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利多卡因是临床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和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除此之外,利多卡因还具有较强的扩张气道、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此方面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利多卡因在围术期预防和处理支气管痉挛中所占的地位已得到充分肯定,现将近10余年来利多卡因对气道平滑肌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2.
罗哌卡因对乙酰胆碱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乙酰胆碱(ACH)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兔气管环,浸浴在克-亨氏营养液(K-H液)中,气管一端固定张力换能器,每个标本先用10-4mol/LACH收缩,然后使其回到基线,加入药物测定其对ACH诱发的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10-3mol/L罗哌卡因对ACH诱发的收缩可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2min左右张力是对照组的70%,10min左右张力降至基线,β阻滞剂普奈洛尔对罗哌卡因的作用没有明显影响。而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佩尔地平可加强罗哌卡因的气管平滑肌舒张效应。结论:10-3mol/L罗哌卡因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具有较强的舒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阻滞钙通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罗比卡因及钙通道阻断药对乙酰胆碱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用0.1mmol/L乙酰胆碱诱发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采用自身对照,分别研究0.01mmol/L佩尔地平、0.1mmol/L地尔硫卓及1mmol/L罗比卡因对其的影响。结果1mmol/L罗比卡因在3min左右可使张力下降30%~40%,10min左右使张力基本下降至基线。钙通道阻断药佩尔地平、地尔硫卓对乙酰胆碱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无明显影响。结论罗比卡因对乙酰胆碱诱发的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临床上常用的钙通道阻断药佩尔地平及地尔硫卓则无明显的气道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54.
罗哌卡因气管内喷雾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哌卡因作为新一代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能否采用气管内喷雾方式,减轻临床上气管插管反应,目前此方面的报道极少.本研究观察气管插管前罗哌卡因气管内喷雾对插管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可视化气管插管麻醉教学的效果.方法:对临床本科见习的学生进行气管插管知识的理论讲授和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进行现场演示,以理论测试、视觉模拟评分和问卷满意度调查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高,教学效果好.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可视化气管插管教学可提高麻醉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嗜铬细胞瘤手术中预先给予酚妥拉明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患者19例,ASAⅡ~Ⅲ级。根据应用酚妥拉明方法的不同分成Ⅰ、Ⅱ两组,其中Ⅰ组9例,Ⅱ组10例。根据血压情况,Ⅰ组泵注0.08%酚妥拉明;Ⅱ组在分离瘤体前2min给予酚妥拉明10mg。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变化给予乌拉地尔或艾司洛尔。记录麻醉前(T0)、探查肿瘤前(T1)、探查肿瘤时(T2)、肿瘤血管阻断时(T3)和术毕(T4)5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MAP(T0)无统计学差别(P〉0.05);术中肿瘤探查前(T1)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肿瘤探查时(T2),Ⅰ组的MAP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Ⅱ组(P〈0.05);肿瘤血管阻断后(T3)和术毕时(T4),两组的MAP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R均于插管后升高(P〈0.05),肿瘤探查时达峰值(P〈0.01),至手术结束时仍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各时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CVP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酚妥拉明和乌拉地尔的用量明显多于Ⅱ组(P〈0.01);两组间艾司洛尔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针对嗜铬细胞瘤术中分离瘤体时易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的手术步骤,预先给予酚妥拉明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其他降压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57.
患者,男,66岁,体重73 kg,因肠梗阻4 d入院。患者30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初步诊断此次梗阻系嵌顿性切口疝所致。入院前曾多次呕吐,腹部明显膨隆,呼吸费力,但神智清楚,血压140/80 mmHg,HR 85次/分。插入胃管抽出淡绿色胃内容物约1 000 ml。常规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静脉泵注丙  相似文献   
58.
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药,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近年来,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报道[1,2]。本研究通过在全麻剖宫产术中应用雷米芬太尼,观察其对母体及新生儿的情况,探讨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剖宫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60例足月择期行剖  相似文献   
59.
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是机体为了限制和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过强免疫反应而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如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oluble turnour necmsis factor reeeptor,sTNFR)、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等。仅就围术期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的影响。方法 :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 2 0例 ,随机分 2组 ,Ⅰ组为静吸组 ;Ⅱ组为静脉组。诱导后Ⅰ组吸入异氟醚 ,Ⅱ组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诱导后、手术10min、手术 5 0min及术毕采静脉血 ,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和ANP的含量。结果 :①ET在Ⅰ组手术 10min时下降 ,5 0min及术毕显著下降 (P均 <0 .0 1) ;而Ⅱ组无明显变化。ANP在Ⅰ组手术 5 0min明显下降 (P <0 .0 5 ) ;Ⅱ组术毕却明显升高 (P <0 .0 5 )。②一秒呼出率 (FEV1)在Ⅰ组手术 10min及 5 0min显著增加 (P均 <0 .0 5 ) ,Ⅱ组却无明显变化。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比全凭静脉麻醉可能更适合于气道高反应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