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天花,鼠疫逐渐减少,而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病率逐渐提高。而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往往是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1]。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后的第三类铂类抗癌药,与亚叶酸钙和5-fu联合应用对肠癌有较好的疗效[2]。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从体内和体外2个方面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羟基氯喹(HCQ)治疗SLE中pDCs影响。方法门诊收集稳定SLE病人27例(HCQ组15例,PPI组12例),流式细胞术测PBMC中pDCs数量和pDCs表面分子表达。磁珠分选得脐带血前体pDCs细胞与HCQ和PPI共培养,并在不同PPI质量浓度时行流式细胞术测pDCs表面分子表达,ELISA检测上清细胞因子IFN-α水平。健康人前体pDCs分别与HCQ和PPI共培养,分为4孔,加荧光探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pDCs溶酶体pH值变化。结果PPI组与HCQ组相比,外周血中pDCs的数量减少(P0.05),CD3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体外培养中,PPI组BDCA-2表达水平低于HCQ组(P0.05);加入HCQ细胞溶酶体的荧光强度减弱,pH值升高,加入PPI后,其细胞溶酶体荧光强度较HCQ组减弱,pH值进一步升高。结论 PPI和HCQ二者合用降低SLE体内pDCs水平和CD32表达;体外培养中,PPI降低pDCs上BDCA2表达;HCQ和PPI合用可升高pDCs溶酶体内pH值,PPI可能有拮抗HCQ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考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临床缓解率,并且探索认知和临床因素对急性期临床缓解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5名门诊和住院首发患者,给予利培酮(2 ~6 mg/d)、奥氮平(10~20mg/d)或阿立哌唑(10 ~ 30mg/d)治疗8周,分别在基线、第4周末和第8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基线期使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词语流利测验(VFL)、范畴流利测验(VFC)、彩色连线测验(CTT-1和CTT-2)、STROOP色词测验(SCW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PE和WCST-CC)来评估与记忆和执行功能相关的认知功能指标,使用SCID筛查来确定未治疗精神病期(DUP).8周末满足PANSS量表的8个核心条目评分均小于或等于3的患者被认为“缓解”.结果:共有30名(54.5%)患者在治疗8周末达到临床缓解.单因素分析表明,达到缓解的患者具有较短的未治疗精神病期(DUP)[(8.1±7.7)vs.(17.0±12.1),P<0.01],较高的HVLT-R分数[(20.4±6.6)vs.(19.1±6.1),P<0.05]和较少的阴性症状[(20.5±7.4)vs.(25.0±5.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VLT-R得分高(OR=1.15)和DUP较短(OR =0.91)是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基线期记忆功能较好和未治疗精神病期较短的患者更易达到缓解,未发现临床缓解与本研究所用抗精神病药种类、剂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为含有胞嘧啶和鸟嘌呤二核苷酸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单链,通过与Toll样受体9(TLR9)结合而发挥作用.天然的含有未甲基化CpG基序的脱氧寡核苷酸广泛存在于细菌DNA中,具有强大的免疫刺激效应,能够活化多种细胞并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人工合成的模拟细菌DNA的CpG ODN也具有免疫刺激效应,因具有抵抗核酶降解特性、稳定性好于天然DNA,而用于临床多领域的研究.CpG ODN不仅在机体过敏性疾病、免疫接种及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CpG ODN同样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调控.本文就CpG ODN的生物学特征、活化机制及其在SLE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医院8个药师岗位评价指标体系,为不同药师岗位绩效考核与二次薪酬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要素计点法构建岗位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决策矩阵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专家对指标权重群决策结果进行认可度评价。结果:通过决策矩阵,形成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医院药师岗位评价指标,对于8个药师岗位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赋值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CR值分别为调剂药师岗0.0732、审方药师岗0.0757、临床药师岗0.0613、GCP岗0.0741、 实验药师岗0.0498、制剂生产岗0.0620、质控岗0.0769、助理岗0.0531。但专家组对各岗位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群决策结果认可度不一致,仅调剂药师岗专家认可度Kendall''s W系数P<0.05,GCP岗全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0.25。结论:从第一轮岗位指标权重赋值结果及专家组对其认可度可知,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可行性,其建立需要在完善专家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本研究在第一轮专家咨询出现的问题,可供其他研究者参考规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阈值法在肝包虫病CT图像分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张患有肝包虫病的病患CT图像,对CT图像进行归一化预处理,然后对其进行阈值法分割.结果 成功分割17 张,分割失败3张,分割成功率为85%,过度分割和漏分割情况较少,分割的结果 图像比较清晰饱满,光滑连通性好,基本没有线条缺损的现象.结论 阈值法适合肝包虫病CT图像的分割,基本能达到比较准确的判断.能很好地帮助肝包虫病CT图像的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及其他特征的提取,较理想地将目标与背景分开来实现分割.