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5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81.
目的 研究油茶粕正丁醇组分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水解产物,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 20凝胶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以及和对照品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油茶粕正丁醇组分水解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Ⅰ)、β-谷甾醇(Ⅱ)、羽扇豆醇(Ⅲ)、胡萝卜苷(Ⅳ)、山柰酚(V)、山柰酚-3-O-13-D-吡喃葡萄糖苷(Ⅵ)、山柰酚-3 -O-β -D-吡喃葡萄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Ⅶ)、槲皮素(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槲皮素-3 -O-α -L-吡喃鼠李糖苷(X).结论 除化合物V外均为首次从油茶粕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Ⅵ、Ⅶ为首次从山茶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2.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工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基因)在生物膜状态和浮游状态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整合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对3株Ⅰ类整合酶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进行液相培养和生物膜细菌培养,常规方法提取3株细菌两种生长状态的总RNA。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以细菌的16s rRNA为内参照,分别测定菌株SW07、R07和TH12的浮游细菌和生物膜细菌intⅠ1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3株菌在两种状态下intⅠ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株铜绿假单菌的生物膜细菌和浮游细菌都检测到intⅠ1基因的表达。3株菌在两种状态下intⅠ1mRNA的表达量不同,生物膜细菌intⅠ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其中菌株R07、SW07和TH12的生物膜细菌intⅠ1mRNA的表达量分别较浮游细菌高1.4、5.7和128倍。结论在生物膜状态下,铜绿假单胞菌intⅠ1基因的表达上调,本实验结果提示整合子在生物膜细菌中可进行更加活跃的基因盒捕获和积累,整合子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导致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83.
目的以大鼠I型过敏反应模型探索葫芦茶抗过敏反应有效部位。方法葫芦茶用50%丙酮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D101大孔树脂富集分别得到丙酮提取物(1号)、乙酸乙酯萃取物(2号)、水溶物(3号)、水不溶物(4号)和大孔树脂富集物(5号)。采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l(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备的大鼠I型过敏反应模型,随机分组,1、2、3、4、5号组各设100、400 mg.kg-12个剂量组,孟鲁司特钠(menglus-itena)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LT和His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大鼠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组织炎症面积。结果 1、2、3号均可明显降低血清IgE、LT和His的含量,强弱顺序为1>2>3;1号可明显减少全血及BALF中EOS数量,其余作用不明显;1、2号可减少肺组织炎症面积,强弱顺序为1>2。结论 1、2、3号灌胃给药对大鼠过敏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综合各项指标,活性强弱顺序为1>2>3。  相似文献   
484.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33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aph(3′)Ⅵ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3株阴沟肠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63.6%、81.8%。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aac(6′)-Ⅰ87.8%(29/33)、ant(3″)-Ⅰ63.6%(21/33)、aac(3-)II 54.5%(18/33)、ant(2″)-Ⅰ45.4%(15/33)及aph(3′)-Ⅵ24.2%(8/33)。aac(3)-Ⅰ、aac(3)-Ⅲ、aac(3-)IV、aac(6′-)II未检出。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32株(97%)。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485.
目的探讨油茶皂苷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了油茶皂苷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油茶皂苷对caspase-3、PARP、Bip、ATF6、IRE1、Perk、eIF2a和eEF2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油茶皂苷(10~30 mg.L-1)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同时可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诱发PARP底物的断裂;进一步上调IRE1表达量及活化Perk、eIF2a和eEF2蛋白。结论油茶皂苷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86.
目的:旨在测定西南山茶花醇提物、花的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中总皂苷、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其总皂苷、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依次为:西南山茶花醇提物12.15%,32.4%,3.27%;花的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25.86%,37.0%,8.64%;水层5.78%,12.76%,0.3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三种物质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现性较理想,回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487.
目的探讨方言交流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个人加强方言学习、科室组织方言考核,将方言交流融入到护理实践的各个环节,对实施方言交流前后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方言交流后,患者满意度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性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实施方言交流,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科室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 根据疟疾发病情况.选择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睢宁县官山镇、铜山县棠张镇、泗洪县天岗湖镇、盱眙县仇集镇和宜兴市张渚镇作为国家级疟疾监测点调查居民疟疾发病情况、疟疾症状及防蚊措施、按蚊密度及叮人率等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共调查7225户,2444...  相似文献   
48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急性期躁动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伴躁动的患者86例及不伴躁动的患者34例。回顾性对比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压、血氧饱和度、头颅CT及用药情况,筛选诱发躁动的原因,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 (1)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93%初发于入院后24 h内;与对照组相比,出血量多、皮质下出血、肌力〈3级、伴有大小便障碍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加。(2)高血压脑出血躁动时血压明显升高(P〈0.01);颅内高压者血压升高更为显著(P〈0.01),同时心率、呼吸减慢(P〈0.01)。结论皮质下出血、出血量较大、大小便障碍、肌力下降与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躁动的出现密切相关;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和呼吸减慢预示躁动可能发生,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490.
目的:研究碳水化合物饮食对莫昔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8只Beagle犬分别在空腹或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下灌服莫昔沙星胶囊17mg·kg-1,1周后交叉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72h内)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空腹和碳水化合物饮食状态下莫昔沙星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βt1/2Ke)分别为(24.89±6.77)、(13.66±2.32)h;tmax分别为(2.00±0.76)、(9.15±7.28)h;Cmax分别为(7.07±0.67)、(8.48±3.81)μg·mL-1;AUC0~t分别为(84.30±10.86)、(169.13±47.03)μg·h·mL-1,除Cmax外,其余各参数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延缓莫昔沙星在Beagle犬体内的吸收,但可增加吸收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