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的影响.方法:对554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形态应用严格精子形态学测定,同时用精液做解脲支原体培养(UU).结果:解脲支原体培养阴性组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影响形态正常精子百分率.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受精方式的冻融胚胎和囊胚解冻移植后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状况。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于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行冷冻胚胎移植(frozen—thawedembryotrans—fer,FET)治疗的2384个周期,按受精方式分为三组:A组常规体外受精(IVF)冻融胚胎解冻周期1436例,移植周期1429例,妊娠481例,分娩385例;冻融囊胚解冻周期545例,移植周期539例,妊娠284例,分娩238例。B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冻融胚胎解冻周期240例,移植周期239例,妊娠77例,分娩63例;冻融囊胚解冻周期66例,移植周期64例,妊娠28例,分娩23例。C组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冻融胚胎解冻周期65例,移植周期65例,妊娠16例,分娩14例;冻融囊胚解冻周期32例,移植周期31例,妊娠17例,分娩17例。比较三组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平均早产孕龄、足月产率、平均足月产孕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B、C三组的冻融胚胎的妊娠率分别为33.6%、32.6%、24.6%,囊胚的妊娠率分别为52.7%、43.7%、5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冻融胚胎和囊胚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平均早产孕龄、足月产率、平均足月产孕龄、出生体重、出生缺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冻融胚胎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冻融囊胚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IVF相比,ICSI、r-ICSI的冻融囊胚和冻融胚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三水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0~12岁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2268例患儿中,749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感染率为33.0%;12例患儿同时检出两种病毒。共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252例(33.1%),流感病毒 A 型(IFV A )139例(18.3%),副流感病毒Ⅲ型(PIV Ⅲ)108例(14.2%),腺病毒(ADV )101例(13.3%),副流感病毒Ⅰ型(PIV Ⅰ)79例(10.4%),流感病毒B型(IFV B )51例(6.7%),副流感病毒Ⅱ型(PIV Ⅱ)31例(4.1%)。5岁以下患儿病毒感染率较高,RSV、PIV 2岁前患儿多见,IFV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ADV 2~5岁患儿多见。不同性别间病原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的季节性比较明显,RSV集中在春、秋季;IFVA在3、4、9月高发;PIV Ⅲ和PIV Ⅰ依次在夏、秋季高发。结论病毒是三水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RSV、IFVA、PIVⅢ最常见。  相似文献   
35.
背景:自从1983年人类首例冷冻胚胎移植取得成功以来,胚胎冷冻技术已成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对选择冻融胚胎还是选择冻融囊胚移植,各地都有不少争议。 目的:比较解胚胎和囊胚经过低温保存解冻复苏后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状况。 方法:比较冻融胚胎移植周期1273例和冷冻囊胚移植周期471例两组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平均早产孕周、足月产率、平均足月产孕周、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等指标。 结果与结论:冻融囊胚解冻周期478例,移植周期471例(其中7例无囊胚移植取消),妊娠236例,分娩201例,分娩胎数251胎,男孩140个,女孩111个。冻融第3天胚胎解冻周期1280例,移植周期1273例(其中7例无胚胎移植取消),妊娠415例,分娩343例,分娩胎数431胎,男孩225个,女孩206个。冻融囊胚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融胚胎妊娠率。冻融胚胎和囊胚的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平均早产孕周、足月产率、平均足月产孕周、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质量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冻融胚胎和冻融囊胚移植出生缺陷并未明显增加。结果表明冻融囊胚与冻融胚胎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冻融囊胚的妊娠结局优于冻融胚胎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6.
<正>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引起的症状多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病毒被发现,使得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越发重要[1-2]。一般实验室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方法和核酸扩增技术[3]。核酸扩增检测技术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等,其中  相似文献   
37.
背景:胚胎发育潜能的评估将直接影响胚胎移植的选择和辅助生殖的临床结局。目的:对早期胚胎发育潜能评估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 PubMed 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Pre-implantation Embryo;Embryonic development viability;Evaluation methods”,文献语言限制在英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3条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与结论:形态学评估方法由于其快速、无创、简单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新的胚胎评估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形态学评分系统与实时成像分析系统相结合对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连续观察便于选择优胚。通过分析培养液中的代谢产物变化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丙酮酸、葡萄糖、氨基酸等)、胚胎源性细胞因子(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1、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针对基因、染色体异常而产生的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法等以期找到更有效地评估胚胎发育潜能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VF-ET)中 ,胚胎虽然直接置入子宫腔内 ,但却不能完全避免异位妊娠的发生。现就我院 IVF-ET术后异位妊娠 1 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一、临床资料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7月在我院生殖助孕中心接受 IVF-ET治疗后临床妊娠 1 42例中发生异位妊娠 1 1例 ,其中宫内外同时妊娠 2例。年龄 2 6~ 3 8岁 ,不育年限 3~ 1 1年。 1 0例为 IVF-ET,1例为解冻胚胎移植 ,1 1例均为继发不孕。不孕原因输卵管积水 5例 ,盆腔粘连 5例 ,输卵管梗阻 1例。诊断 :所有患者移植后 1 4~ 3 3 d,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  相似文献   
39.
护理安全是护士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妇产科来说护理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有资料显示,在目前的医疗纠纷中,产科护士投诉位居首位,因此,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提高产科护理管理的几个对策,包括提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其工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加强药品设备的管理等,以最大度的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囊胚发育速度的影响及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囊胚培养和移植的患者资料,按受精方式不同分常规体外受精(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组,观察2组新鲜培养周期的囊胚形成率、移植囊胚后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冻融囊胚不同胚龄的移植结局,比较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在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的移植结局。结果具有相同D3优胚率时,IVF组囊胚形成率和D5形成率明显高于ICSI组,新鲜囊胚和冻融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5形成的囊胚比D6形成的囊胚优胚率、囊胚种植率及妊娠率高(P均0.05)。结论受精方式影响囊胚发育速度,IVF受精可以提高囊胚形成率和D5囊胚形成率;囊胚发育速度影响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移植D5囊胚比移植D6囊胚的妊娠率及种植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