,按一定密度接种于2%琼脂糖包被的24孔板,在不同氧浓度下CM继续诱导3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Ⅰ、Ⅱ型胶原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葡萄糖胺聚糖(GAG)表达。结果 hBMSCs呈梭形漩涡状生长,高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45分子。诱导5d后A组细胞较B组明显增殖,诱导10dA组细胞体积较B组小。含GDF-5的CM诱导hBMSCs 3周后,Ⅱ型胶原和Aggrecan mRNA表达阳性,A组Ⅱ型胶原和Aggrecan表达量较B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5诱导hBMSCs可“自组装”形成一定形状大小类软骨样组织,A组Ⅱ型胶原表达较B组增加,A组Ⅰ型胶原表达量下降,B组表达阳性;A组甲苯胺蓝染色异染加深。结论 低氧促进GDF-5诱导hBMSCs向软骨分化,低氧环境下GDF-5诱导软骨分化的hBMSCs“自组装”形成的工程化软骨更具有软骨表型。  相似文献   
108.
夏天  张聪  黄鹏  魏维  魏莉 《四川医学》2012,33(1):17-19
目的分析对比三种染色方法在显示新生骨成骨情况的差异性,为体内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更好的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将大节段多孔生物陶瓷/聚乳酸复合支架植入犬4个不同的非骨部位,6个月后取材脱钙,石蜡包埋及切片分别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和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并做比较。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下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成骨细胞、类骨质等成分;Masson染色胶原纤维及成骨现象着色鲜艳,易于观察;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成骨细胞更加清晰,与周围组织对比明显。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更符合常规病理学观察习惯,Masson染色和亚甲基蓝-碱性品红染色在胶原纤维、成骨细胞等成分的观察上更具优势,因此三者结合更有利于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鲑鱼降钙素组(C组n=25)、塞来昔布组(S组n=25)和鲑鱼降钙素+塞来昔布联合组(M组n=25).C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Calcitonin(50IU/次,2次/天),连续2周;S组患者术后口服西乐葆(200mg,2次/天),维持7天;M组则采取上述两组的联合用药.术后记录静息( RVAS)、主动(IVAS)和持续被动( PVAS)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术后24 h、48 h及72h的RVAS评分、功能训练时的IVAS评分和P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和S组(P<0.01);而它们于术后96 h和120 h的RVAS评分、功能训练时的IVAS评分和PVAS评分与C组和S组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患者术后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和S组(P<0.01).出院时联合组患者的平均膝关节活动度也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期康复镇痛效果良好,联合塞来昔布镇痛效果更佳;其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同时能更好的发挥辅助TKA围手期镇痛作用,可作为TKA术后的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0.
2007年3月至2010年1月我们为22例Ⅱ型三尖瓣下移畸形病人运用隔瓣叶及后瓣叶组合法进行成形矫治,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5~38岁,平均(16.2±7.4)岁.体重平均(42.5±11.8)kg.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及活动后心悸、胸闷和(或)呼吸困难.剑突部可闻及2~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19例有杵状指(趾).心功能(NYHA)Ⅳ级3例,Ⅲ级11例,Ⅱ级8例.血红蛋白含量175~263 g/L,平均(194.4±18.2)g/L.心电图提示9例合并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