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以胰岛素(INS)为模型药物,制备眼用阳离子纳米脂质体-原位凝胶(ISG),并对其相关体外性质及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INS纳米脂质体(INSL),并用N-三甲基壳聚糖(TMC60)进行包衣;根据胶凝温度筛选出泊洛沙姆407的最佳质量浓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凝胶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TMC60包衣前的INSL-ISG的平均粒径为(92.36±0.20)nm,Zeta电位为(-19.50±0.30)mV;TMC60包衣后的INSL-ISG的平均粒径为(93.93±0.19)nm,Zeta电位为(13.23±0.15)mV。泊洛沙姆407的最佳质量浓度为25%,经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胶凝温度分别为23.9℃和34℃。TMC60-INSL-ISG的药物释放和凝胶溶蚀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结论 TMC60-INSL-ISG兼有阳离子脂质体和原位凝胶的优势,延缓了药物的释放,为下一步探究提高其角膜滞留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研究胺碘酮联合美卡素治疗阵发性房颤和对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A组47例单用胺碘酮治疗,和B组45例(胺碘酮+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后24 h,3 d和7 d时,心房颤动的复律情况,并在复律后继续用药,随访观察1年,评价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效果.结果 A组心房颤动患者治疗24 h,3 d和7 d时,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分别为64.80%,74.90%和85.60%,B组转复率为65.20%,81.30%和94.60%.7 d时,两个研究组的心房颤动的转复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窦性心率维持率是70.30%,左心房内径是(38.25±1.30)mm.B组窦性心率维持率是88.20%(P<0.05),左心房内径分别是(36.13±1.26)mm(P<0.05).结论 胺碘酮和美卡素(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和对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均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可能与替米沙坦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抑制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康复科住院的90例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和联合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训练,平衡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联合组在平衡组的基础上增加踝关节的围刺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时测定3组患者平衡指标并进行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检查,比较3组患者平衡参数、各脑区[感觉运动区(SMC区)、辅助运动区(SMA区)、主运动区(M1区)、小脑]的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时,3组患者轨迹长、左右偏离、外周面积和矩形面积等重心转移轨迹参数,X轴重心转移距离均值(Mean-X)、Y轴重心转移距离均值(Mean-Y)、X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值(Max-X)、Y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值(Max-Y)、重心转移距离(LSKG)、重心转移面积(SSKG)、重心转移面积比(LFS)等重心转移距离参数以及体质量分布系数(WDI)和稳定性系数(SI)均显著降低,单位面积轨迹长均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时的轨迹长、左右偏离、外周面积和矩形面积等重心轨迹参数,Mean-X、Mean-Y、Max-X、Max-Y、LSKG、SSKG、LFS等重心转移距离参数以及WDI和SI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和平衡组,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平衡组(P<0.05)。经过治疗,3组患者SMC区、M1区、SMA区和小脑等fALFF以及患侧皮质脊髓束FA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4周时SMC区、M1区、SMA区和小脑等fALFF以及患侧皮质脊髓束F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平衡组,平衡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反馈平衡仪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平衡功能,这与脑卒中后神经可塑和运动功能重组有关,可将fALFF和FA作为平衡障碍康复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心电图传导阻滞的关系。方法:对7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通过单变量逻辑回归评估NAFLD与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药物使用、ECG变化和传导阻滞的变量之间的关联,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确定NAFLD是否是传导阻滞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结果:700例脂肪肝患者中检查发现408例NAFLD患者和292例无NAFLD患者。随机抽样选取140例NAFLD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情况,鉴定后按传导阻滞类型分成155类:25.7%(36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1%(3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41.4%(58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7.9%(2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11.4%(16例)双束支传导阻滞和12.1%(17例)非特异性心室内阻滞。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确定了6个传导阻滞的危险因素:NAFLD(OR 2.38;95%CI 1.51~3.73,P<0.001),心脏肥大(OR 2.52,95%CI 1.57~4.05,P=0.001),充血性心力衰竭(CHF)(OR 3.05,95%CI 1.46~6.38,P=0.003);男性(OR 1.79,95%CI 1.19~2.69,P=0.005),糖尿病(OR 1.63,95%CI 1.08~2.47,P=0.021)和年龄(OR 1.04,95%CI 1.02~1.06,P<0.001)。结论:NAFLD与传导阻滞有关,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试验以证明NAFLD导致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